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瑞鳕人工养殖中注意事项及疾病防治技术
墨瑞鳕,又名澳洲淡水鳕鲈、澳洲龙纹斑、虫纹鳕鲈或虫纹石斑等,属鲈形目(Perciforme),鮨鲈科(Percichthyidae),鳕鲈属,热带肉食性鱼类,是世界上最大淡水鱼类之一,素有澳大利亚“国宝鱼”的美称,与澳大利亚宝石鲈、黄金鲈、银鲈等淡水鱼并列为澳洲四大名贵鱼类,目前在我国多个地区引入并养殖成功,近些年在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人工颗粒饲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具有良好市场及养殖前景的淡水优质品种。
1 生物学基本特性
1.1 水温
墨瑞鳕目前养殖较多的是全程工厂化,前期投资较大。墨瑞鳕夏花鱼苗可以放养至土池塘中养殖,肥水下塘可以加速鱼苗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墨瑞鳕的适温范围为8~30℃,最佳生长水温21~25℃,pH值5.5~8.5,最低溶氧为2 mg/L。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养殖,疾病少、生长速度快。目前市场售价较高,是最适合工厂化养殖的淡水新品种之一。
1.2 食性与饲料
墨瑞鳕属于肉食性鱼类,自然环境下以鱼、虾、蟹等软体动物、甲壳类、蛙及其它水生脊椎动物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驯化投喂颗粒饲料,鱼苗饲料蛋白质含量45%,成鱼蛋白质含量43%,目前一般可采用石斑鱼料或定制饲料。幼苗期每天投喂6~8次,成鱼阶段2~4次,白天投饲量占1/3,夜间可占2/3;饲料系数一般为1.2~1.4。
2 养殖管理技术
2.1 池塘条件
只要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底泥少、无其他野杂鱼及敌害的常规鱼类养殖池塘均可。但放养前需彻底清塘消毒,且最好用5‰~10‰食盐水浸浴10~15 min后再将苗种投放池塘。
2.2 肥水下塘
墨瑞鳕像其他常见鱼类一样,在其仔鱼及夏花阶段喜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天然饵料比人工饵料更能加速其生长,提高成活率。因此,鱼苗下塘前一定先培肥水质。如放养大规格鱼种,鱼体经食盐浸浴消毒后,最好清水下塘,且事先将鱼种驯化能正常抢食人工饵料后再下塘,下塘后第二天即可按“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开始驯食人工饵料。
2.3 放养密度
土池养殖成鱼密度,一般50~150 g鱼种可放养30000~45000尾/h㎡,750 g即达到上市规格。成鱼池可以套养少量花白鲢,但不宜与其他吃食性鱼类混养。夏花到鱼种阶段养殖密度:放养密度为5~10 kg/m3;每月稀分一次,并保持水体养鱼数量在10 kg以内。分池时始终保持同一水体同一规格,避免不同规格鱼类混养。
2.4 定期分筛
定期筛分,同一规格的鱼苗在同一个水体中养殖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其相互攻击、同类相残。
2.5 遮阴或种植水草
盛夏高温季节最好在养殖池上方搭设遮阳网或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面积可占总水体的1/4~1/3。墨瑞鳕怕光,吃饱后很少活动,栖息于水体底层隐蔽处,昼伏夜出。当水温达到33℃时,鱼体表现明显不适,开始出现生理紊乱。35℃以上开始死亡。
2.6 加强日常管理
根据池塘面积配备相应增氧机,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拉网分池时要动作轻缓,捕捞操作小心,避免鱼体擦伤;尤其是高温季节尽量减少鱼类应激反应。
进入冬季,水温18℃以下时,墨瑞鳕摄食逐步减少,14℃以下基本不吃食。越冬期间最低水温要保持在8℃以上,维持其正常生存。
3 疾病防控
墨瑞鳕疾病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科学的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16~30℃的水温范围内,只要保持温度稳定,水质清新,溶氧及饵料充足,墨瑞鳕一般不发生鱼病。但在给鱼类转池,水质、温度等条件不同时,也容易发生应激导致鱼病。目前较常见的感染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及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幼鱼体外极易感染原生动物。另外,水质恶化、非特异性细菌感染、营养不良、拉网擦伤及因抢食而相互撕咬等也是墨累鳕养殖中常见问题;从而降低了苗种及成鱼养殖的成活率。
3.1 防治措施
保持水温在18~28℃的正常生长范围内;室外养殖要注意遮阳避光或在水面种植漂浮性水生植物,夏季注意降温、冬季注意保温。拉网转池操作小心,避免鱼体擦伤及应激反应;密度适宜、饵料充足;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2 mg/L以上,pH值6.0~8.5。若养殖面积不大,特别是工厂化养殖,经常保持水体有一定的盐度,给鱼类稀分或转池时要进行盐浴,可以有效避免墨瑞鳕疾病的发生。墨瑞鳕的盐度适宜范围为2‰~5‰,最高不易超过10‰。
3.2 常见病防治
3.2.1 车轮虫病
主要寄生在鱼鳃及体表等处,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配制成0.7%的水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治疗。
3.2.2 纤毛虫病
主要寄生在鱼苗体表及鳃上等部位,可用10~20 mg/L的甲醛溶液全池泼洒,镜检如果发现第二天还有纤毛虫寄生,可连续用药两次。
3.2.3 小瓜虫病
主要寄生在鱼体表面引起白点,前期可用辣椒粉,用法与用量:将辣椒粉加水煮沸腾后冷却,然后全池泼洒;辣椒用量为0.15~0.2 kg/m3。也可以用食盐水浸浴,工厂化养殖可以先将水体适当降低水位后用加盐水配制成10‰的水溶液泼洒,使小瓜虫逐渐脱落,达到治疗的目的。在盐水浸浴期间要密切观察,严防鱼类缺氧。如果条件允许,升高养殖水温至28~30℃可以有效治疗小瓜虫病,减少其造成的危害。
小瓜虫病较难治疗,一旦暴发,伤亡较大。应以预防为主,春秋季节转换,或转池移鱼时,避免温差及低温,应先将鱼体用5‰~10‰食盐水浸浴10~15 min后再转入另一水体。
夏季苗种分池,应避开高温时段。可在分池前将0.25 kg/m3的葡萄糖全池泼洒于原水体及将要转池的水体,然后再移鱼。葡萄糖具有增加水体营养、净化水质及抗应激作用。
3.2.4 指环虫、斜管虫
每米水深的水体用5‰的食盐水溶液,或浓度1200 g/h㎡的渔经水环药物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虫体。
根据对墨瑞鳕鱼苗所做的常规药敏试验,尚未发现其对某一特定药物有比较敏感现象,故对其它体外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以及细菌性疾病等可参考这些鱼病的相应常规药物治疗方法。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