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还是剧毒,为什么东南亚人喜欢吃蟾蜍肉?
蟾蜍是亚洲很多地方都很常见的有毒两栖动物,在中国我们喜欢叫它们瘌蛤蟆,它们经常出入在每家每户的后院,可以说凡是有水洼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虽然蟾蜍因为相貌丑陋而不被大家所喜欢,在很多人心目中认为蟾蜍是无毒的,在东南亚的甚至很多国家的当地农民就喜欢把蟾蜍作为一种菜肴,事实上这种小小的生灵会危及人的生命。
在老挝乡村,蟾蜍是重要的肉质来源,在老挝乡村是蟾蜍理想的栖息地,这里水源充沛,植被茂盛。每年稻谷收割季节后,蟾蜍的数量出现井喷现象,而当地人民餐桌上也多了一味美味。在稻田里很容易找到蟾蜍,虽然蟾蜍有着黄色的皮肤容易和周围的稻草伪装在一起,但是它们通常躲在稻草底下,这让当地人很好捕捉。蟾蜍还会在潮湿的地里挖一个洞,白天躲在洞里休息。蟾蜍在白天不像在夜晚那么活跃,被捉住的蟾蜍也不会拼命反抗,这就给捕蟾人带来了机会。蟾蜍和它们亲戚青蛙一样通常喜欢把栖息地选择在水塘,水洼和沼泽地,但是和青蛙不同的是,蟾蜍在长出4条腿后会离开有水的地方,它们会跑到干燥隐蔽的栖息之所。即使是幼年的蟾蜍蝌蚪和成年蟾蜍一样有毒,大多数捕食者都会对它们敬而远之。
菲律宾的甘蔗蟾蜍
而在菲律宾当地人喜欢毒性更强的甘蔗蟾蜍,甘蔗蟾蜍最早来源于中美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引进到菲律宾用来对付当地甘蔗种植园的虫害,后来甘蔗蟾蜍在菲律宾因在当地没有天敌便开始泛滥成灾。在甘蔗蟾蜍老家中美洲的数量却在合理水平的,因为当地有甘蔗蟾蜍的天敌,虽然甘蔗蟾蜍身带剧毒,但是中美洲的天敌们经过多年进化,早就对甘蔗蟾蜍的毒液免疫了。甘蔗蟾蜍属于外来物种,不管在澳大利亚还是菲律宾,当地的蛇类和鸟类对它们毒液毫无抵抗力,这些捕食者捕食甘蔗蟾蜍之后无一不是毒发身亡。
为了控制甘蔗蟾蜍的数量,菲律宾政府绞尽脑汁来处理这些外来入侵者。当地政府曾经把整只蟾蜍连皮带肉烘干做成肉干来喂养家畜,还希望甘蔗蟾蜍的毒液能够毒死老鼠,菲律宾农业深受鼠患困扰,政府希望老鼠捕食蟾蜍的同时也能控制老鼠的数量,让人最不可思议的做法就是把甘蔗蟾蜍作为菲律宾人的食物的做法。
曾经在菲律宾有一种职业就是捕蟾人,曾经一只甘蔗蟾蜍的价格在1美元左右,后来随着甘蔗蟾蜍的泛滥,甘蔗蟾蜍也卖不起价格了,但是对于生活在贫困县以下的菲律宾农民来说,甘蔗蟾蜍的肉却是很好食物来源。它们通常在夜晚捕捉甘蔗蟾蜍,可以根据蟾蜍的叫声来判断蟾蜍的位置,徒手捕捉无疑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是捕捉后手上会沾染上甘蔗蟾蜍的毒液,这种毒液很难被清洗掉,如果手上有伤口还容易中毒。
在蟾蜍入锅前要认真清理蟾蜍身上的毒腺,要彻底去除蟾蜍的有毒部位,这需要熟练的技术和耐心。蟾蜍除了眼睛后面的毒腺外,它们的内脏,皮肤,血管和卵都存在毒素,在宰杀蟾蜍时要特别注意它们的毒腺,在砍掉整个蟾蜍头时,像牛奶般的白色毒液很容易射到眼睛里,这种毒液射入眼睛会导致失明。如果不清理干净蟾蜍的有毒部位,食用后会导致人中毒,到达一定剂量还会致人死亡,就算是小蟾蜍也是毒性剧烈。
蟾蜍肉的用处
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捕食蟾蜍的传统,只要合理处理好蟾蜍身上的有毒的位置,蟾蜍肉对于当地人而言是不错的美味。很多人认为蟾蜍肉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男人还有壮阳的效果,甚至有些人认为蟾蜍肉还有延年益寿的好处。现代医学证明蟾蜍体内含有大量的蟾素,可以有效地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强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于其咽喉肿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而且这种蟾蜍肉里面还有一定的蛋白质、氨基酸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起到利水消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在东南亚食用蟾蜍肉的人基本都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在食物匮乏季节,像老鼠,蛇和蟾蜍这些野味都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对于生活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蟾蜍肉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恩赐,也是一种诅咒。即使偶尔有食用蟾蜍肉而丧命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些农民没有任何选择可言。
蟾蜍的毒素
蟾蜍的毒素主要是生物碱,吃了没有处理干净的蟾蜍肉,它们的毒液会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血压升高,呼吸紊乱,呼吸困难甚至麻痹,即使轻微的中毒也会出现口腔和咽喉肿胀,恶心和呕吐。蟾蜍这些毒素主要集中在头部的毒腺,皮肤,内脏器官,血管和蟾蜍卵。
在中国也有多地方也有食用蟾蜍肉的传统,很多地方是用中药和蟾蜍肉一起煲汤,尤其在广东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很久了。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