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病原菌的认识

发表时间:2023/04/25 05:58:10  浏览次数:721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细菌性感染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等。


温和气单胞菌

特点:产气单胞菌属,发酵型产酸。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极端单鞭毛,无芽孢。


生存环境:常出现在淡水,海水、污水、土壤之中,最大生长温度为38~41℃。


引发病症:有传染性,主要引起尾柄病

被感染的鱼皮肤和鳍上会出现针状小点的出血,腹部肿胀,凸眼。在鱼体内则会腹部积水,如肺水肿、脾水肿、肠的肿胀,腹部充满液体。


嗜水气单胞菌

特点产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


生存环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也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

水温14~40℃内都可繁殖,以28~30℃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具传染性,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引发白鲢暴发性出血病、甲鱼败血病、黄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等。也可引起竖鳞病。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特点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有动力,无芽胞。


生存环境水中常在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肤感染。


引发病症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在秋末至春季,水温17~22℃流行,主要危害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主要是危害鲤鱼、鲫鱼、金鱼,草鱼、鲢鱼有时也患此病,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主要流行于静水养鱼池中,流水养鱼池中较少发生。



星状诺卡氏菌

特点好气菌,革兰氏阳性,抗酸或部分抗酸,大部无气丝,有些之中生气生菌丝体,基丝分枝,横隔断裂成杆状体和球状体。


生存环境腐生菌,存在于土壤中。


引发病症躯干结节、鳃结节。

躯干皮下组织及肌肉发生溃疡,形成外观开关不规则白色阡的疖疮,剖开疖疮流出白色浓汁。内脏器官如心脏、脾脏、肾脏及鳔处也有白色结节。

鳃结节于鳃丝基部形成乳白色大结节,形成鳃循环障碍后鳃丝呈苍白色。可侵犯皮肤、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等,导致病变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及脓肿形成。

无乳链球菌

特点革兰氏阳性,呈链状或成对排列的球菌。


生存环境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水、动物体表,泌尿生殖道和乳汁中,对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人-兽-鱼共患病病原。


引发病症链球菌感染的鱼类,头部症状明显,眼球肿大突出。致病菌能破坏鱼体的脑神经,继而通过血液循环破坏肝、肾、脾等器官引发全身性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细菌性疾病。

该病多发生于罗非鱼亲鱼及体重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在水温长期过高、缺氧或养殖密度过大等情况下易暴发,流行高峰为5~9月,流行水温25~37℃。病鱼的死亡率达80%以上,死亡高峰可持续2~3周;在低温季节,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持续时间则更长。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