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鲚仔鱼天然饵料的选择与培育
长江刀鲚仔鱼天然饵料的选择与培育
娄云剀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5)
刀鲚,又名长颌鲚,俗称刀鱼、毛鲚、野毛鲚等,在我国东海和黄渤海,以及长江、钱塘江、淮河及其他通海河流均有分布,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豚、鲥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之一。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当年幼鱼顺流而下,聚集在长江干流水域,肥育生长到次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水利工程建设、人工滥捕滥捞,导致长江刀鲚洄游道路受阻,传统原生地被破坏,各类污水排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数量急剧下降,野生资源几近枯竭。饶元英等在野生刀鲚重要栖息地之一的长江口实地采样,拖网58次,仅采集到刀鲚仔稚鱼4 611尾,平均密度仅为0.123尾/m。
为保护物种多样性,保留中国这一重要的本土鱼类,将刀鲚重新培育成为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现探究长江刀鲚仔鱼的适口饵料及其苗种培育技术,拟为刀鲚养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刀鲚仔鱼的天然饵料
1.1 刀鲚仔鱼食性
1.1.1 生活水域
成年的刀鲚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转入长江口,然后沿江逆流而上,进行生殖洄游,形成所谓的“渔汛”。目前主要的产卵场在江西鄱阳湖水域附近,历史上最远可到达距离长江口约1 400 km的洞庭湖水域。亲鱼产出的受精卵在淡水中孵化后,当年孵出的幼鱼会顺流而下,在入河口或较高盐度海区的咸淡水中生活,直到次年才会入海生长和肥育。刀鲚仔鱼阶段的生活环境多为淡水或咸淡水。
杨西伟等调查发现,不同水域中的刀鲚仔鱼,会根据其生活水域内浮游动物的种类及其密度,而发生饵料食用情况的变化,这一变化同样适用于人工投饵的饲养环境。朱成德等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大多数淡水鱼仔鱼的开口饵料主要为轮虫类;而绝大部分的海生鱼类开口饵料则会选择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这些研究结果,将刀鲚仔鱼优质天然饵料的选择范围缩小。
1.1.2 自然食性
刀鲚属于肉食性鱼类,其稚鱼和幼鱼通常栖息在水域的上层和中层,尤其是仔鱼刚出膜时,初孵仔鱼运动能力极差,至少需要经过3 d的生长发育,才开始具有初步的平游能力。刀鲚仔鱼天然饵料的选择范围应在分布于淡水或咸淡水中上层,且本身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中。
文献[13-14]研究表明,刀鲚仔鱼在初期培养后,对其肠胃道取样镜检,发现小型甲壳动物及其幼体,如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等浮游动物均为刀鲚仔鱼的主要食物。
1.1.3 摄食偏好
刀鲚仔鱼在刚孵化时,尚处于内源性营养期,由油球和卵黄囊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孵化3~5 d后,体内的能量逐渐消耗完,需要从外界摄食补充,由于刀鲚仔鱼口裂较小,现行人工饲喂多采用经孔径为0.106 mm的筛绢网过滤的原生动物、小型轮虫、单胞藻、草履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昆虫卵;待发育到第15天时,由于仔鱼油球完全消失,基本依赖外源性营养,且仔鱼消化、摄食、运动能力均增强,开始投喂经孔径为0.180 mm筛绢网过滤的轮虫、较小枝角类和桡足类昆虫;第20天时,刀鲚已有明显尾鳍、背鳍分化,体长达到2 cm左右后,开始投喂经孔径为0.425~0.250 mm的筛绢网过滤的较大枝角类和桡足类昆虫。
在此培育期间,每天取2~3尾仔鱼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其肠道内摄食的饵料种类,确定仔鱼的生理生化状态,寻找最适合的开口饵料种类。镜检结果表明,长江刀鲚早期仔鱼肠道中的生物种类主要包含了小型枝角类、桡足类动物以及萼花臂尾轮虫,少数含有浮游的单胞藻类,极少数仔鱼的肠道内也会有草履虫残留。研究表明,枝角类几乎在长江刀鲚每一个饲养阶段都被摄食,为摄入量较大的天然饵料,可作为其主要选择的饵料动物。
1.2 枝角类的优势
1.2.1 分布范围广
枝角类,通常在水体中扮演着初级消费者的角色,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水产养殖和水族科学行业内被称为“最完美的鲜活饵料”。枝角类属于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鳃足纲,枝角目,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之中。除了部分大型溞外,体长大多在0.2~2.0 mm,比较常见的淡水种类有裸腹溞、蚤状溞等,海水种类有鸟喙尖头溞等。大多数枝角类,通常具有易培养、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1.2.2 营养成分全面
在营养方面,枝角类干质量粗蛋白含量为40%~60%,且含有鱼类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将其应用至仔稚鱼饲养,解决了传统生物饵料轮虫、卤虫等营养价值较低的问题。在饵料过渡方面,开口期过后,口裂较小的长江刀鲚尚不能食用大型卤虫,而初期的轮虫营养含量欠缺。
在其他方面,枝角类富含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 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几乎占总脂肪酸的60%左右,同时含有的虾青素、β-胡萝卜素以及特定种类的维生素E、钙质,在鱼苗的生长、存活、免疫力的提高、色素的沉积和正常形态的发育方面发挥着一系列的积极作用。
1.2.3 生殖方式特殊
枝角类的生殖方式较为特殊。在食物充足、环境条件较好时,会进行“孤雌生殖”,即无性生殖。此时,每个枝角类都会产卵,这种无须授精就能发育的孤雌生殖卵,就是“夏卵”。而在食物缺乏、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枝角类会进行有性生殖。此时群体内会自动产生雄性个体,雌雄交配后产下能忍受恶劣环境的卵,即“冬卵”。这些卵在环境变得适宜时又会发育成为枝角类,实现种群的延续。每年春秋季节,气温维持在刀鲚仔鱼生存较为适宜的15~25℃时,枝角类的繁殖也进入旺盛期。此时野生的枝角类常常成群紧贴在池塘边或水流不急的河边游动,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其活动频繁,大多集中在水面10 cm以下,此处正是刀鲚仔鱼日常摄食活动的水深环境。由此可见,枝角类在温度和水深方面,符合作为刀鲚仔鱼天然活体饵料的特性。
2 饵料动物枝角类的采集与培育
2.1 采集优质种源
可以在野外的河流、池塘捕捞枝角类,或采集含有大量枝角类休眠卵的池塘底泥作为种源,采用养鱼盆、花盆,玻璃缸等作为培养器具。以直径为85 cm的养鱼盆为例,先在盆底铺厚约6~7 cm肥土,注入约八成水,再把养鱼盆放在温度适宜又有光照的地方,使菌、藻大量繁殖滋生,为枝角类后续生长发育提供食物来源,然后引入在野外采集的枝角类或其休眠卵。在培养过程中,可以用豆浆、淘米水、尿肥等来增加培养液的肥力。另外,也可用养鱼盆里换出来的水作培养液,培养效果更好。枝角类经过7 d左右即可繁殖后代,从中筛选出优质的枝角类,作为扩大培养的种源。
2.2 扩大种源培养
扩大种源培养,需准备3个长方体池塘(10.0 m×2.5 m×1.0 m),消毒静置数日后,均匀加入预先堆肥发酵的腐熟肥料1.5~2.0 kg/m(肥料的种类主要由采用鸡粪、牛粪等粪肥构成),注入七八成水,静置数日,待菌类和单细胞藻类大量滋生后,施加追肥1次。待水色转为深褐色或透明度<10 cm时,依照质量浓度30~50 g/m投入上一步采集选育的优质枝角类种源,开展后续的大量繁殖。
2.3 大量繁殖与捕捞
接种过后,每隔1周施加预先堆肥发酵好的少量粪肥1次,持续多次。同时,开始投喂饵料,饵料主要由酵母、麸皮、豆粕等混合组成,并以每10 m投喂0.5~1.0 kg的量逐日递增。最终使得培育有枝角类优质种源的池水可以达到并保持“肥水而不缺氧,饵料供应充足而不多余”的最佳养殖状态。持续2~4 d,枝角类的繁育量达到高峰,即可捞出投喂。捞出枝角类后,池内应及时添加新水,同时再追肥1次,继续培养,陆续捞取,只要水中溶解氧充足,pH值为7.5~8.0,水温适宜,枝角类将继续保持之前的繁殖速度。
2.4 投喂与存储
捕捞的枝角类经清洗、过滤后,可以直接投喂给规模化养殖的长江刀鲚。若产量充足,一次性投喂有剩余,可以烘干备用,也可以冷冻保存。冷冻时,将虫体滤干水,装进保鲜袋中摊薄压平(便于以后掰分),放入冷冻室保存。
3 结语
为破解长江刀鲚野生资源日渐紧缩的窘迫局面,进行规模化的刀鲚人工繁育,对刀鲚仔鱼苗种适口饲养饵料的选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枝角类动物作为水体生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生活的水域范围、生存适宜环境条件(温度、溶解氧、盐度等)、生物链位置、水深程度都与长江刀鲚仔稚鱼优质天然饵料的定位相契合。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其既符合刀鲚本身生活水域、自然食性、摄食偏好的需求,同时也展现出其本身分布范围广泛、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全面、大小适中、可食性好、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殖、方便保存等诸多优势。而通过对枝角类种源采集、扩大培养、捕捞投喂、制备产品的规范化操作,为现实生产中长江刀鲚及其天然优质饵料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方向。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