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苗种生产难点与对策
加州鲈是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的肉食性鱼类,我国自1983年引进以来,因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而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目前加州鲈的养殖地区和规模在逐渐扩大,随之也出现了优质苗种的“一苗难求”状况。因加州鲈鱼是外来品种,与我国的“四大家鱼”等土著鱼类在苗种培育中有一定的差别,苗种生产中存在着一些瓶颈。笔者根据最近对上海、苏州及苏北等地加州鲈鱼苗种生产基地的调查,就苗种生产提一些粗浅的看法,供从业者尤其是新发展苗种生产的朋友参考。
一、难点
1.场地问题。加州鲈鱼养殖起步较晚,规模化、高档次的育苗设备还不完备,现大多是利用原“四大家鱼”、热带虾等育苗的基础设施,往往不适应鲈鱼苗种生产的要求,尤其是育种的土池缺少底质铺垫和硬质护坡等,拉网筛鱼操作和风浪引起水浑浊等都给育苗带来很大的局限。另外增温、控温条件较差,遇到低温、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整体驯化成功率极低。
2.供苗时间问题。鱼苗当年养成上市规格是缩短养殖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的最佳模式。苗种长途运输成活率低,且会引起地区之间某些疾病传播,在商品鱼养殖主产区,能适时提供大规格、驯化好的优质苗种目前还有较大的难度。
3.病害问题。加州鲈鱼的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病、细菌(“热身病”、白头白尾病、急性出血病)病、真菌(水霉)病和病毒(虹彩病毒、诺卡氏菌)病等都是苗种培育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疾病,有些疾病目前病因还不明了,缺乏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一旦发病住往只能“望病兴叹”。
4.饵料问题。加州鲈鱼的幼鱼身体纤弱,饵料不足或喂养时稍不注意,极易因引起相互残食而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全军覆没。活性饵料的培养和适时满足鱼苗生长需求还有一些技术瓶颈。
二、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苗种生产相对于商品鱼养殖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更严。水源、水质是最基础的条件,要求苗种场水源充足、水质符合相关标准。电路畅通和电量满足也是苗种生产的必备条件,同时要考虑备用电源,以防突发事件供电中断。交通便捷是苗种场选址和建设的重要条件,生产的苗种必须及时快速运出,除陆路运输畅通之外,还要考虑空运是否方便。目前苗种培育有常规土池、塑料大棚土池、水泥池和圈养桶、地上帆布池等,为了达到早供苗、常年供苗的目的,必须考虑增温、保温设施,如在有地下温泉水或电厂等余热水利用的地方建场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池塘标准化、水源预处理、智能增氧和控温、集污及尾水处理系统等都要统筹考虑。
2.重视技术团队培养。加州鲈鱼引进到我国时间还不长,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对其生物学基础、环境适应性和病害防控诸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中。对于苗种生产者而言有必要加强技术人才引进、贮备和管理团队的培养,生产中往往因某个环节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育苗失败。一方面,在产卵、孵化、水花期、驯化过程等环节都有一定的技术瓶颈需要不断探索和攻克;另一方面,培育过程中饵料(轮虫、丰年虫等)培养、饲料转换、水质调控、筛鱼分塘、防病治病等都需要有较好专业基础的熟练工人团队去完成。
3.注重病害防制。生产中要确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必须要把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一是引进不带病毒的原良种鱼苗,尽量到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度好的良种繁育场购苗,最好是原产地引进的或经提纯复壮优选的亲本繁殖的鱼苗,所购鱼苗必须经虹彩病毒检测。二是加强水源检测、水质调控和培育池的清塘消毒工作,营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避免携带病毒或病菌。三是选购优质、稳定性较好的饵料,注意保护肝肠道,增强鱼体自身免疫力。四是规范使用药物,不乱用、滥用、超剂量用药,少用化学药品,多用中草药制剂,不得使用人用药和违禁药物,防止对日后成鱼养殖造成抗药性和给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4.选好喂好饵料。在天然水域中,加州鲈鱼刚孵出的鱼苗以卵黄囊为营养;3-4天后主要摄食小型轮虫、桡足类及枝角类幼体(俗称“水蛛”);随后主要摄食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全长达10cm以上时,常以其他小鱼作主食。要针对鱼体生长阶段选用适合的饲料进行合理投喂。一是人工培养足够多的活性饵料,初期要有充足的、适口的天然饵料供其摄食。二是驯化期间一定要让鱼苗吃饱,保证每条鱼都能吃到料,可减少相互残食。三是驯养过程不要急于求成,改料要充分考虑鱼苗大小、天气和水质等因素。四是专用苗种配合饲料一定要选择规模大、口碑好、服务到位的生产厂家,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大于48%,以满足加州鲈苗种期营养需求。
(通联:22401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手机:18066199978)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