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四个养鱼水质指标

发表时间:2023/12/20 08:17:47  浏览次数:145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酸碱度(pH值)

适合养殖的pH值以7.5-8.5为宜(盐碱地除外)。养殖水体pH值低,鱼虾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血液载氧能力,尽管水中溶氧较高,还是造成鱼虾“生理缺氧症”,经常浮头,生长受阻或患病。因耗氧降低,代谢急剧下降,尽管食物丰富,鱼虾仍处于 “饥饿”状态。pH值过高则可能腐蚀鱼虾鳃部组织,使鱼虾等失去呼吸能力而死亡。另外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自净、分解、代谢等不畅)。

水体中的pH值会随着二氧化碳的升高或降低而变化。在养殖池塘中造成二氧化碳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白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被吸收,pH较高。晚上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增多,pH降低。

1.pH值低于6.0时,9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氢(H2S)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建议解决办法:

①通过肥水培育水体藻类增加光合作用。

②施用生石灰等可以提高水的pH值。

2.pH值高于9.0时(pH小于9.0时以无毒的离子铵存在),大量的离子铵会转化成有毒的分子氨(NH3)。建议解决办法:控制藻类过快繁殖

二、氨氮(NH3-N)

主要是残饵和粪便的累积、过度或不合理施肥造成。氨氮与亚硝态氮是有机氮(有机质)在转化成为藻类能吸收与利用的氮源(主要是离子铵时中间产物,池塘中的有机氮(有机质)在多种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为(氨化作用)氨而氨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为硝酸盐而硝酸盐可以直接被藻类利用。当然,水体中的反硝化菌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成为亚硝酸盐及氨氮。氨氮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分子氨(对水产动物有害);二是离子铵(可直接被藻类吸收)。二者在水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受水体的pH值影响,pH值增加的同时氨的比例增加,pH小于7.0时几乎以离子铵存在,pH值大于11.0时几乎都是以氨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水体pH值高的情况下氨氮也高就容易出现氨中毒、倒藻等严重事故。建议解决方案:

①减少有机肥,无机肥(碳铵、尿素等)的施用量,养殖中后期停止施用。

②用微生物制剂可以直接利用氨氮作为食物吸收利用)或分解一些大分子有机质,减少氨氮的形成,减少毒素对鱼、虾、藻类的影响。

晴天中午开增氧机曝气。


三、亚硝酸盐(-

氨转化为硝酸盐的硝化反应中的中间产物,也是厌氧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爆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亚硝酸盐通过鱼虾呼吸作用经鳃丝进入血液后,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血蓝蛋白载氧能力下降,引起鱼虾组织缺氧、摄食减少、骚动不安、反应迟钝、慢性中毒、机体抗病力下降等症状。

1. 概括形成原因

⑴过量投喂,水体富营养化,淤泥过厚、有机质过多。

⑵溶氧不足,藻类偏少,氮转换不畅,导致平衡阻滞,亚硝酸盐大量积累。

⑶加入的外源水、地下水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2. 分析关键点

⑴加强溶氧,尤其是底部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

⑵培藻肥水,藻类生长旺盛不仅可以保持水中充足的溶氧,而且能够促进水体中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可为亚硝酸盐的转化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溶解氧(DO)

溶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其它化学指标过高的主要因数(如氨氮,亚硝酸盐等)。据测定,养殖水体溶氧达到3mg/L以上时,鱼类生长正常,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饲料系数较低。当溶氧低于2mg/L时鱼摄食量减少。当降至1.1mg/L时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浮头现象。

1. 溶氧的误区

⑴开增氧机可以完全解决水体溶氧!增氧机增加溶氧不是其主要功能,其真正作用是促进水体上下层对流,将底层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合成转化为营养盐通过水流循环至中上层供藻类吸收、利用并释放挥发部分有毒物质。

⑵泼洒增氧剂(过碳酸钠等)补充外源氧的方式可以解决水体中溶氧缺乏!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应急办法。水瘦、浑浊时过量使用化学增氧剂补充溶氧,易加剧藻类死亡而诱发病害。

2. 溶氧的主要来源

①约80%溶氧来源于浮游植物(藻类)的光合作用。

②约15%来源于风力和水体波动引起的自然增氧。

③约5%来源于增氧机增氧。

3. 溶氧不足的危害

⑴底层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速度减慢,造成氨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

⑵水产动物厌食、易浮头、反应迟钝、抵抗力下降、生长缓慢。

4. 保证溶氧的方法

⑴适时适量肥水,少量多次,确保藻相稳定。

⑵减少耗氧因数。A、水体悬浮物、浮游生物和细菌呼吸、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发酵分解等约占40~50%。B、底栖生物,腐败物等耗氧约占25~35%。底质恶化,耗氧量超过50%,一旦遇到高温低压、闷热天气极易“翻塘”。

⑶增加水体张力,增加氧气溶解速度。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