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斜管虫有哪些?如何防治?
斜管虫属(Chilodonella)是原生动物门、动基片纲、管口目、斜管科的一属。这种寄生虫已经在国内多次报告,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的鳃、表皮、鼻腔等部位,引起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游泳缓慢,直至死亡等现象;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流行于春秋季节,对温水性和冷水性淡水鱼可造成危害,主要危害鱼苗鱼种,甚至是亲鱼也会发生死亡,是北方地区淡水鱼越冬后期的严重疾病之一。
1 常见种类
斜管科在我国养殖鱼类中发现两个属,即寄生于淡水鱼类的斜管虫属:比如鲤斜管虫和危害海水鱼类的瓣体虫属:比如石斑瓣体虫。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方面已报道的斜管虫属主要有三个种,分别为:鲤斜管虫、剌钩斜管虫与十六线斜管虫。在我国最先报道的是鲤斜管虫,其次是剌钩斜管虫,最后是十六线斜管虫。此三种斜管虫的伸缩泡和细胞核的个数、位置均相同,主要区别是它们的个体大小和体周纤毛的数量不同,见表1。目前发现它们都会对淡水养殖鱼类造成危害,引发斜管虫病,最终导致鱼体消瘦死亡。
此外,斜管虫属还有棘斜管虫、僧帽斜管虫、多纹斜管虫等物种,目前尚未见到其对水产养殖危害的相关报道,需要我们在养殖试验过程中多加注意。
2 感染宿主种类
斜管虫主要被发现在鱼的鳃和体表,通过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表层皮肤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从而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功能。感染后病鱼食欲差,鱼体消瘦发黑,靠近塘边,浮在水面作侧卧状,不久即死亡。相关病原、寄主、感染概况见表2。
3 流行情况与生活方式
斜管虫病属于低温寄生虫病,大多资料表明此病多发生在春秋季。斜管虫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12~18 ℃,在20 ℃以上时很少引发病变,2~3天就可布满病鱼皮肤、鳍和鳃丝间,导致鱼苗大批死亡。一般淡水鱼都能被感染,主要寄生在淡水鱼(比如鲫、鲤、草鱼、鳙、鲇、黄颡鱼、鳜等)的皮肤与鳃上,为水产养殖常见的多发鱼病。但是在近几年的报道中发现,有时候水温在20 ℃以上时,鱼体也会发病;后来吴静等做了不同温度对鲤斜管虫种群密度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水温22 ℃时鲤斜管虫的繁殖速度并没有比18 ℃时减慢,她认为22 ℃时鲤斜管虫的生长繁殖也是处于良好状态的。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夏、秋季节斜管虫仍可大量繁殖,特别是在水质恶劣、饵料缺乏、鱼体抵抗力低下时,其危害性更不容忽视。
斜管虫的生活方式通常有两种,既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养殖过程中,斜管虫因某些原因离开鱼体后在水中可自由存活1~2天,在此期间也可以转移到其它鱼体或水体中,如果遇到不良环境时自身就会产生胞囊,待时机成熟后又复苏,以直接接触或胞囊传播的方式接触寄主,这种灵活的生活习性也给此病的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4 发病症状
斜管虫主要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和体表,将鳃和体表的黏液作为营养来源,当少量寄生时对鱼体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则会刺激鱼体表皮和鳃分泌大量黏液。爆发斜管虫病时,病鱼体表会形成一层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鳃组织会受到严重破坏,病鱼呼吸艰难,通常情况下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发黑,侧卧池边或漂浮于水面上,不久即死亡。镜检鱼鳃及体表,能见斜管虫病原体。
5 主要防治方法
(1) 预防
预防斜管虫病的方法针对不同的苗种有不同要求,但基本上都具备几个过程:环境消毒、苗种消毒、健康管理、营养补充等。通常情况,苗种放养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150斤/亩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泼洒生石灰后第3天,用杀虫药彻底杀灭养殖池塘;鱼苗可用10~2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或8~10克/立方米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浴10~30分钟。对于需拉网的苗种,尽量减少拉网频率,减少擦伤。
(2) 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硫酸铜制剂
硫酸铜制剂在水产养殖方面经常被用于治疗鱼体寄生虫来使用,在治疗斜管虫病时同样也可以使用,当苗种或成鱼发现有斜管虫病原体,可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浸洗病鱼,水温10~20 ℃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 ℃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 ℃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如果鱼苗体质虚弱,抗药性差,可用0.35~0.4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也可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进行全池泼洒。
硫酸铜属重金属盐类,其铜离子很容易结合某些酶的巯基,巯基一般是酶的活性基团,一旦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时就会失去活性,影响到病原体的正常生长繁殖;硫酸亚铁在此只是辅助药品,对伤口起到收敛作用。
2)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常被用作消毒剂、水净化剂、氧化剂、漂白剂、毒气吸收剂和二氧化碳精制剂等,医疗上作清洁消毒和消灭真菌之用。水产养殖方面,由于采用高锰酸钾消毒的水不会产生臭味和有毒副产物,且能够杀灭多种门类的藻类和微生物,甚至部分原生动物,所以经常被用作水体消毒剂来使用。多数情况下也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患斜管虫病的苗种进行治疗,一般可用2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即可有不错的效果。有人在处理鳜鱼苗种斜管虫病时,用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苗15~25分钟,第二天继续浸洗一次,发现鱼苗活力有很大的改善。
3) 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是40%的甲醛水溶液,刺激性臭味,可以凝固蛋白和溶解类脂,使蛋白质变性,对杀灭斜管虫有很好的效果。在一些网箱、水泥池、孵化缸等小水体中可以使用,但在池塘中使用时操作不方便,而且福尔马林对人体刺激性大,其主要成分为甲醛,长期接触会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也是水产类限量使用药物,尽量不用。有人曾做过福尔马林在斜管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尔马林对鳜鱼苗种斜管虫病的治疗效果要比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好,但也提出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量,不建议日常使用。
4) 硫酸锌和聚维酮碘制剂
硫酸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755-2003《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附录B中允许使用的抗寄生虫病药物,其主要用于治疗纤毛虫所引发的鱼病,全池泼洒浓度一般为0.5克/立方米。锌离子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沉淀寄生虫的蛋白,使其形成极薄的蛋白膜,阻碍虫体正常代谢及蛋白合成过程,达到杀虫的功效。聚维酮碘也是常用的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甚至有些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灭杀作用,一般在水产养殖方面全池泼洒的浓度为1.00~2.00克/立方米。通常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将硫酸锌0.6克/立方米、聚维酮碘2克/立方米合用,可有效杀灭斜管虫。有人进行了六种药物对黄颡鱼斜管虫病的防治实验,发现六种药物中治疗黄颡鱼斜管虫病最有效的是硫酸锌和聚维酮碘合剂。
5)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对维持正常的细胞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也有水产养殖企业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给苗种消毒等,操作方便,毒性较小。有人发现丝尾鳠苗种感染斜管虫病后,用2%氯化钠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消毒后丝尾鳠放入经二溴海因泡腾颗粒全池泼洒过的池塘养殖,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土霉素0.5克/公斤,发现在疾病初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病情加重后,基本就没什么效果了。
6) 伊维菌素
伊维菌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药物,同时对体内外一些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较好的驱杀作用。生活中通常是被用来杀灭牛、羊、马、猪、犬类的一些寄生虫,还有耳螨、疥螨、心丝虫和微丝蚴等体外寄生虫。这几年,水产上使用伊维菌素治疗鱼体寄生虫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其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养殖鱼类中毒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在使用此药时务必要注意药量的控制。有人曾用伊维菌素治疗鲢、鳙鱼体上的斜管虫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方法简便、价格低廉。
7) 中草药
目前,我国在水产养殖防治危害性纤毛虫方面,对于中草药的应用有了一些了解和研究。中草药均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挥发油、苷类、有机酸、鞣质、多糖以及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效果持久,无毒副残留或毒副残留低,与抗生素相比,具有使用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无污染的绿色环保防治材料,也有“绿色药品”之称。有人曾研究六种中草药对鲤斜管虫的体外灭杀效果,结果表明,只有苦参在浓度高的时候可全杀灭斜管虫,而贯众、青蒿、鹤虱、槟榔和苦楝即使在高浓度情况下也都没有好的杀灭效果。在苗种培育水体中使用苦参末溶液对斜管虫病原体进行控制,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为0.15克/立方米,对鱼苗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
8) 其它
目前市场上有些杀虫药对消杀斜管虫也很有效,可以选择使用。
6 讨论
原生动物多数以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从而引发疾病著名,但是有些原生动物可以做为水产动物饵料使用,通常也是常用的环境指示生物,是水质恶化和污染的重要指标。
斜管虫是一种淡水鱼体表寄生性纤毛虫,属于水产类常见原生动物,其在水产方面被研究最多的也是斜管虫病的预防与治疗。作为一种寄生虫,斜管虫主要感染苗种与幼鱼,几乎每年冬春季都会发生,甚至近期夏天发生的报道逐渐增多,且对育苗的危害较大。从其流行病学特征来看,往往感染初期并无明确症状,较难发现,病情蔓延速度快,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通常等发现时已经不好控制病情。
在药物治疗斜管虫病时,也经常遇到同一种鱼、同样的药方并不能取得相同的效果,甚至差异较大,这是和环境因素分不开的。尤其在使用硫酸铜溶液时争议较大,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的杀虫效果受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较大,如果水体的碱性高、氨氮超标时,就会降低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的杀虫效果,同时还要及时增氧。另外,硫酸铜制剂会引起鱼类的肾小管扩张,导致肾小管周围组织坏死,肝脏内部脂肪增加,造血组织被破坏;多数情况下铜残留在鱼的鳃、肌肉及肝内,并不同程度地降低肠道酶(如胰蛋白酶、α淀粉酶等)活性,从而影响鱼的正常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特别是不能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等重金属盐类制剂去治疗无鳞鱼的斜管虫病,以防损伤体表的特殊化学感应器(如侧线、味蕾等),破坏神经系统。
作者:顾中华 钱红 于燕光 逯云召 吴宁
修编:西南渔业网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