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疱疹病毒的诊断
锦鲤疱疹病毒(Koi hepesvirus disease,简称KHVD)是由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仅感染鲤和锦鲤,不论鱼苗、幼鱼、还是成鱼,都会感染KHV,死亡率高达80%~100%。
一.发病情况
近几年来,锦鲤疱疹病毒病在广东锦鲤养殖池塘高发,死亡率高。广东顺德、南海、中山、东莞的锦鲤养殖池塘都有发病,作者去池塘边诊断。接到很多电话反映池塘锦鲤发病快,死亡量大,疑似锦鲤疱疹病毒病。许多锦鲤爱好者从市场购回的锦鲤,很快发生死亡,反映的症状,也是全身出血,疑似锦鲤疱疹病毒病。上述事例,可见该病的大量发生。
许多锦鲤养殖者不认识该病,当作普通细菌病治疗,锦鲤大量死亡,局部地区干脆称为“锦鲤鱼瘟”,认为得了此病没得救,实际上很多锦鲤是可以救的,可以挽回损失。为了帮助锦鲤养殖户和爱好者预防和更好治疗该病,避免损失,根据近几年锦鲤疱疹病毒病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写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鱼类病毒病的特点
病毒是非常聪明的,病毒具有化学性和生物性。鱼类病毒病有以下特点:
1.挑肥拣瘦:病毒在鱼类寄生时,很会选择寄主,常挑长得快、长得肥大的鱼寄生,因为又肥又大的鱼和瘦小的鱼比较而言是更好的培养基。病毒利用宿主的酶系统、能量系统、转录系统等来复制大量的病毒,好的培养基可以使病毒单位时间内复制更多病毒。病毒病发作后,往往肥大的鱼先死,死剩下的是又小又瘦的鱼,往往这些鱼还是畸形的(如脊椎弯曲、尾部畸形)。
2.具有严格的发病温度范围:病毒病对温度范围要求非常高,发病高峰在水温25℃左右,如果水温突然升到35℃,并维持24h,可能很多病症就全部消失;水温突然降到15℃,并维持24h,很多病毒病症状也会消失,死亡量大幅减少。病毒病的治疗一定要看天气,留意天气变化情况。
3.病毒增殖器官和效应器官可能不一样:鱼类病毒病的病毒增殖器官常是肾脏和脾脏,但效应器官往往是皮肤、肝脏等,观察鱼类病毒病一定要看脾脏和肾脏。
三.如何简单判断锦鲤疱疹病毒病
需要说明的是临床表现症状和病程有很大的关系,处于病程不同时期,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差异性。
a.发病快,死亡量大,死亡率高。1天之间表现发病症状的鱼可以从5%上升到90%,死亡量可以1天之内从零上升到几百条;
b.发病锦鲤浮在水面,有些暗浮在水面,有些侧卧水面;患病锦鲤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行为上会出现无方向感的游泳,或在水中程头下尾上之直立姿势漂浮,甚至停止游泳;如果在水泥池中发病,会发现很多锦鲤侧卧在水底,尤其在进、排水口较多,有些养殖户称为“瞌睡病”;
c.发病锦鲤体表出血,局部有溃疡;鳞片松动,鳞片脱落,鳞片上出现血丝;
d.发病锦鲤鳃盖出血,打开鳃盖,鳃丝颜色深红色,鳃丝出血、组织坏死、鳃丝末端坏死变白;
e.鳍条尤其尾鳍充血严重,部分出血,似有白色粘液覆盖;
f.肛门红肿;
g.撕开皮肤,有皮下充血和肌肉出血症状,出血和充血沿着肌刺分布较多;因鲤鱼皮肤下有部分红色肉,要注意区分红色肉和肌肉出血的不同;
h.打开腹腔,血液很快凝固,流出的血液明显偏少并且凝集非常迅速,约流出6秒钟左右开始快速凝固,血液凝固时间明显比健康鱼短;剪开心脏,出血明显比健康的鲤鱼少,并且凝血迅速;
i.肠道无卡他炎症但充血发红,肠道硬挺;鱼类死亡,肠道硬挺且充血发红,说明不是细菌感染;
j.发病锦鲤的胆固缩,胆汁色变深;
k.发病锦鲤肝脏在肝小叶边缘有细小出血点,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肝脏易碎;
l.脾脏有出血点,镜检发现内部有少量出血点,出血点呈鲜红色;
m.后肾肿大,镜检有出血点,鲜红色。
养殖户常反映的就是:a、b、c和e中的鱼昏睡,体表出血、尾部出血,其它症状需要鱼病防治人员把握。
四.病症分析
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致病力强、致死率高的病毒,发病时,表现出发病快速、感染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锦鲤感染该病毒后,在适宜温度发病,该病毒破坏鱼类的神经系统,导致鱼类活动力下降,平衡力失调,昏睡。该病发作快,对锦鲤伤害大,锦鲤难以忍受,容易蹭破皮肤,加之微血管破裂,表现出皮肤出血的症状,微血管大量出血,导致锦鲤凝血系统崩溃,引起体内多处出血,多器官衰竭而死。
五.发病时间
据报到该病毒的试验室最适培养温度是21℃,发病水温18~29℃,发病高峰水温为22~28℃,该病在春季和秋季多发生,在广东一般是4月下旬和9月上旬发病。但2019、2020年天气比较反常,已经进入气候混乱期,2020年部分池塘在10月下旬和11月发病,导致防控难度增大。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