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肉食性鱼类---鲌类鱼类
鲌类鱼类是红鲌属(Erythroculter)和鲌属(Culter)鱼类的总称。又称白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生活于江河湖泊的中型经济鱼类。分布于越南、中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中国除西北高原外,各江河湖泊都有分布。
体延长,侧扁,腹部自胸鳍或自腹鳍基部至肛门间具腹棱。头小或中大。口前位、亚上位或上位。鳃盖膜与峡部相连或游离。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央,或在胸鳍上方急遽下弯至尾柄处上弯向后沿尾柄中央伸达尾鳍基。背鳍具3不分支、7分支鳍条;硬棘或有或无。臀鳍基部较长,具3不分支、11~35分支鳍条。尾鳍深叉形。咽齿2~3行。鳔3或2室。(见图)
翘嘴红鲌
鲌的种类很多,红鲌属中国有9种,鲌属有1种。常见的有翘嘴红鲌(E.ilishaeformis)、蒙古红鲌(E.mongolicus)、青梢红鲌(E.dabryi)和红鳍鲌(Culter erythropterus)等。
翘嘴红鲌
腹棱位于腹鳍与臀鳍之间,口上位,口裂垂直,尾鳍灰黑色。除西北高原外遍布于全国各水系,生活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中。成鱼栖息于敞水区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常在水面捕食其他鱼类(如鲚、、似鱎等)。是著名凶猛肉食性鱼类,在养殖鱼种的水体中为主要敌害之一,对鱼类养殖业有一定的危害。幼鱼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生长迅速,1龄鱼平均体长161毫米,重38克;2龄鱼体长298毫米,重288克;3龄鱼体长396毫米,重628克。最大个体可长到15千克,为鲌亚科中最大的一种鱼,具重要经济价值。在长江,雄鱼2龄开始性成熟,雌鱼3龄成熟,最小成熟体长300毫米。在黑龙江,雌、雄鱼4~5龄成熟,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365毫米。怀卵量3.3万~40.7万粒。生殖期5~7月,大多在湖泊河口区河湾缓流的浅滩处产卵。卵粘性,粘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砾石上发育。
蒙古红鲌
口前位,斜裂;鳃耙17~19;臀鳍具17~21分支鳍条;尾鳍上叶淡黄色,下叶鲜红色。分布于除西北高原外的全国各水系。生活于敞水区的中上层沿岸水域。游动迅速,成鱼捕食鱼类(如、似鱎、银鱼等),幼鱼食枝角类,成鱼在养殖水体中,对鱼种危害颇大。生长快,2龄鱼平均体长221毫米,重135克;3龄鱼为340毫米,438克;4龄鱼为419毫米,871克,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在长江,2龄鱼即达性成熟,其最小成熟个体雌鱼体长273毫米,雄鱼为247毫米。在黑龙江,4~5龄成熟,最小成熟个体体长约为300毫米。产卵期为6月中下旬。繁殖期雄鱼头背部及胸鳍外侧出现珠星;体长270毫米和340毫米的雌鱼怀卵量分别为4.75万和16.8万粒。卵粘性,粘附于水草、砾石及其他物体上,水温20~24.4℃时经44小时可孵出仔鱼。
青梢红鲌
口前位,斜裂;臀鳍具23~29分支鳍条;鳃耙20~22;尾鳍黑色。广泛分布于除西北高原外全国各水系。喜栖息于河、湖近岸水草丛处,成鱼主要摄食虾、鲚、银鱼、麦穗鱼等,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幼鱼摄食浮游动物。雄鱼1龄时开始性成熟,最小成熟个体体长126毫米,雌鱼2龄性成熟,最小成熟个体体长133毫米。每年5~6月产卵,卵粘性,多粘附在水草上发育,水温23~28℃时,约35小时孵出,仔鱼长4毫米。体长184毫米的雌鱼怀卵量1.07万粒。生长较慢,1龄鱼平均体长132毫米,2龄鱼为204毫米,4龄鱼为279毫米。体型较小,具一定经济价值。
鲌类肉洁白,味鲜美,为上等食用鱼类。兴凯湖产的白鱼〔兴凯青梢红鲌(E.dabryi shinkainensis)〕与黄河鲤、松花江鳜、松江鲈合称中国淡水四大名鱼。江苏太湖以产翘嘴红鲌著称,具重要经济价值。由于产量下降,太湖从1984年开始实行封湖半年,捕捞半年的保护渔业资源措施,促使太湖鱼类生存结构出现变化。太湖名贵鲌鱼(翘嘴红鲌)封湖前年产量300吨,1988年已上升到900吨。蒙古红鲌产量也较多,在各个湖泊捕捞渔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