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鱼培育和河豚同类相残现象

发表时间:2018/01/02 00:00:00  浏览次数:312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仔鱼培育中同类相残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同类相食被看作是一种交替的摄食手段,较符合肉食性的仔鱼和早期稚鱼的习性,尤其当饵料不足时,对抗行为引起死亡与同类相食的情况很一致。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发生残食现象的鱼类较多(如真绸、黑绸、牙鲆等),但是一般鱼苗的残食程度和发生频率较低,对成活率影响不大。然而河豚则不同,相互残食会使成活率大大减低,严重时导致育苗失败,因此,防止河豚的相互残食是苗种生产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一、发生相互残食的时间及大小

河豚的相互残食有阶段性。并非是从孵化后就发生,而是长到全长5~6 毫米以后,进入稚鱼期时开始的。此后随着个体的生长,牙齿的进一步发育,残食现象逐渐加剧,其中以10~30 毫米的鱼苗(孵化后20~50 天)最严重。此阶段暗纹东方鲀在喂食后几分钟至吃饱前,种内残食都很厉害,相互追咬最频繁。在一天中相残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和傍晚,饵料不足是造成相残的主要因素。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若能保证供饵充足适口,即能有效防止同类相残。

二、残食方式及表现

开始的残食只是轻轻捅眼前的鱼苗尾部,鱼苗游离时常随后追尾,频繁攻击,并常出现数尾围攻的现象,进攻部位主要是尾部和腹部,被咬者受伤后常鼓气自卫,其腹部、尾部留有圆形口印,有的被咬死或吃掉。更多的是尾鳍缺损,尾部发白,运动能力下降,离群散游。

三、相互残食的原因

(一)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引起相互残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小相同的稚鱼在一起培育时不会产生残食现象或残食现象很轻,饱食状态下大小相同的稚鱼残食率低于3 % ,即使饥饿1~2 天,残食率仅提高到6 %~16 % ,但是若将大小不同的稚鱼混养在一起,则残食率大幅度提高,大小相差50 %时,即使饵料充足,相残率亦可达50 %。大量事实证明:

个体大小悬殊对同类相残的发生,即使不是决定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且以攻击与被攻击个体大小差异为2 : 1 时最甚。一般攻击者常是较大个体,被攻击者常是较小个体,个体相差越大,残食率越高。

(二)饵料不足或适口性差  

在饥饿或饵料缺乏的情况下,能加重相残行为的发生。如前所述,饥饿鱼比饱食鱼残食率高,而且随饥饿时间的加长,残食率增高。饵料种类差异,使鱼苗饵料适口性差异明显,影响鱼苗的摄食成功率和摄食量,因而影响残食率的高低。平时育苗过程中经常观察到下述现象,稚鱼在清晨投饵前相残最剧烈,这时饵料密度最小,也是鱼体最饥饿的时候,这说明饵料不足是造成相残的重要原因。另外,在傍晚时,相互残食也很厉害,因而相互残食还与光线强弱有关。


(三)密度过大  

由于后期培育鱼苗生长显著加快,个体增大则会使密度过大,不仅影响生长速度,又会造成个体差异和饵料不足,以及栖息水环境恶化,产生残食。生产中的放养密度:10~15 毫米的鱼苗,1 500~2 000 尾/ 立方米;20~25 毫米的鱼苗,1 000 尾/立方米左右;30~35 毫米的鱼苗,600~800 尾/立方米;40 毫米的鱼苗,400 尾/立方米左右。达到出池规格的鱼苗,最好移入海中用网箱暂养,或移入池塘中养殖。另外,在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下,放养密度高,环境压力大,可能造成鱼苗紧张,造成局部生理机能障碍,使鱼体内紧张蓄积而狂躁不安,引发同类相残。因此,育苗过程中应适时分稀,减少同类相残。


(四)饲养条件的综合影响  

日本学者田中宏之研究了水槽颜色、照度、饲育密度对32 毫米红鳍东方鲀稚鱼互相厮咬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白色水槽中,鱼在水槽壁边蹭吻部边游动,在水槽中央部分几乎无鱼;黑色水槽中的鱼在水槽中群体绕圆圈缓慢游动。在高照度时,黑色水槽和白色水槽中的鱼对人影都会产生敏感反应。但在低照度时,黑色水槽的鱼不像在高照度时那样敏感。在高密度和低密度下,鱼的游泳行为和对人影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从鱼的生长来看,第二十天,黑色水槽的鱼要比白色水槽的鱼生长好,低照度水槽的鱼比高照度水槽的鱼生长好,低密度比高密度饲养生长好。鱼尾鳍缺损情况,黑色水槽比白色水槽低,低照度比高照度低,低密度比高密度低。从以上结果来看,应注意适宜的饲养条件,即黑色水槽、低照度、低密度可减轻鱼的应激,尽量不要触摸鱼,以利于提高养殖河豚的效果。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