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重压之下,水产养殖业何从何处?
环保作为国家重现碧水蓝天工程的基本国策,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对我们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水库、湖泊的网箱清理对于淡水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换头脑、转思路成了我们必须面临的抉择。一亩网箱的吃食鱼产量大约相当于10亩池塘的产量,这突然消失的网箱产量部分上需要池塘养殖来进行弥补。一部分以网箱养殖为生的养殖户要么转而投向池塘养殖,要么转产告别这个行业。总体养殖量的减少,使养殖户看到了鱼价上涨的预期,部分上也提升了一些养殖户的养殖热情,于是寻找可以利用的闲置坑塘、窑坑、塌陷地等,也刺激了部分地区对盐碱、滩涂、荒地等的开发利用。毕竟资源有限,租塘热情导致塘租一路看涨。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水面资源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淡水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在全国的推广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由于造价很高,管理风险较大,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推广开来,在此不做赘述。在现有允许条件下如何提高池塘的单产水平以及提升鱼的品质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一己之见希望和养殖户朋友一起分享。
一、水的问题
由于中国是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水的利用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管控,因此节水型的养殖肯定是发展的方向,而作为养殖户如何在有限的水面里产生更高的效益是我们所追求的。
1、提高水体的载鱼量。想提高水体的载鱼量必须扩大水体的容积,同样的水面,2米深的水体肯定要超过1米深的水体载鱼量,当然也不是水体越深越好,因为过深的水体上下温差大,底部缺氧厉害也不利于鱼的生长。常规淡水成鱼养殖水深保持在1.8-2.5米即可,把水位较浅的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加深水位,增加放鱼密度,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相对低降低了塘租上涨的成本。
2、放养密度的增加势必会带来管理难度的增加,包括水质的监控、调理,增氧设备的配备都要进行升级。只有保持充足的溶氧才能保证养殖生物的正常生活生长。水体均衡增氧、料台局部增氧,以及化学增氧等措施的充分应用给池塘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3、池塘水体是个小的生态循环,尽量保持水体的稳定,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密度增加、大量投饵势必会造成水质的恶化,如何把多余的有机质转化带出鱼塘是个关键,经常排换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合理混养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把多余有机质转化成被滤食性鱼类消化吸收的营养带出水体就是很好的方法。
二、种的问题
由于池塘养殖的水环境不如网箱养殖的水环境优越,因此选择抗逆性更好的养殖品种更有利于鱼产量的提升和降低发病风险。
三、饲料的问题
好的饲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更利于鱼的消化吸收,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而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对饲料的配方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水平较高,品质稳定的大企业还是首选。包括膨化饲料、保健功能饲料的推广应用对于产量提升及鱼体健康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病的问题
养殖密度的增加,会造成发病机会的增多,积极做好鱼病防治措施,尽量不疏漏忽略每个养殖环节,才能做到安全健康养殖。
养殖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掌握水产养殖的8字真经:(8要素)
1、水:是指鱼虾的生活环境条件,包括水源的水质与水量供给的保障。池塘的面积、水深、土质以及周围的养殖环境,适合养殖什么品种。
2、种:优良品种的选择,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规格合适、体质健壮。
3、饵: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
4、密:合理的放养密度
5、混:不同种类(食性不同、生活水层不同)、年龄、规格的鱼类混养。
6、轮:轮捕轮放,保持鱼生长的适宜密度,提高产量。
7、防:防逃、防盗、防病。
8、管:科学细致的日常管理。
养殖要想有出路,必须学会6项关键技术:(6技术)
1、加水换水技术:水的选择,加水时机和加水量的把握,加水的技巧。
2、合理施肥技术:如何因地制宜地施肥,肥料的选择,施肥时机的选择。
3、均衡增氧技术:机械增氧、化学增氧、生物增氧、局部增氧、均衡增氧。
4、菌藻调控技术:益生菌与优良藻种联合调控,把底泥和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可以被浮游生物吸收利用的物质,改善水质,使水体能量循环起来。
5、合理投喂技术:据品种、规格、季节、天气、水质等进行调节,精准投喂。
6、鱼病防治技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养殖把握3个方向,积极拥抱互联网:(3方向)
1、科学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
2、互联网、物联网的掌握与应用(智能化养殖)
3、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
(来源:牧缘,作者:新希望六和山东经营特区 王加义)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