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常见的观赏鱼外部寄生虫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9/06/21 00:17:21  浏览次数:9014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常见的观赏鱼外部寄生虫会比较多,一般多由原生动物或甲壳动物寄生于鱼体的体表、鳃等部位而引起的。

其中由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纤毛虫病、单殖吸虫病和鞭毛虫病;由甲壳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有:锚头蚤病和鱼虱病。

常见的纤毛虫病有:白点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瓣体虫病。

常见的单殖吸虫病有:三代虫病、指环虫病、本尼登虫病。

常见的鞭毛虫病有:鳃隐鞭虫病、口丝虫病。

患体外寄生虫病的鱼相对来说会比较好治疗,因为它们的症状往往我们用肉眼就能观察得到,一发现就可以及时治疗。主要是观察其体色是否正常,体表黏液是否增多,是否有伤口和体表增生物,鳞片是否完整,背、臀、尾和腹鳍是否有充血等。

接下来我就一一介绍这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1)白点病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的,它会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和鳃组织,寄生处会形成直径 1 毫米以下的小白点。

当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全身都可能布满小白点,同时体表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暗淡无光泽、瘦弱、游动异常、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白点病可能是小罗至今遇到最多的观赏鱼寄生虫病,自己也在第一次养鱼时不小心让鱼患了白点病。但是,其实只要及时治疗,白点病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瓜虫的生长习性——小瓜虫的繁殖水温为14~25℃,在水温低于10℃或高于28℃时,小瓜虫停止发育繁殖并逐渐死亡。

因此,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可以将水温提高到28℃,数天后,小瓜虫的囊泡会破裂脱落,此时换三分之一的水,但要保持水温恒定,然后辅以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

a. 用 2 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浸浴,每天药浴 5 小时;

b. 用 2 毫克/升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浴 30 分钟,连续几天直至痊愈;

c. 用浓度为0.2 mg/L的硫酸铜溶液药浴,持续1周,期间每天可以换五分之一的水;

d. 用 1 克辣椒和 0.75 克的生姜捣烂制成挂袋,放入装有100升水的药浴缸中(也可按比例自己调试),将病鱼放入药浴缸中每天浸浴1~2小时,连用数天。

市面上治疗白点病的药物比较多,除了上述几种,还有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具体用量请参照使用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小瓜虫病的传染性比较强,最好是将病鱼隔离出来。至于没有加热棒的鱼友,那只能用药物治疗了,效果会比结合温度治疗差一点。

(2)车轮虫病

车轮虫一般会寄生在鱼的体表或鳃和鼻孔等处,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时鱼体偏瘦、体色较深,摄食不良,有离群独游的现象,且游动缓慢,呼吸较困难。

感染更严重时,病鱼组织发炎,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在体表、鳃上形成一层黏液层,虫体密集处,比如鱼鳍、头部、体表会出现一层白翳,嘴在水面呼吸,呈白头白嘴症状。最终呼吸困难、不吃食而死。

治疗方法:

a. 用2%~3%食盐水浸洗病鱼5~10分钟,每天一次,重复几天。

b. 用浓度为0.2 mg/L的硫酸铜溶液药浴,持续1周;使用0.7 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进行药浴,效果很好。

c. 用7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个小时,持续几天。

d. 用25~30克的苦楝树叶捣烂制成挂袋,放入装有100升水的药浴缸中(也可按比例自己调试),将病鱼放入药浴缸中每天浸浴1~2小时,连用数天。

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可能会造成污染环境及药物残留,而且有毒,使用量要控制好。

(3)斜管虫病

病原体为斜管虫,一般是寄生于鱼体的皮肤和鳃上。适宜繁殖的水温为 12~18℃。

发病时体表分泌黏液增多,逐渐形成由小到大的白色雾状膜(又称白翳病),严重时遍及整个鱼体表面,使鱼体失掉原有的光泽,体色变暗,并逐渐消瘦。病鱼的鱼鳍往往萎缩僵硬,不能充分舒展,不久即死亡。

当斜管虫大量寄生到鳃上时,还会使鱼呼吸困难,促使病鱼游到水表层呈“浮头”状,加速鱼死亡。

治疗方法:

a. 病情较轻时,用 2% 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洗 5~15 分钟,每天一次,连续几天。

b. 用 20 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水温 10~20℃时,浸洗 20~30 分钟;水温 20~25℃,浸洗 15~20 分钟;水温 25℃以上时,浸洗 10~15 分钟。

c. 用 0.7 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药浴,持续1周。

d. 也可以用苦楝树叶治疗,与上述车轮虫病一样。

斜管虫病经常在鳃上与其他寄生虫病并发,治疗时要注意。

(4)指环虫病

指环虫一般寄生在鱼的鳃和体表上,主要寄生在鳃上,会引起鳃瓣缺损、肿胀、出血、组织增生和坏死。鳃和体表会有大量黏液,呼吸困难,病鱼通常体形消瘦、眼球凹陷、体色发黑、食欲不振、游动缓慢或狂躁不安、鳃盖张开。

打开鳃盖往往有污物附着,鳃血管充血、出血,大量寄生时,鳃上有指环虫密集成白色泡沫状小团。

指环虫产的卵为沉性卵,会沉入水底,在水温 20℃时,4~5 天就会孵化出纤毛幼虫,遇到合适的寄主就寄生上去。因此,治疗时如果能经常抽排鱼缸底部的水,有助于提高杀虫效果。

治疗方法:

a. 使用浓度为 6 毫克/升的吡喹酮进行药浴浸泡,连续 5 天,期间注意保持水质稳定良好。

b. 使用 10 毫克/升浓度的晶体敌百虫溶液进行浸泡 15~20 分钟,连续几天。

c. 使用 20 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在水温 20℃时,浸泡 20 分钟,持续几天。

d. 采用中药银杏外种子皮治疗:首先将买回来的银杏外种子皮粉碎,然后放入器皿中用开水浸泡30~40分钟,之后连药带渣泼洒在鱼缸里。具体用量为 1.5~2 毫克/升,每天一次,连用三次,据说治愈率达100%。

此外,甲苯咪唑溶液也被很多鱼友用来治疗指环虫,但是起效慢、难以杀净,而且为了保持水质稳定良好,后续操作很折腾。

(5)三代虫病

三代虫和指环虫很相似,繁殖的最适宜水温为 20℃左右,密度过大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

大量寄生三代虫的病鱼体表上有一层灰白色黏液膜,鱼体失去光泽,游动缓慢不安,常在水中狂游。且食欲减退,鱼体销售。

三代虫寄生在鳃上,可导致在鳃上形成血斑,鳃丝边缘呈灰白色,呼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基本上与治疗指环虫病一样,可以参照一下。

(6)本尼登虫病

本尼登虫寄生于海水鱼类,主要寄生在体表,由于它体形较大,有的成虫肉眼即可见。

鱼体上寄生本尼登虫时,鱼在水中焦躁不安,时而狂游,在池壁或缸壁上摩擦,体表受伤发炎,分泌大量黏液,严重时贫血、消瘦,体色发黑,体表溃烂,眼睛发白或红肿充血。

治疗方法:

a. 使用浓度为 6 毫克/升的吡喹酮进行药浴浸泡,连续 5 天,期间注意保持水质稳定良好。

b. 用淡水浸浴 5~10 分钟,如此虫体能够脱落死亡,此法相对安全有效。

(7)鳃隐鞭虫病

病原体是鳃隐鞭虫,主要寄生在鱼体鳃丝前半部分,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

但是当虫体密集寄生于鳃丝周围时,鳃组织受损,鳃部大量分泌黏液,覆盖于鳃组织表面,病引起溶血,病鱼呼吸困难,鱼体发黑,不吃食,鱼长时间浮头,并且离群独游于水面,最终死亡。

治疗方法与上述的车轮虫病的治疗方法基本上一样,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8)口丝虫病

口丝虫病容易发生在小鱼缸或者水质较脏的小鱼池中,病鱼经常在缸底或池底昏睡;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表会附着一层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常常并发水霉病和细菌性疾病。

低温、水质不好的水体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这种寄生虫病,病鱼往往体色暗淡无光泽;严重感染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大量出现,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治疗方法与上述的治疗斜管虫病一样。

(9)锚头蚤病

病原体为锚头蚤,寄生于鱼体的为雌虫,长约 1 厘米,将头钩在鱼体的皮肤深层,呈白线头状(老虫体表有固着类纤毛虫寄生,有点像苔丝),随鱼飘动,吸取鱼体营养。

这种寄生虫凶猛贪食,寄生处会出现不规则的深孔,病鱼表现出焦躁不安、食欲不振、体形消瘦、游动缓慢,最终衰竭而死。

而且锚头蚤寄生的伤口处又给水霉菌、车轮虫等的侵袭创造了条件,因此被锚头蚤寄生的病鱼,往往会并发其他疾病。

治疗方法:

a. 锚头蚤寄生数量不多时,可以用镊子把成年锚头蚤摘除,不过抓鱼的时候要小心。

b. 如果寄生数量较多时,可以用 0.25 毫克/升晶体敌百虫(90%)溶液反复浸洗,可将虫体杀死;或每升水中加入 10 毫克高锰酸钾,每天浸泡 30 分钟,反复几次。

c. 取松针叶、枫树叶、苦楝树叶各 5 克,捣烂制成挂袋,放入装有100升水的药浴缸中(也可按比例自己调试),将病鱼放入药浴缸中每天浸浴1~2小时,连用数天。

(10)鱼虱病

鱼虱是一种透明的甲壳类寄生虫,体长 3~5 毫米,可随鱼的颜色变化体色,不容易发现。鱼虱先以吸盘吸附在鱼体上,再以口刺刺伤鱼体表组织,吸取血液和体液。

而且鱼虱还能随时在水中自由游动,从一个寄主转移到另一个寄主。它的口刺会分泌一种毒素,使病鱼呈现出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水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

严重时鱼虱会布满全身,鱼体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体表不断分泌黏液,全身被一层黏液包裹着。由于鱼体的营养被吸收,鱼体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被鱼虱寄生的鱼同样也会并发水霉病或其他寄生虫病。

治疗方法:

a. 鱼虱数量比较少时,用镊子夹走,伤口用碘酒涂抹消毒。

b. 鱼虱数量较多时,用 0.25 毫克/升晶体敌百虫(90%)溶液浸泡鱼体,虫体会缩为一团,自行脱落死亡。

c. 由于鱼虱很怕盐水,一遇到盐水就立即离开鱼体表,所以可以用 3% 的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5分钟(20℃时)。

对观赏鱼寄生虫病的防治,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赶紧治。对鱼病的治疗,建议弄清病因,再对症下药。

“养鱼先养水”,水质稳定良好,观赏鱼就不容易感染疾病,而且好的水质能够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从而更好的抵抗寄生虫的侵害。在选择饵料方面,如果是活饵一定要做好检疫工作,别让食物成为病原体。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