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的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选择
牡蛎的滩涂播养应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的内湾,底质以沙泥滩或泥沙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潮位过高,牡蛎摄食时间短,影响生长;潮位过低,则易被淤泥埋没。此外,受虾池排放污水或河水直接冲刷的滩面也不适宜作为养殖场地。
(1)水温:牡蛎属于广温性贝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强,适温为3~32℃,较适宜水温为15~25℃。当水温超过28℃时,牡蛎生长缓慢或停止。在天气酷热的盛夏,位于高潮区的蛎苗,由于贝壳较薄,常常有被晒死的现象。
(2)溶解氧:牡蛎对溶解氧的要求不高,一般在4毫克/升以上即可生存及生长。
(3)盐度:牡蛎属于广盐性种类,但各种牡蛎对盐度的适应性不同,这是决定牡蛎水平分布和养殖场地选择的主要条件之一。近江牡蛎和褶牡蛎适应的盐度为5~25。最适盐度为10~20。太平洋牡蛎适应盐度的范围较广,一般在盐度6~33的海区都有分布。
(4)透明度:牡蛎对透明度无特别的要求,但以饵料生物丰富、透明度适中的海域生长最好。
(5)水流:流速越大,对牡蛎的生长越有利,流速快则滤食饵料生物多,牡蛎的肥满度较高。
(6)抗旱力:牡蛎的耐干旱能力较强,一般在冬春季可离水存活6~7天,夏秋季可离水存活3~4天。
2.半人工采苗
见固着型贝类苗种的半人工采苗部分。
3.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见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部分。
4.播苗的方法
牡蛎的滩涂播养是牡蛎养殖的一种简便的方法。它是将牡蛎从固着器上剥离下来,按照密度要求,播撒在底质较硬的沙泥滩或泥沙滩上进行养成。这种养成方法不需要固着器,成本低、操作简单,但需要选择风浪较小的海区。
(1)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较为适宜。播苗过早,水温低,牡蛎不生长,且常常被淤泥埋没死亡。播苗过晚,则不能充分利用牡蛎的适温生长期,影响生长。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2)播苗方法:
①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间播苗。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播苗时可用木簸箕或铁簸箕盛苗,平缓拖动,使蛎苗均匀播下。有条件的可以筑成畦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暴晒时播苗。此法播苗较为均匀。
②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锨将蛎苗撒下。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蛎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的不均匀。
(3)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亩可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每亩可播6万~8万粒。播苗密度要适宜,如果放苗太稀,蛎苗之间空隙大,滩泥容易泛起将蛎苗淤没而造成死亡;如果放苗密度过大,则蛎苗互相重叠,被压入滩中,生长也不好。
5.养殖期的管理
(1)翻石(移石):就是移动一下蛎石的位置,在干潮时用蛎钩或徒手将固着器拔起,放在旁边原来的空位上,重新依次排列。翻石可避免牡蛎被淤泥埋没窒息而死,并能搅动浮泥,增加饵料和营养盐,促进牡蛎的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2)防洪:在多雨季节,须注意预防洪水流入,或是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牡蛎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暂养。
(3)越冬: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进行一次检查,将可能受到威胁的牡蛎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
(4)育肥:在收获前1~2个月,将牡蛎移到优良的育肥场育肥,以达到增产的目的。为了保证牡蛎有充足的饵料,育肥密度要小,一般1亩养成区的固着器可扩大3倍面积进行育肥。
(5)防止人为践踏: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而窒息死亡。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6)疏通沟道: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被淤泥、杂物阻塞,要保持水流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沉淀等造成牡蛎死亡。
(7)除害:牡蛎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要加强管理,进行捕捉。
(8)防风: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很大,还会卷起泥沙埋没固着器及牡蛎。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直倒下或埋没的附着器。
6.养殖方法
(1)筏式养成:
①场地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平浪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可作为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牡蛎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和密鳞牡蛎应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介于二者之间。
②筏式养殖:筏式养殖牡蛎的来源有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室内人工育苗和采补野生牡蛎苗,较适合于以贝壳作为固着基的牡蛎及无固着基牡蛎的养殖。
③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作为固着基的牡蛎,养成方式有两种。一种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成串,中间以10厘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第二种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厘米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厘米夹一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米。另外,也可利用橡胶胎夹苗吊养。
④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梗上吊养。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10万/亩。以贝壳作为采苗器,每亩可吊养1万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亩产量可达5吨以上。
(2)滩涂播养:滩涂播养就是不用任何固着基和养成器材,将牡蛎苗种直接播放到滩涂上进行养殖,有关内容见播苗的方法。
(3)插竹养殖:以直径1~5厘米,长约1.2米的竹子作为采苗器。养成时,将蛎竹疏插,竹间距10厘米,有数十至百余根组成。簇间距30厘米采苗,组成一排,排间距50~100厘米。此法多在褶牡蛎养殖上使用,春季蛎苗当年即可收成,秋季蛎苗可养到翌年冬季收成。
(4)立石、条石养殖:以条石、石柱作为采苗器,将石条排成各种形状或将石柱插入泥沙中进行。此法主要用于褶牡蛎的养殖。
(5)投石养殖:采苗场或适宜牡蛎生长的其他海区,一般皆可作为牡蛎的养成场。作为牡蛎采苗器的石块,此时成为牡蛎的养成器材。生长期较短的褶牡蛎可在采苗场就地分散养成,生长期较长的近江牡蛎、大连湾牡蛎等要移到养成场养成。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