饲料变质与鱼病发生的关联:有些鱼病是由饲料质变引起,只是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饲料,是养殖动物的根本,饲料好与不好牵涉到养殖的效益,平常人们集中关注的是饲料的营养配方是否合理,强调与饵料系数挂钩来判定饲料效益,很少注意到饲料与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是主要影响因素。比如:霉变过的饲料、饲料中存在着细菌含量严重超标以及劣质饲料等,这些质变或者污染过的饲料,当鱼类摄食这些饲料后,极有可能造成鱼类发病,有时会出现无病状或无明显原因的死鱼现象,有些鱼病的起因就是因饲料质变(污染)引起的,只是没能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
当鱼摄食质变或者污染过的饲料后,发病的轻、重、缓、急所表现出的症状、死鱼量与饲料的质变程度、细菌总含量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饲料质变或者污染越严重、细菌含量越高,鱼发病越急、症状越明显、死鱼量越大、损失越严重。
一、饲料质变发生鱼病的分类
因饲料变质而引发鱼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急性型(暴发性)和慢性型,还有亚急性。
1.急性型(暴发型):
鱼类摄食质变或者污染过的饲料后,多则3天~5天,少则1天~2天即发病,出现发病症状,病情严重的鱼已有死亡,死鱼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不影响摄食,大部分鱼能正常吃食。
这种处于急性发病的鱼,其发病症状类似于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病症状。
病鱼表现为周身出血,体表两侧、腹部有大面积的连片出血斑。胸部、胸鳍、鳃盖边缘、颌部严重出血,呈鲜红色,病鱼肛门发红。
解剖检查,病鱼患严重的肠炎,肝胰脏肿大,胆囊十分膨大,充满浓绿色胆汁,有淤胆症状。
2.慢性型:
当鱼摄食了一定量的质变或者污染过的饲料、或者一定量的有某种污染饲料原料后,多则一个月或者40天,少则10天~20天,鱼就会缓慢的表现出症状,开始时症状轻微,以后症状逐渐加重。
发病开始时,食欲不振、不抢食、摄食为微弱,且体色发黑。
随着时间延长,有一部分鱼不上食台抢食,只在周围游来游去,个别鱼吃食像是受惊似的,刚吃到食又突然的游开,使成片的鱼也跟着突然游走散开,吃食鱼逐渐减少。
严重时可出现大部分鱼拒食,并有渐进性的死鱼发生。
解剖检查可见大部分鱼呈肠炎典型症状,病鱼肠道上皮粘膜层脱落,呈透明状,内有无色或浅黄色的粘状或水样液体,并含有一些泡状的气体。
3.亚急性:
在发病症状、病程和死亡损失量上,也有介于急性型和慢性型之间的亚急性的病例,鱼摄食有质变(污染)的饲料多则10天~20天,少则7天左右,即发病出现症状,有死鱼发生,出现此类型疾病的鱼,除有典型的肠炎病外,其它症状和死鱼量不如急性型明显。
二、饲料质变(污染)的有毒有害成分
饲料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中,被微生物比如细菌、霉菌侵染定植、繁殖生长的过程,称为饲料生物污染。由于饲料微生物污染导致的污染危害结果,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也不相同。
饲料变质污染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
1.饲料被大量腐生菌污染。
菌相复杂,细菌总数含量高,饲料营养品质下降,各种营养物质降解、分解、水解产生出许多有毒有害物质,使饲料变质对饲喂的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呛人的氨臭味---高蛋白质动物性饲料:这类饲料大部分的蛋白质,可以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出有害的盐基氮类化合物,如:胺、羟胺、氢等,散发出呛人的氨类臭味。
馊味---面粉、玉米面、谷类等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饲料:碳水化合物饲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羟基自由基(OH)、醇、醛、二氧化碳等物质,特别是谷类饲料在天热、气温高时极易发焐(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出现这种水解反应,散发出馊味。
哈味---油类饲料:如含油类较高的未脱脂的鱼粉、饼类饲料、花生饼、芝麻饼等,可以发生酸败反应,产生“油哈味”的气味,并有酮、醛物质产生,对鱼有很强毒性。
2.饲料被病原菌污染成为病原的携带和传播者。
如果饲料被陆生动物病原菌、沙门氏菌污染,也可导致鱼类发病。
3.微生物细菌、霉菌污染。
当饲料被微生物细菌、霉菌污染后,也就是饲料"发霉"后产生的大量毒素产物,如霉菌-黄曲霉污染饲料后,可产生黄曲霉毒素B1、B2,对鱼产生毒性作用。
鱼摄食的多种原料组成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质变(污染)后发生的上述三种类型的变化结果,往往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复杂的综合过程,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也是多样的、复合的、相互发挥作用的,而不是单一的类型,因此,我们需要全面综合的分析才得以正确判断。
三、防范和应对
当鱼摄食质变或者污染的饲料后,所表现的症状也是一个十分错综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它与鱼体本身的营养、体质状况、水质环境的优劣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平常的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鱼的营养饲喂,让鱼有一个强健的体质而增强免疫力,可以抵消抗化轻微的饲料毒性。另外,水质要达到"肥嫩活爽",也可以分化一部份变质饲料的外溢毒素物质。
水产饲料尽量在饲料保质期内使用,堆放饲料的场地要整洁、干燥和通风。一旦发现饲料有异常现象比如有异常气味或者发霉,应立即停止饲喂。当见有鱼发病后,理顺清晰思路找病因,如果饲料异常后又随着鱼病发生,大概率即可判定是因饲料变质引发的鱼病。
通常平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投喂,除了有保健防病作用外,还可以防止饲料因氧化脂肪对鱼类的毒害发生。当鱼病发生后,除了外用硫代硫酸钠等调水解毒剂和消毒药物外,重点是投喂清热解毒药物,比如:三黄散、甘草、大黄、黄芪多糖、维生素和保肝护胆以及治疗肠炎病等药物,拌料内服饲喂。
(刘文俊 整编)
相关文章:
营养不良引起的鱼病易为人所疏忽---鱼的营养不良与鱼病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