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有误导大众之嫌:“泡药沃柑”果农不吃?当事人澄清:我没说过“不吃”沃柑
3月15日,一则《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泡药”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新闻引发网络关注,被爆料的广西南宁武鸣区的沃柑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沃柑价格下跌而且滞销。
3月29日,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中国三农发布 澄清,沃柑保鲜很正常,原新闻有误导大众之嫌。而上述新闻中的果农亲口证实,自己从未说过“不吃”沃柑。
3月15日,一则“沃柑浸抑菌药后直接上市,当地果农从来不吃”的新闻登上热搜。
有业内人士向媒体爆料称,在沃柑的主要产区广西南宁武鸣区,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防止腐烂,在将沃柑经过抑菌农药浸泡或喷洒时,擅自调高抑菌农药的稀释浓度,并且浸泡后的沃柑未经存储安全间隔期,直接被送往市场销售。
事情引发社会热议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随即派记者前往广西南宁,走进沃柑果园和加工企业进行深度调查。
3月22日,@中国三农发布 发布了第一期调查视频,记者赶到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采访了当地沃柑种植大户杨庆元。
2017年4月份,杨庆元开始经营这个规模达650亩的沃柑种植基地。为了经营好这个沃柑种植基地,杨庆元靠集资、贷款投入了12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老杨的沃柑今年刚好到了丰产期,每年的3月份都是沃柑价格逐渐走高的时期。本来指望着今年沃柑丰收,可以还一部分贷款的老杨,却被网上一则“泡药沃柑”的新闻,击碎了还款梦。
该新闻提到,几乎所有的外地果商来武鸣收购沃柑都要泡除菌剂,否则几天沃柑就会烂掉。要给沃柑打蜡的,就进洗果厂泡药,不打蜡的就在果园边上泡药。
对此,杨庆元表示种植沃柑的果农和农户是不会用药的,因为沃柑都是在采摘当天,就被果商从果园直接拉走了,果农没必要浪费钱,增加这个成本。
为了证明果园里的沃柑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放心食用,杨庆元当场就摘了一个吃了起来。
另一位种植户黄命光表示,沃柑上市之前,果农两个月内都不会打药,过了间隔农药安全期之后才会卖。
“不能够打了农药马上卖,我们没有这样做。”黄命光说道。
沃柑经销商潘彩云告诉记者,她在南宁市武鸣区收购沃柑已经五年时间了,每年收购装车的时候,除了喷洒一些清水,保持沃柑叶子新鲜之外,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加任何处理。
另一位来自重庆的经销商梁四虎也表示,自己在收购沃柑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装车拉回重庆。
记者在当地经过两天走访,均未在沃柑的采摘和经销环节发现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果园地头的沃柑都没有问题。
3月23日,@中国三农发布 发布了记者探访沃柑加工储藏环节的调查结果。
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最大的果品加工企业政兴果业有限公司加工厂进行走访。
该公司行政处理员黄肇恒表示,加工厂清洗的沃柑将运往附近超市销售。沃柑没有打蜡,也没有添加任何保鲜剂。而清洗沃柑的水呈现乳白色,是因为刚采摘的沃柑表面,有用于物理防护的石灰粉所致。
不少外地经销商会把沃柑加工厂作为收购点,将所收的沃柑在这儿清洗。也会有经销商要求在清洗过程中添加咪保鲜剂。
该公司行政处理员黄肇恒表示,添加保鲜剂都是客户自行选择,加工产都是按客户要求办事,不能乱放。黄肇恒说,加工厂添加的咪鲜胺保鲜剂都是按照1比50(1克兑50斤水)的标准添加的。
广西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在3月15日发布的《“武鸣沃柑”质量安全有保障》文章中指出,如需延长沃柑保鲜期,可采摘后经过洗选加工环节。洗选常规使用的抑霉唑、咪鲜胺等均为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注册的保鲜剂,规范使用进行果品保鲜,对食用者健康不构成影响。
在“泡药沃柑”的新闻出现后,2021年3月15日,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沃柑检测。南宁市海关技术中心随机抽取了18个批次的沃柑样品进行检测,重点检测咪鲜胺、抑霉唑等6项关键指标。经检测,所有送检样品合格率百分之百,全部合格。
3月29日,@中国三农发布 报道称,经过调查,南宁市武鸣区的沃柑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那此前“泡药沃柑”的新闻对当地的沃柑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启南表示,他们合作社的沃柑产量估计有过亿斤,目前的销售量达到70%。受此次“泡药沃柑”新闻的影响,当地沃柑线上的销售量从原来的每天30多万斤直接跌入停滞状态。
当地多位沃柑种植户均向记者表示,现在的沃柑积压很多,卖不出去,沃柑经销的代办员都不来果园走动了。
理事长黄启南说,他们合作社有240多户社员,目前还有两千万斤沃柑没有销售出去,和往年同期相比,销量大幅减少。
“泡药沃柑”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关注后,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沃柑的销量,还有价格。
当地种植户表示,沃柑往年都卖三元多一斤,但是受“泡药沃柑”新闻影响,南宁市武鸣区的沃柑每斤至少下降了0.5元。
@中国三农发布中心 找到了当时在“泡药沃柑”新闻出现的那位自称“不吃沃柑”的老人。
视频中的老人名为刘桂山,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葛阳村人。
老人向记者表示,自己从未说过“不吃沃柑”的话。
“那天有两个人过来问我,‘阿叔,有柑橘吗’,连续问了两三次,我说,你说什么,我不知啊。”刘桂山说道。
刘桂山老人一再强调,视频中出现的字幕“不吃”,就是当时他说
“不知”变“不吃”,就是这一字之差,导致当地的沃柑产业蒙受巨大损失。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除了一部分沃柑是合作社帮助销售外,还有一部分是种植户和经销商直接签订订单销售。但是自“泡药新闻”的报道出现后,之前签订过订单的经销商都不露面了。
此外,因为看好沃柑产业,几乎所有的沃柑种植户都背着借款或银行贷款,现在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今年的还款问题。
自引进沃柑种植后,当地政府和农民均看到了沃柑产业的高效益。政府大力鼓励农民发展沃柑产业,武鸣沃柑种植面积高达46万亩,占全国沃柑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量达到120万吨,产值近100亿元。
目前,沃柑产业已经成为了广西南宁武鸣区当地的特色富农产业,并且成功取得了国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因“泡药沃柑”的新闻导致销量不佳后,当地政府和合作社均想方设法提高销量。当地农业局迅速联系第三方机构进行大批次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
拿到检测结果后,当地合作社和沃柑销售企业就马不停蹄地联系客户、去全国各地跑市场,争取把滞销的沃柑尽快销售出去,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线上销售领域,各家合作社也想出不少方法,不少果农将刚采下的沃柑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销售。合作社签约的一些网红带货主播,也明确指定要带石灰的,不加工的沃柑。
尽管当地政府、合作社和种植户均在做最大努力,但是因为网络新闻中用了“泡药”这样不专业且敏感的词汇,这对一个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品牌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现在,武鸣正在全力以赴地发展保护沃柑这个特色富农产业。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