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的10种寄生虫病

发表时间:2023/12/16 19:45:09  浏览次数:430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 鳃阿米巴虫病

这种疾病是在1992年首次被确认的,随后被认为是散见性疾病。主要发生在15℃以下的低水温期的陆地水槽养殖的牙鲆稚鱼(体重5~15g),能造成日间死亡率0.05%~0.2%的损失。

【症状】病鱼群的摄食活动极度减少。患病鱼除鳃褪色之外,可见头部(特别是无眼侧)显著发生。

【病因】大量的原生动物阿米巴虫类(未确定种)寄生在牙鲆的鳃丝引起这种疾病。显微镜检查患病鱼鳃丝的活体标本,可以观察到靠伪足运动的不定型的虫体。从冷冻病鱼获得的标本中虫体呈球形,运动停止,但是放置于室温后开始运动。在阿米巴虫类寄生的鳃部可见呼吸上皮剥离,因此认为这种寄生虫具有致病性。在鱼类鳃部观察到的阿米巴虫的种类很多,这种病例的阿米巴虫的种类至今尚未确定。

【对策】目前,尚未见到关于这种寄生虫的驱虫方法介绍。因此,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有必要保持适当的换水率,适当的饲养密度和增加清扫水槽的次数等,维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2 鱼波豆虫病。

鱼波豆虫病作为淡水鱼的原虫病是很早以前就为人们熟知的,在海洋中生息的鱼类也有类似的虫体寄生,有时给养殖场和种苗生产场带来损失。海洋性鱼波豆虫病的分布范围,从亚寒带到热带遍布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在25种海产鱼、3种逆河性鲑科鱼类和2种章鱼中有寄生的报道,宿主范围极其广泛。

【症状】该病在鱼类种苗生产阶段多发。被寄生的种苗食欲显著下降。寄生刺激引起黏液分泌导致鱼体体表白浊,鳍条基部可见出血。也曾发生过大量寄生这种寄生虫导致牙鲆种苗约40%的死亡病例。这种寄生虫也寄生在采卵用成鱼和未成年鱼,随着病程的进展鱼体体色变黑,体表的一部分发生溃疡伴随出血。鳃被虫体寄生后,出现上皮细胞增生,鳃小片相互粘连的病症。

【病因】海水鱼的鱼波豆虫病的病原是动物性鞭毛虫类的鱼波豆虫属(Ichthyobodo sp.)。该虫与寄生在淡水鱼和逆水性鲑科鱼类的板口线虫属鱼波豆虫在形态上极其相似,但是,通过感染试验等可以进行种类判定。这种寄生虫体长8~10μm,小型,通常有2根鞭毛(偶见4根),寄生时呈纺锤形,离开宿主自由游泳时呈椭圆形。该虫在体表和鳃上皮细胞上固定寄生,细胞口突起伸向宿主细胞内摄取营养。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坏死,体表上皮层广泛崩解,使鱼体渗透压调节发生障碍。

【对策】试验已经证明,在高密度饲养等应激刺激下,寄生该虫后的鱼的发育缓慢,易于发生大量死亡。在养殖牙鲆发病时,给饲养水槽底铺设沙子可以自然治愈这种疾病。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感染鱼可能靠自身的防御能力恢复健康,减轻危害。

3 白点病。

牙鲆在陆地水槽中饲养时易患,这种疾病易发于夏季高水温期水槽内饲养的当年鱼,一旦发生该病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重视。

【症状】患病鱼的除体色稍微黑化外,外观上看不到特别的异常现象。严重感染时鳃和体表有大量黏液分泌,常可见到白点出现。轻度感染时,仔细观察也可见到肉眼可见的白点。

镜检可见鳃小片表皮内有活泼运动的白点样病原虫,其形状通常为豆包状。患病鱼摄食不活泼。

【病因】这种疾病是由原生动物中属于纤毛虫类的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寄生所引起。从表皮内取出的虫体基本呈圆形(直径0.3~0.5mm),有4个串珠样的核。

【对策】降低饲养密度,提高换水率,此外,更换饲养池,进行水槽内消毒。有可能的话,可在海水潮流好的海面进行临时避难。

4 纤毛虫病。

1985年前后,生产种苗的牙鲆稚鱼中发生了一种纤毛虫寄生虫病,该病引起了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

【症状】 患病鱼摄食不良,体色全身黑化。严重的患病鱼,可见患部表皮白化,体表、鳍条与鳃盖内侧发红和糜烂,鳃呈现贫血等症状。有时外观上也看不到特别明显的症状(限于患病部位在脑部的情况下)。

【病因】由原生动物的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Miamiensis avidus)寄生所引起。该虫为长20~45μm的泪滴形,全身有纤毛,运动活泼。在鳍条基质、体表鳞囊内、真皮下的结缔组织和脑等高密度寄生,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织抹片或压片标本可以检出该虫。未见报道脑内寄生的其他纤毛虫。该虫为条件性寄生,池塘中剩下的饵料、死鱼是其喜爱的生存场所。

【对策】患病鱼脑内多有这种虫体寄生,有效治疗很困难。引进种苗时应该进行该虫寄生情况的检查,及时除去水槽底的污物,维持适当的换水率以及饲养密度是预防和抑制感染扩大的核心对策。

 5 三代虫病。

该病是在牙鲆的饲养过程中散见的寄生虫病。

【症状】由于三代虫侵食鱼体皮肤,因此皮肤的黏液分泌异常,形成白斑状的糜烂病灶,进而发展为伴随皮内出血的溃疡病灶。在内脏看不到显著的变化。三代虫的单独寄生情况通常少见,多与属于纤毛虫类的车轮虫共同感染。另外,如继发弧菌或滑行细菌后皮肤病灶会加重。

【病因】病原为属于扁形动物单殖类的三代虫(Gyrodactylus sp.)。其主要寄生在体表的有眼侧。该虫后端吸盘中央的1对短且粗的锚钩,长度35~40μm。

【对策】尚未探讨淡水浴的有效性。继发滑行细菌感染时,配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6 车轮虫病。

在海水流动性不足的海面小分割区和水交换量不足的陆地水槽中养殖的牙鲆,发生车轮虫病的现象比较多,会给牙鲆造成直接的危害。此外,该病有可能成为继发性细菌感染的诱因,需要注意。

【症状】鳃丝中寄生大量虫体的病鱼,会导致摄食不良、游泳不活泼。虽然看不到该病造成的急性死亡,但是,随着病情发展可发生慢性死亡。体表有大量虫体寄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分泌黏液而导致鱼体表白浊。鳍条有“擦痕”样破损,有时在体表可见轻度出血。

【病因】该病是由原生动物纤毛虫类的车轮虫(Trichodina)大量寄生在体表、鳍条、鳃引起的。尚未确定寄生在牙鲆上车轮虫的种类,至少有2个种以上的车轮虫寄生。未见报道和寄生在其他多种海产鱼的车轮虫类的鉴定研究。

【对策】养殖牙鲆的鳃丝上有少量寄生车轮虫的现象很常见。甚至认为寄生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海水交换量的指标。车轮虫寄生数量的增加提示养殖环境恶化。因此,在陆地水槽养殖,增加池底的清扫可以说是有效的预防对策。

7 粘孢子虫性消瘦病。

对由碘泡虫引起的红鳍东方鲀消瘦病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最近包括牙鲆在内的海产养殖鱼也开始出现了类似的疾病。对这种疾病尚无有效驱虫药可用,死亡率较高。因此,一旦发病,损失惨重。

【症状】外观消瘦症状与粘孢子虫引起的红鳍东方鲀消瘦病一样。但是,由于鱼种不同,体形有异,症状多少也是有些差异的。牙鲆原本就是扁平的鱼,通过症状诊断这种疾病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观察到的特征为体色黑化,头骨和背骨部分看起来有些上翘。此外,偶尔也有脱肛的情况。

【病因】牙鲆的消瘦病病原是粘孢子虫之一的肠道粘孢子虫(Enteromyxum leei),寄生于肠道引起疾病。将所制作的肠黏膜压片标本进行Diff·Quik染色,多数可观察到直径10~20µm的单核或多核营养体。与患该病的红鳍东方鲀肠管中观察到的状态相比,寄生虫的发育稍快,可以检出进入孢子阶段的虫体。孢子长15~19µm,其特征为2个极囊呈“八”字形排列。观察组织切片可见在肠管上皮组织内形成营养体,荧光增白2B染色呈阳性。由于消瘦病的粘孢子虫基本上不形成孢子,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来诊断该病是困难的。PCR鉴别诊断法已经被开发出来,可将其与红鳍东方鲀的另外一种消瘦病原河鲀粘孢子虫(Leptotheca fugu)以及附着寄生在肠上皮的河鲀肠道粘孢子虫(Enteromyxum fugu)区分开来。

【对策】肠道粘孢子虫(E. leei)是鱼类之间经口传播的疾病,在网箱内或网箱间感染会迅速扩大。因此,应迅速除去病鱼,最好控制容易成为感染源的中间种苗的引入。该寄生虫在15℃以下发育停止,20℃以上开始增殖,要注意水温上升期的发病情况。推测由于肠管上皮崩解其水分吸收功能下降,导致脱水是发病的病因。需要探讨避免过量给食等防止发病的饲养管理方法。

8 肌肉库道虫病。

该病即所谓的“果冻肉”鱼病,病鱼体侧的肌肉溶解。对宿主鱼的影响不是致命的,但是,患病鱼会丧失其商品价值。牙鲆的发病率不高(通常在1%以下),加工、流通阶段会发现病鱼。因此,及早发现该病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症状】捕捞后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可见肌肉溶解呈果冻样。初期在肌肉内发现呈斑点状散在的白浊病灶,随着病情发展,肌纤维完全溶解。

【病因】这种疾病由多壳目粘孢子虫的一种鲭库道虫(Kudoa thyrsites)寄生所引起。库道虫寄生在牙鲆的肌细胞内,形成孢子,而在鱼死亡后,来自寄生虫的蛋白分解酶释放到周边组织,引起肌纤维崩解。肌肉在完全溶解状态下,库道虫的孢子也一同溶解而难以检出,所以有时不易诊断该病。鲭库道虫的孢子为星形,其特征是4个极囊中的1个比其他3个大很多。这种病原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可寄生在大西洋鲑等至少35种鱼类,是宿主范围很广的寄生虫。孢子厚度平均为14.7(12.9~17.8)µm,平均长度7.8µm,大极囊和小极囊的长度分别为5.0µm和2.8µm。此外,横口真鲈也可见到同样的肌肉库道虫病,有时较牙鲆的发病率还高(几个百分点),这是不同种类的鲈库道虫(Kudoa lateolabracis),其孢子形态与鲭库道虫(K. thyrsites)极其相似,厚度稍小,为11.5(9.9~12.9)µm,相对而言突起的部分短,可供区别。

【对策】有引进牙鲆的种苗后发病的病例,还不清楚该虫为国外带来的还是在日本养殖期间感染的。一定要很好地把握种苗的流通途径,确定感染源。使用地下海水陆上养殖方式有可能防止感染这种疾病。

9 本尼登虫病。

从1989年开始,日本的中国、四国、九州地区的海面网箱养殖牙鲆出现这种皮肤寄生虫病,发病没有特别的季节性。

【症状】小型虫体,因为出生时呈透明状,故不易发现(大量寄生于牙鲆时,虫体因接触淡水而发白)。大量寄生这种寄生虫时,鱼体因摩擦患部而形成外伤(牙鲆的鳍条),见到鱼体上有这种外伤时可怀疑有该病,不过,应找到寄生虫才能确诊这种疾病。

【病因】这种疾病是由属于单殖类的石斑本尼登虫(Benedenia epinephe1i)寄生在宿主鳍条和体表而引起的。成虫虫体长2~3mm,皮肤虫是相当小型的。该虫原本是天然的皮肤虫病报道的虫种,宿主特异性低,后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寄生在以牙鲆为首的真鲷、七带石斑鱼等多种的天然、养殖或水族馆饲养的海水鱼。与已知牙鲆的新本尼登虫相比为不同种类的寄生虫,新本尼登虫体长3~8mm,比这种寄生虫大,主要寄生在鱼体表,寄生高峰在高水温期,这几点与该虫均不相同。此外,从形态观察可知,该虫的雌雄生殖器开口部附近有突起,是日本已知皮肤虫所没有的特征。与其他皮肤虫寄生时的情况一样,网箱养殖中虫卵黏在网上是寄生严重化的病因之一。该寄生虫除有关形态和分类以外,其他方面的研究结果尚未见报道。

【对策】淡水浸泡被认为是有效的,不过,实际实施的不多。应注意早期发现,及时驱虫。末见研究其他的驱虫法。

10 新异沟盘虫病。

1995年前后开始,在天然牙鲆中发现严重的贫血症。最初发现这种疾病时,该病只局限于日本海中部区域,但是,数年来已经扩大到日本沿岸的所有区域,进而发展到太平洋一侧。此外,种苗生产用的牙鲆亲鱼也发现了同样的症状,成为了严重的问题。

【症状】由于寄生虫的大量寄生导致患病鱼贫血,重症鱼无眼侧体色呈青白色,鳃丝褪色为白色。观察血液涂片标本时,可见纺锤形幼稚红细胞。部分海域牙鲆的捕捞量减少,怀疑是这种寄生虫病的影响。

【病因】病因为单殖类的牙鲆新异沟盘虫(Neoheterobothrium hirame)寄生在鳃和口腔壁吸血引起。该虫属于大型单殖类吸虫,体长最大可达33mm。虫体后端吸盘有8根足样伸出部分(寄生于红鳍东方魨的鳃吸虫没有足状延伸物),其尖端具有吸盘,以便抓住鳃小片或口腔壁。该虫首先寄生在鳃丝,随着成长从鳃弓经过鳃耙移行到口腔壁成熟。由于成虫的后半部埋没(伸入)寄生于口腔壁,在寄生部可见炎症和坏死。虫卵的两端伸展,由于虫卵之间没有黏接情况,故没有黏附在网格上的现象。

韩国产的牙鲆也确认有该虫寄生。原本北美牙鲆的近缘种是该虫的宿主,一般认为该虫和这种鱼一同被引进亚洲,是外来病原体。在日本,牙鲆以外的鱼类尚未发现有这种寄生虫病。

【对策】将鱼浸泡在溶解了食盐的海水中进行浓盐水浸泡,是已知的驱虫方法。对牙鲆进行浓度为3%的食盐水浴60min,可以完全驱除鳃丝上的未成熟虫。另外,在8%的食盐水中浸浴5min,成虫也可以完全被驱除。在陆地牙鲆养殖场,通过提高换水率,不让水流在水槽中出现停滞,可以预防虫卵和孵化的幼虫从水槽排出,可以防止新的寄生发生。

3.11 浮游海葵蜇刺症

20世纪80年代,该病发生在九州的红鳍东方魨饲养场。1992年又有报道在四国海面养殖的牙鲆中发生了这种疾病。

【症状】病鱼无特别的外观症状,但是在部分死鱼的体表可见发红和鳃部轻微出血。出血的原因被认为是该虫的胞刺叮咬鳃部所致。当这种寄生虫大量附着在网箱时进行换网操作,会出现10%左右的鱼体死亡。

【病因】马氏漂浮海葵(Bo1oceroides mcmurrichi)分布在本州中部以南的太平洋沿岸各地,从潮间带到水深20m的浅滩生活的刺胞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华虫纲六方珊瑚亚纲海葵目的马氏漂浮海葵科的生物。该虫靠摆动触手游动,这点和其他浮游海葵有较大的区别。

【对策】浮游海葵大量繁殖后,从网箱中驱除是困难的。因此,防止其附着在网格上是很重要的。使用渔网防污剂涂刷网箱,或混合饲养捕食海葵的马面单棘魨等鱼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疾病。高水温期这种寄生虫可能在短时间内增殖,故应在高水温期黏附数量少的时候更换网箱。

该种类的虫体可从切断的触手再生,因此,在换网时要充分注意。观察到大量附着时先不要刺激它们,可等待水温下降时再实施对策。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