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的最早文字记载
砗磲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砗磲科动物的总称,体形巨大,堪称贝类之冠,其中大砗磲Tridacna gigas可长达2米,重250千克。据传,砗磲贝壳外表面有一道道沟,呈放射状排列,形状像古代的车辙,所以称为车渠,后又称砗磲。砗磲共有2属10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海域。在我国共有6种,分布于海南岛、台湾岛和南海诸岛等海域。[1]砗磲自古珍贵,在很多博物馆中都藏有关于砗磲的历史文物,而在自然博物馆中砗磲更是海洋标本中的明星物种。
商末年散宜生得“大贝”是否为砗磲?
关于砗磲的最早记载首推西汉的《尚书大传》,其中记载“文王囚于羑里,散宜生之江、淮之浦,而得大贝,如车渠,以献纣。”[2]不少学者认为此“大贝”即为砗磲,这是我国古代有关砗磲的最早记载。笔者认为,此大贝并非砗磲,只是某种体形较大的双壳纲软体动物。原因有三。其一,砗磲是海洋生物,在淡水中无法生存。“江、淮之浦”明显是指淡水生境,砗磲无法生存。其二,如果将“江、淮之浦”认为是长江、淮河的入海口地区,此生境属于半淡水半咸水的河口生态系统,水体较混浊,盐度较海水偏低。而砗磲只能生存于水体清澈、盐度较高的海水生境中。因此,砗磲也不可能出现在河口区域。其三,砗磲生存水温一般在28℃左右[3],“江、淮之浦”地区的水温明显无法达到如此高。根据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殷末周初时气候处于一个寒冷期,较现在温度低2~3℃[4]。估测“江、淮之浦”水温更不可能满足砗磲的生存条件。此外,东汉郑玄为《尚书大传》作注,将其解释为“车渠,辋也”。辋,也称牙,是古代木车的一个构件的名称,即车轮外周的一圈木材,并未将其解释为海洋生物。《考工记》中对“牙”和“渠”还有更详细的记载:“轮人为轮……,牙也者,以为固抱也”[5]。轮人制作车轮,牙的作用是使车轮合抱紧密坚固。“车人为车,……渠三柯者三”([5],264页)。柯,伐木斧柄,长三尺,作为长度单位。车人制车,车轮之牙用三条长三柯的木条揉合而成。
由此可以推断,散宜生得到的“大贝”绝非砗磲,所言“如车渠”只是就其体形之大而言,并非如后世理解的“大贝”名“车渠”。所以,砗磲在我国古代的最早记录也不是《尚书大传》。
砗磲引入我国的起点及最早文字记载
砗磲最早进入我国的时期应该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2015年,河南洛阳寇店镇西朱村发掘一座曹魏时期的大墓,其中出土铭刻“车琚镜”的石牌数枚。经专家考证,所谓车琚镜即为砗磲镜[6]。另,曹操高陵中亦有铭刻“渠枕”的石牌出土。专家推测渠枕可能为砗磲材质的枕头[7]。这是我国有关砗磲的最早出土实证。在史料典籍方面,《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多金、银……大贝、车渠、玛瑙、南金……”这是正史记载砗磲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外交通史中有关砗磲的最早记录。《魏略》早佚,只留佚文。上述引文出自《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8]。成书稍晚的《魏书·西域传》亦记载“波斯国……土地平正,……出车渠……”[9]。此外,文学辞章中,曹植、王粲等建安七子留下了六篇同题赋——《车渠碗赋》,是砗磲在文学作品中的最早记录。
至于出自西域的车渠何时进入中原内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西平、金城诸将麴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10]。有学者据此推测,建安二十年,凉州平定,西域交通开始恢复,西域诸国馈送才能到达邺都,邺下文人同题辞赋《车渠碗赋》的创作年代应在建安二十一年(216)[11]。《三国志·魏书》记载了魏与西域间贸易的频繁。“魏兴,西域虽不能至,其大国龟兹、乌孙、月氏……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10],840页)
由此看来,来自西域的车渠进入中原内地的时间应该是在东汉晚期,即建安二十年凉州平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线重新开通之后。
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的《广雅》,已经收录车渠条:“车渠,石,似玉。”此时,人们普遍认为砗磲是一种似玉的美石。
参考文献
[1] 张素萍. 中国海洋贝类图鉴[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317.
[2] 王闿运. 尚书大传补注·殷传六·西伯戡耆[M]//丛书集成初编:第3570册. 北京:中华书局,1991:134.
[3] 张跃环,肖述,李军,等. 鳞砗磲的人工繁育和早期发生[J]. 水产学报,2016(11):1713-1723.
[4]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2):168-189.
[5] 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 成都:巴蜀书社,1987:220.
[6] 霍宏伟.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石牌铭文中的镜鉴考[J]. 博物院,2019(5):50-63.
[7] 王子金. 曹操高陵“渠枕”考[J]. 文物,2021(10):39-46.
[8] 陈寿.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59:861.
[9] 魏收. 魏书·西域传·波斯[M]. 北京:中华书局,1974:2270.
[10] 陈寿.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M]. 北京:中华书局,1962:45.
[11]曹植. 曹植集校注:卷1[M]. 赵幼文,校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39.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