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百科: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种类---体呈梭型方体“四不像”的大鳞鲃鱼
大鳞鲃(学名:Luciobarbus capito)是鲤科、亮鲃属鱼类。
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梭型方体,左右对称,头较小,宽而扁;背部稍隆起,呈银灰色,从背部到腹部颜色逐渐变浅,直到腹部变为银白色;口裂中等大小,亚下位,吻圆形,稍长,具有吻须和颌须各1对,口内无颌齿,咽喉齿发达;眼圆形,眼间距较大,左右对称,上侧位,位于头部1/4处;鼻孔2对,位于眼前端,两孔距离较近,有膜隔开;背鳍1个,由硬棘和鳍条组成,位于身体躯干部的1/3处,硬棘2个,第1个短,第2个长且有锯齿;胸鳍1对,位置靠前,紧接在鳃盖之后,向身体两侧伸展;腹鳍1对,位置与背鳍几乎相对;臀鳍1个,位于肛门之后;尾鳍叉形,尾柄平直;背鳍和尾鳍呈灰色,胸鳍、腹鳍和臀鳍颜色较浅,呈灰白色;肛门与生殖孔紧密相邻,位于身体的中后部。最大体长105厘米,最大体重15千克。
大鳞鲃头部无鳞,身体被圆鳞覆盖,每侧侧线一条,起始于鳃盖后缘直至尾鳍连续分布于身体两侧,与身体背部相平行。从外部形状上看,大鳞鲃背鳞的后区有圆形突出,其他各部分鳞片不明显,多呈椭圆形。同一横切面上,大鳞鲃从前向后即从头部向尾部,其鳞片的长宽比变大,即接近尾部的鳞片相对接近头部的鳞片较长,如前背鳞和后背鳞长宽比分别为2.04和2.32,前部侧线上鳞和中部侧线上鳞长宽比分别为1.72和1.96,前部侧线下鳞和中部侧线下鳞长宽比分别为1.79和2.01,前腹鳞和后腹鳞长宽比分别为1.71和2.26,鱼体不同部位的侧线鳞长宽比分别为1.79,1.98和1.82,变化较小,即形状相差较小。同一纵切面上,背部鳞片相对腹部鳞片较长,如前背鳞长宽比2.04大于前腹鳞长宽比1.71,后背鳞长宽比2.32大于后腹鳞长宽比2.26。
全长22.0~40.5厘米,体长18.5~35.5厘米,体高3.8~8.3厘米,体质量94.0~698.8克。鱼体延长,梭型,体长为体高的4.13~5.42倍。头部侧扁,体长为头长的4.26~5.94倍,头长为头高的1.95~2.74倍。吻相对稍长,头长为吻长的2.34~3.27倍。口裂中等大小,口裂长为口裂宽的0.74~1.17倍。眼间距相对平直,较宽,头长为眼间距的2.24~2.94倍,头宽为眼间距的1.60~2.07倍。尾柄较长,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2~2.21倍。
野生大鳞鲃分为溯河洄游型和陆封型两种生态类型。主要生活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中,当性腺发育成熟后,逆流洄游至咸海的淡水河流中的适宜场所进行产卵。食性斯文,同鲫鱼鲤鱼的杂食性,还具有鲢鳙鱼的滤食性。幼鱼以浮游生物和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成鱼以浮游生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鱼类和幼虫为食。
分为溯河洄游型和陆封型两种生态类型,洄游种主要分布里海南部和咸海水系、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和土耳其等内陆河流。
人工繁殖时,参照鲤鱼催产方法,将性成熟的亲鱼按雌雄1∶1配比腹腔注射催产激素,待亲鱼开始产卵时,进行人工挤卵和受精,随后放入孵化桶中流水孵化,受精卵在水温22~26℃条件下,孵化时长48~50小时,刚孵出仔鱼全长7毫米左右。中国北京、黑龙江等地区养殖的大鳞鲃性成熟需要4~5年,与野生状态下的大鳞鲃性成熟所需时间大致相近,而苏北地区大鳞鲃性成熟只需要3年。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温度等的不同,大鳞鲃性成熟所需时间也不相同。
亲鱼培养
水质调节: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温基本稳定。
人工催产繁育
亲鱼人工催产试验:5月底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催产剂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黄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合剂,根据亲鱼发育的成熟度注射相应剂量的催产试剂。此次催产共取性腺成熟的雌鱼5条,尾重3.9~4.1千克,雄鱼7条,尾重2.4千克。采用干法授精的方式进行人工授精,首先擦干雌鱼鱼体,先将卵挤在光滑的干瓷盆内,然后同样方式将雄鱼精液挤于卵上,用羽毛轻轻搅匀,静止3~5秒使其完全受精。将受精卵放入孵化槽内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早期水流微弱,以后逐渐增大水流至出膜前,定时搅动鱼卵,在孵化过程中,鱼卵对溶氧的要求高,水中溶氧要保持在7~9毫克/升为宜,定期对受精卵用3%的盐水进行浸洗,在孵化期间受精卵的颜色会随着胚胎色素的变化逐渐加深。
中文名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大鳞鲃指名亚种
|
Luciobarbus capito capito
|
(Güldenstaedt,1778)
|
大鳞鲃咸海亚种
|
Luciobarbus capito conocephalus
|
(Kessler,1872)
|
(变异种:红银鳕鱼)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ver 3.1)——易危(LC)。
主要价值
大鳞鲃含肉率为64.46%,肌肉含粗蛋白20.27%、粗脂肪4.41%、水分73.39%、灰分0.96%、碳水化合物0.97%,其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及种类丰富,脂肪酸多以不饱和脂肪酸存在,肌肉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合理。
大鳞鲃的特异性
大鳞鲃,头短有须、鳞片细碎怪异,鱼身呈少见的梭形及三角型及方型。因此,我们称这是“四不像”鱼,,即:称为淡水“银鳕鱼”而不是真正的银鳕鱼,有鲤鱼胡须而不是鲤鱼,修长的条棒形像翘壳而不是翘嘴红鲌,鱼苗的三角型及方型身材像蛇鮈而又不是船丁子。
还有,这种外来物种,本来学名称大鳞鲃,俗称银鳕鱼、短须鲤等等。——叫它淡水银鳕鱼,是因其全身雪白,因此许多人习惯称之,其实,银鳕鱼是一种海水鱼,其形状和大鳞鲃毫不沾边,但把大鳞鲃称为(淡水)银鳕鱼目前也不知是何故,只好加上"淡水"二字以示区别。
(银鳕鱼、海水鱼类)
另外,海水鱼里的银鳕鱼属鲉形目,和我们称的"淡水银鳕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鱼类”。事实上大鳞鲃其实并非鳕鱼科的任何一种鱼,而是一种鲤形目下的鲃属鱼。
从多数人的反映来看,大鳞鲃肉质洁白,口感细嫩,无异味。虽然有肌间刺,但主要以Y型刺为主,个体较小的鱼吃起来较麻烦,当个体在0.5kg以上时就不太明显,食用方便,鱼肉品质整体表现较好,明显优于鲤鱼、鲫鱼、草鱼、鳙鱼、鲢鱼等淡水鱼类。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