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真菌病害:灼斑病

发表时间:2024/01/17 13:23:16  来源:水产养殖 2019年6期  作者:赵楠,巫爱军,赵桂华  浏览次数:234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小龙虾灼斑病(burn spot disease),又被称为真菌甲壳溃疡病(fungal shell canker disease),在世界各地是最常见、分布最广和危害较重的甲壳动物病害之一[1]。灼斑病的发生通常与小龙虾养殖密度较大和养殖水质条件差有密切关系。甲壳表面的微生物是一个复合体[2],多种有益和有害生物群体存在,如是病原微生物群体数量多,占有绝对优势,就会引起病害;小龙虾代谢失调或虾体受伤也是引发病害的重要因素。当小龙虾营养缺乏,体质下降时的发病率较高;但在小龙虾退壳时罕见灼斑病症状。

1 分布

广泛分布于整个欧洲、澳洲,及亚洲部分国家,但是,一些病原菌被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这是病原菌生态学特性所决定的。我国虽有少量发生,但未见报道。

2 症状与危害

灼斑病可发生在小龙虾和其他相关虾类甲壳表面的任何一个位置(胸、背、腹、尾),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黑色,中心颜色较四周更深,似用火烫伤形状,故被称为灼斑病(图1),常伴随着甲壳溃烂,也被称为真菌甲壳溃疡病;外壳上的症状是有一个下陷、中心坏死的病褐色斑,出现在外骨骼的钙化部分;这种症状特点在淡水和海水的甲壳类动物上均有报道[3-4]。在种群密度大,或养殖设施差的养殖池中,病原菌对小龙虾的感染率可达50%[4];在爱沙尼亚,灼斑病的感染率高达70~80%[5]。螯虾柱隔孢菌(Ramulariaastaci)侵染率可达85%,并伴有严重死亡,黑化病斑直径可达10 mm,具红色边缘、中间呈缺刻状。螯虾钙皮菌(Didymariacambari)通常引起直径约5 mm的病斑,也侵染尾足(uropods)。当外骨骼被侵蚀时,可致死小龙虾[5]。在小龙虾退壳时病斑消失,在新甲壳上会有缺损。小龙虾的死亡与灼斑病有关,特别是在退壳的时候更是如此,这种情况已在淡水小龙虾病害中进行了报道[2]。

图1 小龙虾灼斑病症状(引自Makkonen 等,2013)

3 病原菌

真菌和细菌都能引起小龙虾灼斑病,但以真菌病原为主。

3.1 真菌

小龙虾灼斑病的病原真菌有5种,全部属于半知菌亚门的不同种类,分别是燕麦镰刀菌(Fusariumavenaceum)、茄镰刀菌(F.solani)[5-6]、螯虾柱隔孢菌(Ramulariaastaci)、螯虾钙皮菌(Didymariacambari)和细长头孢菌(Cephalosporiumleptodectyli)[5];但在早期的研究中将螯虾柱隔孢菌鉴定为烟镰刀菌(F.tabacinum),后来作为异名[7]。

3.1.1 镰刀菌 引起灼斑病的镰刀菌种类比较复杂,即便是相同的症状,在不同的地区,其病原种类也存在差异,如在爱沙尼亚的欧洲高贵小龙虾灼斑病和萨雷马螯虾(Saaremaa crayfish)灼斑病组织上各分离到了1株镰刀菌(Fusariumspp.),通过ITS序列分析比对,根据Genbank数据库搜索,高贵小龙虾上菌株被鉴定为燕麦镰孢(F.avenaceum),而萨雷马螯虾(Saaremaa crayfish)上的菌株被鉴定为茄镰孢(F.solani)[5]。

在欧洲,茄镰刀菌侵染土耳其小龙虾(A.leptodactylus)和信号小龙虾(Pacifastacusleniusculus)[8-10];土耳其小龙虾是最易被茄镰刀菌感染的种类。但是,Maestracci & Vey (1987)[11]研究欧洲小龙虾[土耳其小龙虾和白爪小龙虾(Austropotamobiuspallipes)]病害由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引起的。而烟镰刀菌(F.tabacinum)会引起白爪小龙虾的死亡[7]。藨草镰刀菌变种(Fusariumroseumvar.Culmorum)已在小龙虾鳃上被发现[12]。在北美小龙虾(Procambarussimulanssimulans)上也报道了镰刀菌病害,但缺乏组织病理学研究资料[13]。镰刀菌是一类机会主义病原菌,小龙虾受伤后或在污染水中的侵染率高,水环境条件是决定小龙虾健康生长的主要因素[11]。

3.1.2 螯虾钙皮菌 钙皮菌属(DidymariaCorda 1842)共有60个种2个类型。分布于整个欧洲、澳洲,及亚洲部分国家,我国虽有少量发生,但未见文献报道。

螯虾钙皮菌危害小龙虾、欧洲高贵小龙虾(Astacusastacus)[5,14]、叉肢螯虾(Orconecteslimnosus)和白爪小龙虾(Austropotamobiuspallipes)。

3.1.3 螯虾柱隔孢菌 有性世代为草莓蛇眼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fragariae(Tul) Lindau],属于球腔菌科(Mycosphaerellaceae)、球壳菌属(MycosphaerellaJohanson 1884)的一个种。

目前,柱隔孢属(RamulariaUnger 1833)共有1 178个种、变种和类型。由螯虾柱隔孢菌(D.cambari)引起的病害也叫红点病,病菌侵入小龙虾的体表,受感染处有似火烧的斑点,中间呈棕黑色,具鲜红色的边缘,可造成高贵小龙虾(A.astacus)和叉肢螯虾(Orconecteslimosus)的大量死亡。

3.2 细菌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黏细菌(Myxobacteria)和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的细菌都能引起小龙虾病害[15-16]。

Amborskietal.(1975)[17]电镜观察认为,几丁质溶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作用至今尚未得到充分证明。这些细菌的侵染,必须先通过外皮层、表皮或伤口进入小龙虾体内,并能够进行繁殖,与小龙虾建立真正的侵染关系,使其引发病害。假单胞杆菌不仅是几丁质溶质细菌,也是小龙虾灼斑病病斑上分离到的一个种具有强致病性的细菌,但许多其他的细菌种类,如弗罗因德氏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liquefaciens)、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kaligenes)、肠杆菌(Enterobactersp.)、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sp.)也存在于小龙虾体内外,它们都是次生入侵者[17],这些细菌也在佛罗里达蓝鳌虾(Cheraxtenuimanus)灼斑病中被分离到。

4 传播与流行

灼斑病的传播途径有病虾带菌传播和水体传播2种形式。

4.1 病虾带菌传播

主要是种苗调运、交换期间的传播,集贸市场交易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4.2 水体传播

水体是一类多因素的复合体,不论是自然水体,还是池塘养殖水体都是如此。引起灼斑病的真菌都是半知菌类,均以分生孢子和菌丝进行繁殖,产生大量的个体分散于水中,因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并且在同一个水体中,由于小龙虾或鱼类的活动,使得分生孢子的分布相对较均匀,只要小龙虾进入这种水体,病菌孢子就会附着在虾体上,并产生菌丝,寻找虾体表面的受伤处(含轻微伤口)侵入虾体,菌丝在侵染处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致死细胞组织,形成坏死斑。

甲壳动物的灼斑病能相互传染,在一些分生孢子密度相对较小的水体中,短期内不影响小龙虾的生存,但被感染的个体会得病。此外,健康小龙虾在与感病小龙虾接触时,相互感染的几率较低[18]。许多研究证明,外壳损伤、群体密度大和不良环境条件是小龙虾发病的因素[2]。

5 病理学

在小龙虾中,泌尿系统的腹缘通常是病原菌的第一个攻击点,但在头胸部、腹部和鳃上也常出现斑[2,17]。发病初期,在外壳上为小的、褐色病斑[18]。在发病中期,病斑被限制在甲壳组织内,也可在软组织下面,有时在尾部也会出现坏死斑[17]。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测定显示,在小龙虾表面能看到真菌和细菌,PDA培养基可用于分离和分生孢子的产生[2]。

小龙虾灼斑病防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只能通过饲喂中草药饲料,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