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鲤鱼“鳃出血”可以参照:采用免疫多糖对鲫造血器官坏死症以及鲤疱疹病毒病的免疫预防效果

发表时间:2023/05/23 20:14:03  浏览次数:831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长期以来我国在养殖鱼类疾病防控中,提倡的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而在众多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措施中,根据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基本规律,定期使用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对养殖欲裂进行疾病的预防,已经被国内、外的养殖鱼类病害研究者,用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重要措施。

本文在简要介绍水产用免疫调节剂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们采用免疫多糖,对危害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造血器官坏死症(图1),以及鲤(Cyprinus carpio)疱疹病毒病(图2)的免疫预防效果。旨在帮助水产养殖业者正确地使用免疫调节剂,预防养殖鱼类的各种疾病。

图1示异育银鲫的造血器官坏死症(鳃出血)的外观症状
图2养殖鲤疱疹病毒病(急性烂鳃)的外观症状

1异育银鲫和鲤疱疹病毒病的特征

1.1异育银鲫的造血器官坏死症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盐城地区的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开始流行由疱疹病毒(属于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 CyHV-2)引起的造血器官坏死症(水产养殖业者将这种疾病俗称为“鳃出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明,异育银鲫的造血器官坏死症,主要在每年的4~6月和8~11月初流行,其中在每年的5月和10月份分别出现两个流行高峰期。

每年当水温处于上升期时,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流行的水温范围为15.0~28.0℃,即当池塘水温自然上升至15.0℃时,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开始发生,而继续上升至29.0℃或者以上时,这种疾病就几乎停止流行。当水温进入下降期时,即使池塘水温尚处于28.0℃以上,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也是可以发生的。

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原本只是在江苏省盐城地区流行的一种恶性传染病,现在已经在全国养殖异育银鲫的地方均有发生了。对各地异育银鲫养殖业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地流行与危害。该病一旦发生,造成的死亡率一般为30.0%~40.0%,严重时可达90.0%以上。如果养殖业者在疾病发生期间,采用错误的处理方法(如采取“致病先杀虫”的方法等)即可加速患病鱼体的死亡,甚至导致整个池塘中异育银鲫全部死亡的事例也是时有发生(图3)。

图3 养殖异育银鲫因造血器官坏死症而大量死亡的情景

对于广大的异育银鲫养殖业者而言,现在就采取对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因这种病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是很有必要的。

1.2鲤疱疹病毒病

鲤疱疹病毒病的病原是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又称为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

这种疾病于1997年在德国首次报道,一年后由美国科学家在以色列和美国的患病鱼类中分离并鉴定到这种病毒。现在这种危害养殖鲤的疾病,已经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有了其相关的报道。

患病鱼体显示出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常在水面或进水口处游动;鳃出血坏死,眼睛凹陷,头骨萎缩,皮肤有灰白色斑点(图2),黏液分泌增多;鳞片有血丝,体表无明显损伤,感染后第7~10d开始出现死亡,2~3周后死亡率可达100%。同池饲养的其他种类的鱼类,则不会受到感染、发病。

鲤疱疹病毒病多发于春、秋季。该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最佳温度是20℃~25℃,高于30℃和低于4℃不能增殖,对温度的最低要求是10℃。但是,在不适宜的温度下,病毒也可能在细胞中持续存在,当再返回到适宜温度时,病毒基因的转录再次活化,产生细胞病变。

当水温为16℃~27℃时,鲤疱疹病毒病最容易暴发,根据水温变化的情况,该病潜伏期为7~21d左右。在13℃低温条件下,养殖鲤会感染这种病毒,但一般不会发病。若养殖鲤已感染了该病毒,水温位于18℃~27℃的时间持续越长,这种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病鱼最明显的受到损伤的部位是在鳃。感染后第2d,鳃薄片减少,并伴随炎性细胞浸润;第6d起鳃结构消失,鳃弓内血管充血,鳃耙变细。鳃的损伤早于其他组织(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水产养殖业者将这种疾病称为“急性烂鳃病”)。除了鳃以外,最主要的病变发生在肾。感染后第2d在肾小管周围出现炎性浸润;第6d出现严重的间质性炎症,并伴随着血管充血。随后炎症加重,并伴随有一些肾单位管状上皮细胞的轻微变性。另外,其他器官也出现不同的病变。肝实质出现轻微炎性浸润,脑组织切片显示局灶性脑膜和脑膜旁炎症。

鲤疱疹病毒病发病迅速,死亡速度快,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旦人们发现这种鱼病,至今能够采取的处理方法都是将患病鱼杀灭,切断病毒源。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 鲤疱疹病毒对温度敏感,因此保持水体温度恒定,适当控制水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鲤疱疹病毒病发生。同时向水体定期加入益生菌和定向营养剂,维持水质环境稳定,可以有效预防养殖鲤烂鳃病等常见细菌性疾病。

2预防养殖异育银鲫和鲤疱疹病毒病的免疫多糖投喂程序

2.1预防养殖异育银鲫疱疹病毒病的免疫多糖投喂程序试验与结果

我们曾经在江苏省射阳县黄沙港镇的裕达水产养殖场,在养殖池塘中设置网箱,完成了采用多种免疫多糖类物质预防养殖异育银鲫疱疹病毒病的试验(图4)。

图4 设置在异育银鲫养殖池塘内的试验网箱(4.0m×4.0m×1.5m)

将500尾来源相同、活泼无外伤的体重为(113.5±5.5)g的异育银鲫,仔细挑选后放在同一个网箱中饲养。在同一个池塘中放置的30个条件相同网箱,将7个网箱设置为投喂同一种免疫多糖类物质的1个试验组,在各组每个网箱中投喂不同剂量的含有免疫多糖类物质的饲料,在28个网箱中共投喂4种免疫多糖饲料,另设2个不投喂含有免疫多糖饲料的网箱,作为对照网箱。

试验期间温度变化在17.5~25.5℃之间,每天上午8:00、中午13:00和下午16:30各投喂饵料1次,投饵量以使异育银鲫达到饱足并有少量剩余为准。所用饲料为惠裕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异育银鲫专用饲料。

根据各组试验异育银鲫的总体重,在定量的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免疫多糖,制作成内含不同水平的免疫多糖的颗粒饲料后,分别投喂各组试验异育银鲫,即在Ⅰ~Ⅵ组的各7个网箱中,按照鱼体重投喂免疫调节剂的剂量分别为100 mg/kg、200.0 mg/kg、300.0 mg/kg、400.0 mg/kg、500.0 mg/kg、600.0 mg/kg和600.0 mg/kg。在余下的2个网箱中,投喂未添加免疫多糖的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每天投喂相当于鱼体重2.5%的饲料,连续投喂28 d。

投喂28d时间结束后,从试验和对照组网箱中随机各捞取50尾供试异育银鲫,放养在盛水2.0M3的圆形塑料水族箱中充气饲养。在每个水族箱中放置5尾体重300.0g左右的具有“鳃出血”典型症状的病鱼,与50尾供试鱼同居饲养2 d后将其捞出,将供试鱼继续饲养观察21 d。对在此期间死亡的异育银鲫进行解剖观察,判断是否由于感染“鳃出血”疾病而致死,统计各组的死亡率,依下式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

免疫保护率(RPS)= [1-(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对照及试验鱼在与典型病鱼同居感染攻毒后,经过投喂免疫多糖的异育银鲫均获得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而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的试验组异育银鲫死亡率明显的低于未添加免疫多糖的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当酵母免疫多糖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500.0 mg/kg时,受免异育银鲫的获得了最高的免疫保护率。但是,各个添加酵母免疫多糖的试验组之间的免疫保护率则未出现显著性差别(t测验,P>0.05)。

2.2在江苏省射阳县和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投喂酵母免疫多糖预防养殖异育银鲫和鲤疱疹病毒病的结果

根据上述网箱内试验获得的结果,选择酵母免疫多糖作为预防养殖鱼类病毒病的免疫调节剂,添加在养殖鱼类饲料中制备成所谓“免疫饲料”。根据养殖鱼类病毒性疾病发生的时间,提前投喂养殖异育银鲫和鲤,预防养殖异育银鲫的造血器官坏死症和养殖鲤的鲤疱疹病毒病。结果证明,连续投喂免疫饲料28d,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根据我们在江苏省盐城地区,完成的对养殖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主要在每年的4~6月和8~11月初流行,其中在每年的5月和10月份分别出现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两个流行高峰期。

在每年3月底,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进入流行期之前,开始投喂免疫饲料,预防第一个发病高峰,当水温进入下降期时,再继续投喂28d免疫饲料,可成功地预防第二个发病高峰到来的疾病。

预防养殖鱼类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措施,就是采取能调节养殖鱼类机体免疫防御机能的方法。可以在其养殖鱼类的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免疫调节剂(可以采取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细胞壁、酵母水解物;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培养物等,根据水温的不同,在每吨饲料中添加4.0~5.0kg,水温低多添加、水温高时少添加),在每年开始投喂饲料时(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大约是4月初,水温上升到12℃左右)和8月中旬(池塘水温开始下降以前20天左右),每次连续投喂添加有免疫调节剂的饲料28d左右。通过调节养殖鱼类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达到有效提高抵抗病毒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农财宝典)

(华中农业大学 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鑫军)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