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条鱼引起的产业革命——加州鲈
前言:
近年来,加州鲈产业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江浙等地风生水起,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从苗种到养成再到饲料,针对加州鲈产业而衍生出的动保等服务性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加州鲈商品成鱼一般是鲜活销售,并且近10年来市场行情相当稳定,效益一直不错。据了解,在珠江三角洲养殖加州鲈,如果成鱼出塘价低于17元/ kg,养殖就会亏损,也就是说,这条鱼养殖成本在8.5元/斤左右。
加州鲈是目前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最猛的品种。饲料端、养殖端、动保端的从业人员都觉得这条鱼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可以说,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加州鲈将继续领跑水产市场,加州鲈产业链也将更加完善、成熟。
那么,加州鲈加州鲈到底是怎样的一条鱼?为什么它能长期为水产带来丰厚的利益?
为此,我们可以先从加州鲈鱼的生物学特点入手,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它在养殖生产中所显示出的压倒性优势。
一、生态习性
加州鲈主要栖息于水质清爽、有水生植物的浅水水域,常藏身于水下岩石或树枝丛中,有占地习性,活动范围较小,幼鱼喜欢集群活动。
加州鲈对水温有较好的适应性,其生存水温为1~36℃,10℃以上开始摄食,在生态学上10℃也叫作加州鲈的发育阈温度,也就是说只有当环境温度高于10℃时加州鲈才开始生长发育。和大多数淡水鱼一样,加州鲈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加州鲈对水质和溶解氧的要求较高,水中溶解氧在1.5毫克/升时开始浮头,而淡水渔业水质标准对溶解氧的要求为5毫克/升。从这些条件来看,加州鲈可以说是“能摔耐打”,“不娇不躁”了。
二、食性与生长
加州鲈是肉食性鱼类,仔鱼期主要摄食轮虫和水蚤等浮游动物,全长5~6厘米时,捕食水生昆虫和鱼苗,全长10厘米以上时,主食小鱼虾。饲料不足时,常出现大苗吃小苗的残杀现象。说到自相残杀,其实很多肉食性的鱼类都有这种现象。解决办法就是控制苗种密度,不易过大,其次就是要提供充足的饵料,提高水体中的饵料密度。这样一来,饥饿的鲈鱼苗遇到食物颗粒的概率远就大于遇到其他规格更小的苗种的概率了,自相残杀的问题就会随之得到解决。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摄食配合饲料,且生长良好。 不仅如此,加州鲈还具有食量大、生长快的优点。在人工养殖环境下,南方地区当年鱼苗可以达到0.5-0.75公斤,这个规格已经满足上市要求。饲养2年的加州鲈,可以长到3斤左右,3年可以长到5斤。
三、养殖特点
加州鲈肉多刺少,味道清香,是一种优质淡水鱼类,很受消费者欢迎,有"淡水石斑"之称。加州鲈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易起捕,可在池塘中与家鱼混养,也可在清水塘中单养,饲养要求简单,很受养殖者欢迎。
加州鲈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因此,不宜在野外放流,否则,容易形成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水产资源造成不良影响。
分析: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加州鲈具备了成为"爆款"的诸多因素。
首先是肉质好,消费者喜欢,这就从需求端打开了市场。其次是生长性能优越,抗病力强,产量高,这就保证了供给侧有充足的生产能力。无论是哪一款产品,只要打通了供应和需求链并保持稳定,那么这款产品就一定可以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
在全国范围内,水产品中产生的"爆款"也并不少。比如前段时间火爆网络的小龙虾,还有被"酸菜鱼"带火的黑鱼(有的地方叫生鱼,学名为乌鳢)。
从生长性能来看,加州鲈和黑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生长快、适应力强、而且两者都适合高密度养殖。加州鲈是否会像黑鱼一样经历爆火以后遇到冷门的落差变化我们不得而知,其产业发展变化还需要市场和消费者的进一步检验。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组加州鲈和生鱼最近的价格数据,从对比中可以得出一些信息。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加州鲈出塘价格因地区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能维持20元/斤左右的价格,而且与上周价格相有降低的趋势,降幅0.5-5元/斤不等。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加州鲈近几天价格跌落与前段时间的南方高温天气有关,随着后期入秋天气转凉,塘内的鲈鱼会更加容易进行养殖管理,因此价格会稳定上涨。
我们反观生鱼,出塘价普遍在7、8块每斤左右,升降幅度不明显。 两种鱼的经济价值高下立判。
造成水产品价格浮动的原因有哪些呢?最近猪肉价格暴涨会对鱼肉价格产生影响吗?
其实,水产品日常的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1)水产品成本-价格关系造成价格波动;
(2)水产品的价值特性造成价格波动;
(3)水产品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价格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最近猪肉价格上涨,作为猪肉的替代品,鱼肉的价格按照理论来说应当也会有所上涨。而上面的数据却显示价格回落。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供给侧不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唯一因素。举个例子来说,2017年上半年猪肉、禽蛋、禽肉价格疲软,淡水鱼价格却保持坚挺,说明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来自需求,而是来自于供给。因此,供给侧产量的高低也会对加州鲈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北方地区当年养成模式探索
在加州鲈的养殖模式上,广东和江浙是最重要的主要产区,但这两个地区的养殖模式有明显的不同。广东地区多为高密度精养,追求高投入高产出。一般为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头批鱼模式、中尾鱼模式和旧鱼模式。江浙地区则多为中密度养殖,经济效益适中。
而对想要涉足加州鲈产业的北方地区来说,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加州鲈的当年养成问题。在南方地区,由于全年日照时间长,总体积温高,因此当年养成上市规格并不困难;而北方地区受温度限制,加州鲈的有效养殖期短,主要集中夏季,因此当年的规格普遍偏小,价格不太理想,再养一年就会增加养殖成本,不太划算。
目前广泛采取的措施是放养大规格的秋繁苗种,也就是在夏花的基础上再经过4-5个月的养殖,养成体重1-5两的鱼种,由于出塘时间是在深秋,因此秋繁苗种也叫秋片、秋花鱼种。放养秋花鱼种能够保证在加州鲈苗种的最佳生长期吃到充足而丰富的饵料,再加上北方地区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光合植物同化作用高,养殖池塘的基础生产力较高。这样,经过夏季高温季节与秋季的后期培育,北方地区加州鲈也能因此达到上市规格。
加州鲈养殖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笔者也只能通过查阅现有的期刊资料和生产数据,思考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再有,生产一线和公布的养殖数据存在稍有延迟,因此文章中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