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鱼-菜共生系统生态浮床的构建及试验效果
鱼-菜共生系统生态浮床的构建及试验效果
肖 敏 刘文玉 简少卿 赵大显
(1.吉安市井冈山农业科技园,江西 吉安 343000;2.吉安市水产场,江西 吉安343000;3.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模式是基于共生原理,在同一水体中将水产养殖与植物种植有机结合,水面种植蔬菜,利用蔬菜生长对水体中营养物的吸附、吸收与转换等特点,并以蔬菜产品的形式将过剩营养物质移出水体,实现养鱼不换水或少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种养模式。作为鱼-菜共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浮床能有效净化水质、美化生态环境。
现有技术的生态浮床制作材料不一,有竹子、废旧轮胎、泡沫板等,没有统一规范,虽然制作简单、方便,但使用寿命短、清理操作困难,有可能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浮床没有外围保护,蔬菜根系容易遭到草食性鱼类的破坏,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和充分发挥浮床的作用。本文通过设置网箱、绳索和特殊的挂钩组件,构建了一套适合池塘鱼-菜共生系统的生态浮床,并通过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1.生态浮床的构建
池塘鱼-菜共生系统生态浮床主要由浮床框架和网筛、网箱、绳索和挂钩组件等组成。具体构建过程如下。
浮床框架采用PVC水管无缝焊接成形,网筛选用聚乙烯密目网,网筛网目直径为2厘米,网筛用尼龙绳扎紧在所述浮床框架上。网箱为聚乙烯网箱,其网目直径为3厘米,且上方开口。网筛固定铺设在所述浮床框架上,绳索两两平行设置在池塘的两岸,绳索距水面高度为0.25~0.3米。网箱两侧均通过挂钩组件连接在绳索上,浮床框架放置在网箱内,网箱的高度为0.5~0.6 米。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座、内钩和外钩,内钩侧视呈鱼钩状,外钩侧视呈L状。内钩和外钩均采用金属杆一体化弯曲成形,内钩包括弯曲段一和连接段一,外钩包括弯曲段二和连接段二,外钩还可以作为网箱的提手,起到便于搬运网箱的作用。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箱侧壁上,连接座可以通过小铁丝扎紧在网箱侧壁上。外钩和内钩分别上下位焊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外钩和内钩之间构成一耳蜗状通道,绳索穿过耳蜗状通道置于蜗槽内。通过设置一个耳蜗状通道,且让绳索置于该耳蜗状通道终点的蜗槽内,使得绳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易漂出挂钩组件,从而使网箱相对稳定地在水中漂浮且不会大幅度移动,起到保护菜苗的作用。
2.鱼-菜共生生态浮床种植试验
(1)试验地点。选择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内北区1、2、3、4 号共 4 口池塘,其中 1 号为对照塘,2、3、4号为试验塘。1号试验塘5.7亩,2号对照塘5.4亩,3、4号均为6.2亩,每个试验塘放置生物浮床20个。4口池塘水深平均2.5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2)水生蔬菜栽种。选定大叶白梗品种水蕹菜作为养殖池塘浮床植物,利用制作的浮床种植水蕹菜,行距、株距5厘米,每孔栽植1株藤蕹,刈割5茬。
(3)鱼类投放。详见表1。
表1 “鱼-菜”共生系统鱼类投放种类、规格和数量
(4)取样监测。试验开始于2017 年3 月,水蕹菜于7月初开始收割,主要用于鱼塘喂料,部分上市。试验期间,取各池塘水样检测水质指标,根据蔬菜长势,定期采收,测定水中透明度、pH、溶氧、总磷、总氮、氨氮、亚硝酸盐等,并计算鱼的重量和水生蔬菜产量和效益。
二、试验结果
1.构建的生态浮床
所构建的鱼菜共生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架、网筛、网箱和绳索。网筛固定铺设在浮床框架上,绳索两两平行设置在池塘的两岸。网箱两侧均通过挂钩组件连接在绳索上,浮床框架放置在网箱内。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座、内钩和外钩,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网箱侧壁上。外钩和内钩分别上下位焊接在连接座上,外钩和内钩之间构成一个耳蜗状通道,绳索穿过耳蜗状通道置于蜗槽内(图1、2)。
图1 鱼-菜共生生态浮床
图2 鱼-菜共生生态浮床试验效果
2.鱼-菜共生系统池塘水质变化
经过生态对比试验,与对照塘相比,放置生态浮床后的池塘水体透明度有所上升,溶氧含量显著提高,总磷、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表2),说明生态浮床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表2 “鱼-菜”共生池塘水质变化
3.鱼类的生长
经过5个月养殖试验发现,池塘养殖的鱼类均正常生长,没有出现死亡的现象;对每个池塘随机捞取的50 尾鱼进行称重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投放生态浮床的池塘鱼类增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表3),说明投放生态浮床不会影响池塘鱼类的生长速度。
表3 试验塘个体规格
4.蔬菜产量及效益
经测算,平均每个浮床每茬收割蔬菜重量为5.8千克,按市场售价5.2元/千克计算,每茬收获30.16 元,每年养殖期总共收割5 茬,合计每个浮床收获150.8 元。每个浮床蔬菜种植成本22 元,收割人工成本30元,每个浮床年折旧26元,成本合计78 元/年,利润72.8 元/年,生态浮床种植效益可观。
三、讨论
本试验构建的生态浮床,通过设置网箱和绳索,避免了浮床随意漂动,防止了鱼吃菜;通过设置特殊的挂钩组件,将网箱挂在绳索上,取放非常方便。浮床框架选用PVC 水管无缝焊接成形,不进水,保证了浮床的浮力。浮床框架长度适中,便于浮床中间部分的水生蔬菜秧苗定制。
在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浮床随着风向不断漂动,根据网箱的宽度左右两侧在池塘两岸用钢丝绳把网箱固定住,网箱顶部离水面为0.25~0.3 米,网箱底部位于水下0.25~0.3 米,再把浮床放入网箱内,既避免了网箱的随意漂动,也避免了鱼吃菜。
近5个月的试验证明,投放了生态浮床的鱼-菜共生试验塘水体透明度增加,溶氧提高,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减少,说明生态浮床有效地改善了养殖池塘水质。同时,收获的水蕹菜为养殖鱼提供了可口的饵料,试验发现,池塘养殖的鱼对饵料利用率有所提高,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成活率达100%,鱼的生长速度较快,病害大幅度减少,综合效益显著。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