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已经成为人类摄取营养和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鱼被誉为“越吃越聪明的美味”,以鱼类为主的水产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仅成为普通人家的餐桌美食,也是保证均衡营养和良好健康状况所需蛋白质和必需微量元素的极宝贵来源。2009年,世界人口动物蛋白摄入量中有16.6%来自渔产品,在全球范围,约30亿人口的动物蛋白摄入量中近20%来自水产品。由于鱼类及其它水产品多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强身健体和益智、美容等功能,目前水产品已经成为人类摄取营养和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1.古人对鱼的亲睐
味道是人类味蕾细胞对食物的感觉。大部分人觉得水产品味道鲜美(当然也有少数人觉得有腥味),就连形容味道好的汉字“鲜”,也加了个鱼字偏旁,由此而生发的俚语有“河鲜、海鲜、湖鲜”等,主要原因在于水生动物的营养成分中富含氨基酸和氧化三甲胺、嘌呤等物质。渔产品的味道不只是餐桌上的美食及入口的滋味,其背后承载的也有相关的风俗文化和民风名俗。
鱼,水中的精灵,舌尖上的美味。古往今来,纵使它身上承载了太多的文化意义,仍阻挡不了它成为餐桌上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味菜肴。早在先秦时期大哲人孟子在《鱼亦我所欲》中就提到了鱼,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鱼就被端上了人们的餐桌,并以它独特的鲜美掳获了古人的胃。
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鱼和荔枝比,一没有明显的地域及季节性,二是更易长途运输,而且可以当饭吃。所以,对于常饮南湾水的笔者来说:日啖美鱼两三条,不辞长做信阳人。古人又云: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则说:可以居无竹,不可食无鱼。
2.鱼类是较容易获得的食物来源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献当推《诗经》、《周易》等,它们反映的内容都是公元前5世纪的事情。《诗经·卫风》中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的诗句。“施罛”就是撒网,诗句把撒网入水声和鳣鲔鱼的跳跃声都表现出来了。至于这个“罛表现出捕鱼的网何时才有的,《周易·系辞下篇》曰: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之王作结绳而为网罟,亦佃亦渔。”包牺氏(史书上也叫伏羲氏)称王治理天下时,结绳作网,用它打猎,用它捕鱼。“罛”和“罟”音近,意也近,都是指捕鱼网。“结绳而为网,用以狩猎捕鱼”,这在原始社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当时环境天然、资源丰富,鱼儿很多,所以虽然网具不算规整,竟然也可以捕捉到水里的鱼。那么,么包牺氏”为何年代人士呢?该篇又曰:篇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这样推算的话,包牺氏生活的年代约在原始社会原始群时期之末,距今有10万多年的历史。
3.水产品的营养特点
水产品和农、畜产品共同组成了人民生活和营养上必需的三餐膳食。它的营养特点:第一,含有占干物重60-80%的动物蛋白质;第二,品种多样、各具风味特色,据科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上有鱼类20600种,其中我国约有2000种,人们食用水产品主要是品尝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第三是脂肪含量较畜产肉类少,并含有防治高血脂和心血管病的多烯脂肪酸。因此水产品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热量食品的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多种风味特色和保健作用的食品。
现代营养学越来越强调人们的饮食做到平衡膳食,即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以获得多种营养素,满足人们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水产品正是营养丰富,平衡性很好的天然食品,以一条鱼为例,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不仅在数量上比较充足,而且质量优,比例适当,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4.水产品的营养组成
水产品营养价值的决定因素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及维生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作为生命存在形式的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亚油酸等40种营养素,犹如若干个链连结在一起,美国前生化学会会长威廉博士称其为“生命锁链”,它们相互协调、制约,缺少其一都将降低效用,以致影响人体健康。若要提供最完全“生命锁链”的食品,最理想而简单的方法就是吃鱼,也要多吃蔬菜。
水产品中的脂肪含量通常不高,而且水产品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状,易消化吸收,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的脂肪组成中所含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具有神奇的保健功能。EPA,又叫脑白金,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对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DHA,又叫脑黄金,被认为可促进神经细胞大脑细胞的发育,改善人的记忆功能,因此多吃鱼可使人头脑聪明,儿童提高智商,成年人增强记忆力,老年人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
水产品中富含人体不可或缺的矿质,比如海产鱼和海藻中富含碘、牡蛎中富含锌和铜、虾皮中富含钙等,水产品是人类补充微量元素的良好食品。
水产品还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比如鳝鱼、蟹类中的核黄素含量特别丰富,藻类中的胡萝卜素含量特别高,海产鱼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药用鱼肝油中维生素A的来源。
现代医学证实,人体细胞中核酸的损耗是人类衰老的根源。人体中的核酸在20岁之前是够用的,但随后就因时常发生变质或消耗不够用,再随后就会出现皱纹、白发、斑痕、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这些现象单靠吃药、锻炼并不能彻底改变,如果能长期进补核酸,则细胞自身的修复能力会大大提高。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进补的各类物质中,鱼类是核酸含量最丰富的食物。每100g秋刀鱼含核酸238mg,鱿鱼为280mg,有的小鱼干高达1187mg。而大米每100g只含核酸46mg,牛肉、瘦猪肉也只有100多mg。因此国内外医学专家曾建议,为了延年益寿,应常吃核酸丰富的鱼类。国务院制定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也倡导在国民的食物结构中要大幅度增加水产品的比重。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