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出血病的防控

发表时间:2019/02/01 13:59:58  浏览次数:253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淡水鱼类出血病

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其中细菌性出血病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方面都远远高于病毒性出血病(如草鱼呼肠孤病毒出血病等),所以这里主要介绍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的情况。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是我国淡水养殖危害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鲤鱼、鲫鱼、鲂鱼、鲢鱼、鳙鱼、草鱼、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深受其害,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此病。

流行季节从2月底至11月底,水温在9~36°C ,尤以水温在28C左右发病最为严重。

据调查表明,发病率为60%~ 100%,死亡率为10%~80%,发病严重的可达100% .因此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细菌性出血病的主要症状为: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鰓盖、眼眶、鰭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

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肌肉呈现充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

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明显可见由于内脏器官(肝、脾、肾等)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

肠内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该病症状表现多样化,有时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是超急性感染。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的病原菌是活的生物体,可以传播,其过程是病原体从鱼体或其他携带者中排出。

经一定途径侵人易感鱼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在环境因子影响下,在易感鱼体中不断发生和传播的过程。

在这一传播流行过程中,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鱼体三个环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淡水鱼细菌性出血病的发生和蔓延。

应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防疫工作,管理好传染源(包括病鱼和病菌携带者);

二是切断病菌传播途径,保持健康的水质和底质环境;

三是采取健康的养殖方式,保持养殖鱼类体质健康。

对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的发生构成影响的因子非常复杂,以下仅把主要的影响因子作一介绍,以期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细菊性出血病的发生。

(1)水环境

在一般情况下,鱼类疾病是否发生,取决于病原、鱼抗应激能力和水环境因素等三方面,这三者是密切关联、相互制约的。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如果水质恶化,使其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会导致鱼健康状况下降,机体免疫系统紊乱,病原会乘虚而人。

因此,水质患化是诱发鱼类患出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水环境以致暴发鱼细菌性出血病的因素有:

氨中毒。氨氮达到0.1~0.3毫克/升已经是使鱼产生应激的水平。出现氛中毒后,在鱼类血液中氨气会与氧原子在血红蛋白上进行竞争抑制。

从而造成组织缺氧,同时,血液中分子氨含量增高,鱼类可能出现神经中毒症状,严重者因缺氧死亡。

亚硝酸中毒。水中亚硝酸根浓度达到0.1毫克/开,即可引发亚硝酸中毒症。在鱼类血液中亚硝酸盐可促使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使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一般称之为“褐血病”。

微囊藻“水华”。鱼池进人高温季节后,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容易滋生泛滥,微囊藻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影响了水质和鱼类正常生长。微囊藻大量产生的条件主要有2个:一是连续晴热高温气候; 二是水体呈碱性(pH值8.8~10),造成水体含氮量高而缺磷。

鱼类低溶氧综合征。低溶氧综合征起源于水体缺氧,但它是指因水体溶氧量的降低,随之而产生的游离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

pH值的降低、亚硝酸根离子增加和各种其他因子与低溶氧相互作用的综合情况。

在鱼类受到低溶氧综合征应激时,鱼类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随着鱼类氧气消耗量的增加,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也增加,使得鱼类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

鱼类处于低氧综合征环境条件下,生长减弱,组织受损或坏死,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强。

低氧综合征一般是由于光合作用不充足、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或水体上下不对流等因素引起的。

(2)饲料

在养殖鱼类生长的过程中,有3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鱼种质量、水环境和饲料,其中饲料质量对鱼类生长和维持机体健康是极为重要的限制因子。

近年来,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日趋走向成熟,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因素。

这些因素不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而且也可能构成鱼类发病的诱因。

这些因素主要有:

个别厂家使用过期、霉变或氧化脂质的饲料原料,这类原料经分解所产生的醛酮、酸等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从而损害鱼类肝组织,造成弥漫性脂肪变性及其他病变,影响肝脏功能和引发肝病。

个别饲料生产厂家在饲料中添加了过量激素或禁用促生长剂(如喹乙醇、甲基睾丸素等),并已发展到滥用的趋势。

激素可以提高蛋白质同化作用、提高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但使用激素会带来很多毒副作用,如养殖户普遍反映的肉质松散、出血病、不耐运输和越冬死亡等问题。

短期内添加激素鱼体虽无明显症状,但长时间的蓄积则会发生中毒等一系列反应,如喹乙醇引起的出血病几乎无法根治。

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在鱼类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繁殖等生命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数维生素在鱼体内不能合成或不能足量合成,需要从饲料中获得。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鱼类的养殖环境趋于变差。

对鱼类可能的应激会增强,使鱼类对疾病的易感性和传染性加强。因此,维生素的功能就不仅仅是满足鱼类的生长需要。

而应具有抗应激和促进免疫的功能,且饲料中的维生索含量与饲料系数是成反比的,饲料系数越低,则要求饲料中的维生素的含量越高。

由于水产饲料在加工、储存和投喂等过程中维生素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产饲料生产厂家在饲料加工的混料阶段,就应加入强化数量的维生素,以有效避免鱼类维生缺乏症的发生,提高鱼类的免疫和抗应激能力。

(3)药物或重金属

有些药物或重金属中毒也会成为鱼类出血病的诱因。这些药物进人血液后并不影响红细胞本身,而是影响血管的功能,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渗血或出血,或引起血管壁弹性下降,血管脆性增加,硬化易破裂。可引起鱼类血管通透性及弹性变化的矿物质有:硒、铬、砷、铜、钒。

药物正常使用可起到良好疗效,过量使用时,不仅会产生耐药性,还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许多药物中毒病都可引起血管壁变性血管通透性增强。如氯霉索中毒,可抑制肠道细菌而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使血浆凝血酶原降低,引起出血。

磺胺中毒,可抑制骨髓生长。白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碱少,凝血酶原减少血管脆性增加,等等。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