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2/05/23 13:00:30  作者:倪瑞芳 杨艳英 钟诗群  浏览次数:742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鮰科、真鮰属鱼类,原产于北美洲,属于底栖鱼类,喜欢栖息于岸边洞穴、凹陷处或树根下、石缝中,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为食。1984年,斑点叉尾鮰被引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随着斑点叉尾鮰的广泛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病害越来越多,危害性越来越大,其中套肠病是斑点叉尾鮰多发性疾病,主要危害二龄鱼种,在优良的水质环境下饲养的斑点叉尾鮰也常暴发此病。大量投喂劣质人工配合饲料是诱发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的主要原因;加大天然动物性饵料供应,加强饲料原材料的发酵等措施可有效 预 防 斑 点 叉 尾 鮰 套 肠 病 的发生。

一、疾病特点与症状

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多发生于二龄鱼种阶段,三龄以上的鱼发病相对较少;发病季节大多在每年的3-6月份,其它月份相对较少。套肠病的主要症状是:肠道有1-2 个套叠区,套叠长度并不一致,长的可达3厘米以上,非套叠区常伴随有若干缢状结节;大部分情况下,发生套肠病的鱼,除套肠外,内脏、体壁、皮肤都较为正常,并没有其它明显病症;有时也能见到发生套肠病的同时,伴随有腐皮、腹水、出血、内脏器官衰竭等症状。

二、病因分析

目前,就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的发病原因,说法并不统一,有观点认为斑点叉尾鮰套肠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汪开毓等(2006)认为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刘金玉等(2008)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童桂香等(2009)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薛峰等(2010)认为是约翰逊不动杆菌等。笔者认为,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的发生与人工配合饲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以及不合理的投喂方式有很大关系。套肠的发生是因为肠道局部肌肉发生了不正常的收缩。正常情况下,当食糜进入肠道后,就会引发肠道环状肌和枞行肌自律式舒缩,从而导致肠道蠕动、摆动和分节运动等,以促进食物在肠道中移动(翻动、混合)。当肠道肌肉受到的刺激过强(超过阈值)或有毒物质浸染时,肠道肌肉就有可能发生非自律性收缩:当环状肌发生不可逆的痉挛式收缩时,就会在肠道上形成很多缢状结节;当纵行肌发生强直收缩时,就有可能导致肠管套叠。如果这些肌肉因慢性中毒或长期接受过强刺激而处于病理状态时,这些收缩将很难恢复,从而导致套肠和缢状结节的发生。因此,中毒和长期过强的刺激是引发套肠病的直接原因。然而,能够对肠道产生过强刺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劣质食物是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刺激因素。从生结构上看,斑点叉尾鮰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其胃肠对植物性食物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虽然经过人工喂养驯化后,斑点叉尾鮰可以食用人工配合饲料,但是当人工配合饲料品质较差,粗纤维含量过高时,就会加剧引发斑点叉尾鮰胃肠的不适反应,再加上投喂不合理,饥饱不均、过饱等,就会引发肠道肌肉的过度反应。另外,我国生产的斑点叉尾鮰人工配合饲料,大多以菜仔粕、棉仔粕、大豆粕、米糠、麸皮等为主要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中,本身就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葡萄糖苷、芥酸、棉酚、大豆凝集素等,在过量投喂的情况下,这些物质的毒负作用就会被扩大化,对肠道的刺激就会增强;如果饲料和原材料保管不当,发生霉变,产生的黄曲霉素就会对肠道产生更加强烈的刺激和毒害作用。在人工养殖情况下,斑点叉尾鮰每天都要大量摄取人工配合饲料,因此,劣质、变质饲料是诱发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的最主要因素。当然了,当一些致病菌大量感染时,细菌大量分泌的毒素,也会给肠道产生过强刺激。从大量解剖情况来看,很多发生套肠病的斑点叉尾鮰并没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内脏、体壁、皮肤都表现良好。还有,在水质十分优良的大湖或河道网箱养殖情况下,斑点叉尾鮰的套肠病并没有相对减少。从患有套肠病的病鱼样本上提取的病源微生物,通过人工感染,并不是都能引发斑点叉尾鮰相同病症。因此,细菌感染并不是导致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大量暴发的主要原因;大量食用劣质或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才是导致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大量发生的根本原因。

三、防治措施

1.加强人工配合饲料质量管理和投饲喂养管理:我国市面上的斑点叉尾鮰人工配合饲料,主要原材料都是植物性的,粗纤维含量很高,有些饲料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鱼粉添加量十分有限,甚至完全不添加,这大大增加了斑点叉尾鮰肠道负担。近年来,有些厂家在生产配合饲料之前,对菜仔粕、棉仔粕、大豆粕、米糠、麸皮等主要原材料进行发酵,让植物蛋白转变成细菌蛋白,让粗纤维转化成细菌体或能量物质,大幅度降低原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仅能提高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及斑点叉尾鮰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而且还能降低斑点叉尾鮰的肠道负担,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降低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的发生。

在投饲喂养方面,在做到三定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投喂量,不可为了追求生长速度,过量投喂。斑点叉尾鮰作为肉食性鱼类,肠道较短,对粗纤维性食物适应能力较差,如果饥饱不均、过量进食,就会加剧肠道的不适性,引发肠管肌肉强直性收缩,导致套肠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会降低斑点叉尾鮰对配合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2.重视天然饵料的培养与供应:天然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有很强的互补性;斑点叉尾鮰经常食用部分天然饵料,不仅弥补了人工配合饲料部分营养物质的不足,而且还可提高斑点叉尾鮰的健康水平,预防套肠病的发生。在自然界,斑点叉尾鮰主要以各种底栖动物,如水生昆虫、小鱼、小虾以及有机碎屑等为食,在人工养殖水体,有机碎屑量是十分丰富的,因此适当控制人工配饲料投喂量,在适度饥饿情况下,斑点叉尾鮰就会主动摄取有机碎屑,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节约了饲料成本,而且还可提高斑点叉尾鮰健康水平。另外,重视并科学利用养殖池进行天然饵料的培养,如适量施肥,培养大量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水蚯蚓等。定期向养殖水体投放适量的小鱼、小虾,可增加斑点叉尾鮰的天然铒料。

3.定期投喂微生物制剂,改善斑点叉尾鮰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预防套肠病的发生。养殖水体经常施用微生物制剂,不仅能明显改善水质,抑制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而且还可大量分解残饵、鱼粪等,将其转化成腐屑,成为斑点叉尾鮰天然食物。在人工配合饲料中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剂,大量有益微生物随着食物进入肠道后,不仅可以提高肠道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消化、分解及吸收能力,降低人工配合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肠道的伤害,而且还可改善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在肠道的生存和繁衍,提高斑点叉尾鮰的免疫力。

4. 加强斑点叉尾鮰苗种管理,放养正规良种场生产的苗种。斑点叉尾鮰在池塘环境下可自然繁殖,但由于亲本没有经过筛选,品质无法控制,近亲繁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饲养斑点叉尾鮰时,一定要选购斑点叉尾鮰良种场繁育的苗种,繁殖亲本最好是经过专门选育的抗病品种。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