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海水珍珠养殖发展史探源

发表时间:2024/10/28 13:06:11  来源: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1期  作者:贾友宏 叶丽香 刘如华  浏览次数:162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海水珍珠是由海水珍珠贝类外套膜细胞分泌出的珍珠质围绕一个核心逐步长大形成的有机宝石,主要产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属波利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家。根据珍珠贝种类不同,可将海水珍珠细分为南洋珠、大溪地珍珠、阿科雅珍珠等。我国出产的海水珍珠在国际上被称为阿科雅珍珠,国内称为南珠,主要产于我国广西、广东和海南等省区的海域,其中以广西北海合浦县养殖的南珠质量最好。合浦产的南珠凝重结实、粒大浑圆、晶莹剔透、品质上乘,世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1]。

1 中国现代第一个海水珍珠养殖场的建立和发展

1.1 中国第一个海水珍珠养殖场成立背景

建国前夕,合浦采珠业已日渐衰落,天然珍珠贝濒临灭绝,驰名中外的南珠面临名存实亡的窘境。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南珠人工养殖业。195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对我国的南珠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1956年10月,合浦药材公司向合浦专署水产局呈上《关于合浦珍珠生产的意见》的报告,建议恢复南珠生产[2]。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向合浦地委指示,“要把南珠生产搞上去,要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采珠改为人工养殖”。1958年4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广州举办的“广东省农具改革展览会”水产馆时做出重要指示,“旧社会劳动人民辛辛苦苦采珠进贡皇帝,现在我们养殖珍珠要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3]。

1958年1月至3月间,合浦专署水产局、合浦地委农村工作部先后组织了珍珠调查小组,针对合浦沿海珍珠贝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其间使用船拖网采得珍珠贝450多枚,即便以小艇拖网一天也能采得150多枚珍珠贝。由两次调查的结果确知,合浦沿海区域有着大量珍珠贝栖息,为发展人工养殖珍珠事业奠定了基础[4]。

1.2 中国第一个海水珍珠养殖场的建立

1958年,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合浦专署水产局根据地委指示,于1958年3月在合浦县白龙村建立我国第一个珍珠贝养殖场,起名为合浦专区白龙珍珠养殖试验场。从3月建场至7月底捕捞,共收获珍珠贝5 000余枚。8月初,各级党委和领导亲临指示,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从各地调集28名工人和6名技术员,建立健全了珍珠养殖试验场的机构和管理制度[5]。

1.3 珍珠养殖场名称变迁

1958年,刚成立时为“合浦专区白龙珍珠养殖试验场”。1959年2月7日,“合浦专区白龙珍珠养殖试验场”更名为“湛江专区合浦珍珠养殖试验场”,此名称一直沿用到1964年。1964年,珍珠贝养殖场由广东省水产厅养殖公司接管经营,并将原先的湛江专区珍珠养殖试验场、合浦婆围珍珠场、东兴珍珠养殖场合并为合浦珍珠养殖场,总场设在北海,养殖场的组织形式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65年6月,由于北海行政区重新划分,合浦珍珠养殖场又变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珍珠养殖总场[6]。1981年成立广西珍珠公司,整合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珍珠养殖总场下设的北海分场、合浦分场及东兴分场。北海分场于1983年单独成立北海珍珠公司[7],直到2003年并入北海国发海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北海珍珠公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 中国第一颗人工养殖海水珍珠的诞生

合浦专区白龙珍珠养殖试验场建立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人工插核育珠试验。1958年9月,检测试验贝得出,完成插核手术后7~8 d,珠核周围出现珍珠囊,约30 d后出现明显的珍珠质薄层,至此宣告中国第一批人工插核育珠试验成功。根据广东水产厅的指示,合浦专署水产局于9月18日至29日组织广东省沿海各县共27名学员进行了珍珠养殖技术培训,课程内容为珍珠养殖理论结合手术实习,另编印讲义给学员参考。此后,广东省各专区沿海各县公社人员陆续到场参观学习人工养殖珍珠方法。惠东、惠阳、陆丰等县和暨南大学水产系养殖班的老师(熊大仁教授)、学生到场实习人工养殖珍珠,做试验和插核实习用珍珠贝合计600枚[5-6]。

中国第一批人工养殖海水珍珠诞生过程如下。

2.1 插核母贝的准备

1958年4月中旬,合浦专区白龙珍珠养殖试验场开始捕捞珠珍珠贝,先暂养于白龙港内旧盐场的出入水道池中,后移入外海(杨梅池)放养,9月23日转移到北海市南湾海域养殖,总计存活1 331枚。

2.2 插核试验经过和结果

试验场于4月底尝试进行第一次插核试验,此后于5月、6月、8月和11月又先后进行了5批次的试验,具体经过和结果如下。

2.2.1 人工插核育珠试验过程

第一批次试验,是将珠核用镊子夹起直接插入珍珠贝的内脏中,经过1周后观察,大部分插入的珠核被排出,仅有14%左右的珠核留存下来并形成附壳珠。

第二批次试验,在外套膜与贝壳之间,于外套膜上侧生殖腺附近划开1道小口,将珠核送入开口部位。结果有大约66%的珠核被排出,留存的珠核同样形成了附壳珠。

第三批次试验,在前两次失败的基础上,充分总结经验,将珠核从鳃轴或足基部的表皮开口处插入,贴近生殖腺附近,这样被排出的比例明显降低。经过1周后,留在外套膜下的珠核初步具备了形成珍珠层的基础。同时尝试将另外1枚珍珠贝的细胞片插在珠核附近,但由于插入的细胞片过大(约7 mm2),最终导致珍珠贝死亡。

第四批次试验,在珍珠贝体内,用平针轻轻地挑开鳃和唇瓣,直至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殖腺。在生殖腺靠近足的表皮位置划开1个小口,将珠核送入生殖腺的上表皮中,同时插入2~3 mm2的细胞片,并且先将细胞片送进切口后再送核。养殖1周后,珍珠贝生长状况良好,留核率超过70%,珠核表面有珍珠质包裹且形成游离珍珠。至此,人工育珠宣告成功。

第五批次试验,进行了插细胞片与不插细胞片的对比试验。经过30 d培育,两种方式都形成了游离珍珠,并且不插片的手术操作更为简便,耗时也更短。

2.2.2 试验结果

5次试验用于实施手术的插核母贝共计1 852枚,除因自然灾害死亡309枚外,因手术方法不当致死的有73枚。从5批插核检测结果来看,珍珠贝死亡率从8%降低至4%,留核率从14%提高到78%。在插核方法不断改进、操作技术日渐熟练的情况下,初期完成1次插核需要10 min,现如今在1枚珍珠贝内插2~3个核也仅需3.8 min。

根据试验成功后的经验总结,珠核最好插于外套膜下生殖腺的正下方,可以保证珍珠层生长良好且光泽晶亮;如果插在肝脏表面或肝脏内部,往往会先被肝脏的分泌物包裹,从而影响珍珠层的色泽。因此,在插核过程中珠核的位置是否准确决定了将来珍珠的形成和光彩质量,这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3 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的技术突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养殖试验场插核母贝主要以捕捞天然珍珠贝为主。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开始尝试开展插核母贝的人工养殖,但由于天然采苗数量不稳定,贝苗供应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行业内开始进行人工育苗尝试。

1960年,湛江专区珍珠养殖试验场进行了马氏珍珠贝人工授精试验,在当时人力、物力的条件限制下,虽然大多数成熟卵子能受精发育,受精率达90%左右,但受精卵发育至桑椹期后,常常出现大面积死亡,只有极少数受精卵能发育成面盘幼虫。在多次失败的尝试后,在1960年10月进行的人工授精孵化试验中,经过20多天培育,最终获得5、6个附着的幼苗,使马氏珍珠贝人工育苗有了成功的机会[8]。

1963年,广东水产专科学校进行了马氏珠母贝诱发排放精卵的初步试验,此次试验为人工诱导催产授精提供了理论支撑[9]。

1965年,合浦珍珠养殖场东兴分场、海洋所南海分所采苗育苗题目组共同开展了马氏珍珠贝人工育苗试验。共进行了4次室内外马氏珍珠贝人工育苗试验,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共获得幼苗2 200多个。此次试验证明人工授精方法已经被基本掌握,并对马氏珍珠贝的胚胎发育过程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的大规模育苗创造了条件[10]。

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合浦珍珠养殖场合作进行人工育苗工作,自5月23日开始至7月28日结束,历经两个月零5天,共收获幼苗97 329个,首次实现马氏珠母贝贝苗小规模的人工育苗生产[11-12]。

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驻合浦珍珠养殖总场东兴分场工作组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珍珠养殖场东兴分场联合编写了《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总结(1966年)》。文中详细介绍了室内、室外育苗的人工授精方法,玻璃缸育苗、饵料培养、试验和管理方法,以及附着基的投放、幼苗的收获等技术环节,形成了较完善的马氏珠母贝全人工育苗生产操作程序,为今后珍珠贝种苗人工繁育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13]。

综上所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别是北海合浦,海水珍珠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不断进行人工养殖海水珍珠的尝试。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支持和科技人员、养殖技工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不断试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海水珍珠插核育珠和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海水珍珠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海水珍珠养殖技术也带动了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了淡水珍珠产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已占全世界珍珠产量的90%以上,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珍珠的产销中心。

谨以此文致敬:

1.合浦珍珠养殖场培育出我国第一批海水养殖珍珠的沈芝珊、林瑞、陈敬仪同志。

2.1958年11月和1963年5月到合浦珍珠养殖试验场现场指导的暨南大学(后广东水产专科学校)的熊大仁教授。

3.1965年实现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突破的南海海洋所的金启增、曹家录和合浦珍珠养殖场的黄惠全等同志。

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推动广西海水珍珠产业飞速发展的刘文雄、何秀英和黄茂华同志。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