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鳢与斑鳢养殖
斑鳢,因与乌鳢(乌鱼)同属鳢科,也可称为乌鱼,惟一区别是斑鳢具有黑斑和斑纹。斑鳢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学名Channa maculata(Lacepe-de)。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长江以南各水系。斑鳢肉味鲜美,有收敛补血的作用。被视为珍贵的淡水鱼类。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渐侧扁。头部大而宽钝,口大,前位,斜裂,下颌突出。鳃耙低小,结节状,鳃腔内具副呼吸器。体背黑色略带黄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具1纵黑斑,体侧具2不规则纵黑斑,腹部具1纵行小黑斑,自吻端经眼侧至鳃盖骨后部以及自眼后下方至胸鳍基部均具黑白相间的斑纹。(见图)
斑鳢
生物学特性
喜栖息于水流缓慢的河沟及池塘中,常隐蔽于水草丛中袭食鱼虾。其适应性强,耐低氧。因具辅助呼吸器官,离水后,只要表皮和鳃部保持一定湿度,仍可较长时间生存。
食性
肉食性凶猛鱼类,稚鱼期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介形类为主。3~8厘米的幼鱼摄食鱼虾及水中昆虫。体重500克的斑鳢可吞食100~150克的其他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从幼鱼开始驯养,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或冰鲜鱼虾。
生长
斑鳢生长速度较快,水温20~30℃时生长最快。15℃以下时生长几乎停止。冬季低温期完全停止摄食。1冬龄鱼体长达19~39厘米,体重95~760克:2冬龄鱼体长38~40厘米,体重605~1395克:3冬龄鱼体长约45~59厘米,体重1467~2031克。如天然饲料充足,6月投入10厘米左右鱼种,翌年3~4月,即可长至600~1000克。
繁殖
产卵期为4月至7月,4月中旬到5月为产卵高峰期。每到繁殖季节,成熟斑鳢多游向河沟、池塘及湖泊浅滩水草茂盛的地方自然产卵。雌鱼产卵前用水草围成团状草堆,然后口吐泡沫作巢。巢的直径为40~50厘米。雌鱼仰卧于鱼巢近水面处,颤动身体而产卵,然后雄鱼靠近雌鱼排出精液。产卵后,雌雄亲鱼均不离巢,潜伏于巢下守护,直至孵出的仔鱼长大离巢后才离开。
自然繁殖
将成熟亲鱼集中在池塘中,使其自然繁殖以获得大量鱼苗。繁殖池的面积视亲鱼数量而定,66~200平方米均可,池中央部水深1米;周边水深30厘米。在鱼池周围放置凤眼莲等水生植物作为鱼巢,供受精卵附着。鱼池四周用砖或网等材料加高30~40厘米,以防亲鱼外逃。每平方米放雄鱼1尾配雌鱼2~3尾,用小鱼作亲鱼饵料。产卵后,及时将鱼巢上附着的受精卵及刚孵化的仔鱼捞起,移至鱼苗培育池进行孵化与培育。
人工繁殖
在繁殖季节到来前2~3个月,选取350~500克的亲鱼放于池中培育,喂以小鱼、小虾,如亲鱼原来是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可投配合饲料,适当注水和排水。至初春产卵季节,成熟雄鱼体侧稍呈紫红色,生殖孔浅粉红色,成熟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大而凸出,呈三角形,用鲤、鲢、鳙的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催产。雌鱼每500克体重,使用鲢、鳙的垂体7.5个配制成制剂(1个鲤垂体相当2.7~3个鲢、鳙的垂体),第一针注射2/7,第二针注射5/7,两针注射的时间间隔为12~13小时。雄鱼每500克体重用鲢、鳙垂体3个,一般只作一次注射,是在雌鱼第二针注射时进行。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鱼500克体重注射800~1000国际单位,第一针注射总量的1/3,第二针为2/3;雄鱼用雌鱼剂量的1/2,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进行。
注射后将雌、雄鱼配对放入繁殖池中。经14小时开始发情、产卵。受精率一般为80%~90%。遇有未产或未产完者,可再注射,直至基本产完。再将受精卵移入网箱、水池、孵化缸或环道中进行孵化。孵化期间应尽可能保持水温稳定,温差以不超过±2℃为好。孵化时间因水温高低而异,20~22℃时,需45~48小时;30℃时,约需30小时。孵化用水要清洁,溶氧量高,以利于提高孵化率。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囊为养料,不必投饵;孵化后4~5天,卵黄囊被吸收,开始摄食,转入池塘或水泥池中培育。
鱼苗鱼种培育
池塘面积200~1320平方米,水深0.6~1.2米。先清塘、消毒,并培育好浮游生物。每1/15公顷放养仔鱼6万~7万尾,放养后一个星期内不投喂,只施肥,以培养浮游动物;一个星期后,加投活水蚤(每万尾鱼每天投水蚤3~4千克)。18~20天后,仔鱼呈黄色,腹部灰白色,开始出现鳞片,以后又从黄绿色转成墨绿色,全长3~4厘米,成活率为60%~70%。再经20天的培育,全长达6厘米左右,可投喂小鱼虾等。
成鱼养殖
有混养及单养两种方式:
①混养。每1/15公顷放养体长4~8厘米鱼种40~100尾,经5~6个月的饲养,体重达350~400克,大的个体可达500~600克,产量13~37千克。在养殖非鲫的越冬鱼池中,混养斑鳢可控制非鲫繁殖,而在饲养鲢、鳙、草鱼、鳊的混养池里,一般不混养斑鳢。对混养鱼池年底必须彻底清塘,以免留下斑鳢于次年残食鱼种。在套养小规格鱼种的成鱼池应控制斑鳢的放种规格,否则会残食混养的鱼种。
②单养。鱼池面积以520~1320平方米为宜,池埂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或用网片在池塘四周架起40厘米高的防逃网。也可在鱼池四周种水浮莲,围以竹箔,作为斑鳢的栖息及蔽荫场所。水深1~1.5米。放养前先清除上年放养的斑鳢,以免在饲养过程中残食鱼种。每1/15公顷放养量为体长6厘米以上鱼种700~1500尾。另搭养大规格鳙鱼种30~40尾,鲢鱼种20~30尾,以充分利用池塘的生物饲料。饲养中注意适时分池和投喂足够的饵料,以保持规格整齐,避免残食。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0%左右。成鱼阶段日投喂量为5%~7%,早晚各投喂1次。饵料种类用小活鱼,也可用冰鲜杂鱼及人工配合饲料。但要从体长3~4厘米开始驯食。
人工配合饲料一般含粗蛋白40%以上,主要用鱼粉、小杂鱼、米糠等绞碎、搅匀做成食物团,置于食物台上任其取食。也有用70%小杂鱼、20%黄豆粉或鳗鱼饲料、5%酵母粉及一些维生素添加剂或80%小杂鱼、10%米糠、10%碎米,添加一些维生素和抗生素投喂。斑鳢饲养6~10个月后即可收获。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