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福:大红鳃发病急死亡率高治疗困难,对大红鳃的有效预防和体会

发表时间:2022/01/04 07:56:49  浏览次数:1978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我国部分地区人工养殖异育银鲫的大红鳃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治疗困难的特点,为使异育银鲫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急需为养殖业者提供对该病有效的预防措施。

异育银鲫的大红鳃主要是由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等致病性细菌所致。对于异育银鲫的大红鳃,迄今为止主要依靠各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大多数用药者都是在不知道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的前提下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很差。因此,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对该类疾病进行预防,是控制该类疾病在养殖异育银鲫中快速蔓延、减少养殖业者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

预防水产养殖动物大红鳃的技术措施虽然较多,但是归纳起来就是三类——生态预防、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为了避免因为大红鳃暴发导致水产养殖效益下降,我们在江苏的试验基地,采取了一系列预防疾病的技术措施,经过一个养殖周期的实施,结果证明了这些技术措施对于预防异育银鲫大红鳃是有效的。

一、采取的预防措施

1、投喂免疫增强剂

坚持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在异育银鲫大红鳃流行季节定期投喂,以增强养殖异育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异育银鲫抵抗细菌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2、完成药敏试验,精选高效药物

针对异育银鲫常见寄生虫和分离的致病菌株,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抗菌和杀虫剂等渔用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药物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了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抗病和杀虫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该方法大幅度减少了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同时也避免了各种药物对鱼的刺激。

3、避免应激性刺激

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池塘中泼洒杀虫药和消毒剂的习惯做法,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体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杀虫剂等药物。

4、改喂膨化饲料

对养殖异育银鲫投喂膨化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残饵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二、几点体会

1、异育银鲫的大红鳃可以预防

通过采取上述预防疾病的措施,两年来在江苏水产养殖基地,虽然其周边养殖池塘普遍发生了异育银鲫大红鳃,但是,该养殖基地的1200余亩水面中养殖的异育银鲫,不仅没有暴发大红鳃,而且其他的寄生性疾病也很少发生。所以,我们认为只要采取预防疾病的技术措施正确,并能得到认真落实,养殖异育银鲫的大红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2、水产养殖中的部分理念应更正

比较长时期以来,在水产养殖业中流传的部分理念应尽快更正。如“治病先杀虫”。许多养殖业者在采用渔用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一律要预先使用几次杀虫类药物。这种做法违背了“对症用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如果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是由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那么,使用杀虫药物对这些病原体就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滥用杀虫药物的后果是严重的,对于已经身患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而言,不对症地大量使用杀虫药物,由于增强了药物对患病鱼类的应激性刺激,无异于雪上加霜。同时,不对症地使用药物也就贻误了治疗疾病最佳时机和因为对患病的水产动物形成药物刺激而加重其病情。

在水产养殖动物身体上有少量寄生虫的寄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有少数寄生虫的寄生也并不意味着养殖动物就已经患上了寄生虫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水产养殖动物身体上携带少量寄生虫并不会影响机体的健康与正常生长。如果要利用杀虫药物将养殖动物身上的寄生虫全部消灭,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而经常在没有必要使用杀虫药物时使用这类药物,不仅不能达到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目的,还存在药物污染养殖水体、破坏水体生态结构、导致寄生虫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危险,一旦寄生虫病真的发生,反而无药可用。频繁而大量地使用杀虫药物还会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品质、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再如“猛药能治病”。许多水产养殖业者在决定渔药的剂量时,往往不根据药物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用药,而是习惯于超剂量用药。其实,大剂量地使用药物甚至超过有效剂量的数倍用药,事实上是不仅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而且药物无论对养殖水体还是养殖动物的危害都是很大的。

又如“泼洒没有错”。不少地方的水产养殖业者无论治疗水产动物的什么疾病,使用的是什么药物,一律采取了泼洒给药的用药途径。其实,除旨在杀灭养殖用水和水产动物体表致病菌的水产用消毒剂,以及用于杀灭水体和水产动物体表的部分寄生虫的水产用杀虫剂适宜采用全池泼洒的用药方式给药外,其他渔药采用全池泼洒的方式给药往往就难以达到良好的疗效,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是不能采用全池泼洒的给药方式或按用药剂量减半后作为预防用药的。

两年来,在江苏的水产养殖基地,由于坚持依据鱼体上寄生虫的寄生数量和病原菌对药物的感受性选择药物和使用药物,真正做到了科学、规范用药,彻底更正了一些错误理念,做到科学选择药物、正确使用药物,因此达到了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用量的目的。

3、水产养殖业需要科学技术的真投入

我国水产品中先后出现了氯霉素、环丙沙星、孔雀石氯和硝基呋喃等药物残留问题,使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并且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了疑惑。

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毫无疑问是与养殖业者不规范地使用药物有关的。为了帮助水产养殖业者做到“科学、规范用药”,国家已从几年前就开始投资,在全国范围内的数百个县、市建设了水生动物实验室,目的之一就是要检测水生动物致病生物动态及监测其对控制药物感受性的变化等。希望我们这些实验室能又快又好地运转起来,服务于广大水产养殖业者。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陈昌福)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