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塘低产要细查六原因
渔塘低产困扰着许多养殖户,许多渔塘面积也不小,但产量却不高,养鱼效益差。根据分析,渔塘产量不高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六点:
1放养品种不合理
放养品种单一或混养品种比例不合理最容易影响产量,因此,放养鱼种既要因水质而异,又要考虑混养比例是否合理。比如:常年水质清瘦水源较好的渔塘,应以养草鱼为主,适量搭鲢鳙;池中鲢鱼数量大时,不再大量放养鳙鱼;主养鲤、鲫鱼的渔塘不宜配大量草鱼;嫌白鲢价值低就不混养或比例很少的白鲢,最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暴发。
2光照不充分
许多低产渔塘周围有高大建筑或大树,影响了鱼塘的光照,特别在早春和晚秋,使渔塘水温低,影响了鱼类摄食,因此,渔塘周围可除去的高大物体应尽可能除去。
3营养缺乏
如果渔塘中天然饵料不足而又不投饵或投饵不足,会导致鱼生长成需的营养素不足,鱼不仅生长慢且易生病。因此,应根据不同鱼类对不同饵料的需求,投喂一定量的饲料。
4水质较差
不少的渔塘水质清瘦,水中浮游生物较少,这种情况下养殖者应加强施肥或投饵。有的养鱼者将畜禽圈舍建在鱼塘边上,肥粪直接注入渔塘,在炎热的夏季往往造成鱼缺氧浮头甚至死亡的现象。因此,在鱼类生长旺季,应掌握合理的施肥量并常加注新水,或施用生石灰改良水质。
5鱼病多
鱼病不仅影响鱼类生长,还能死亡,导致养殖效益低下。因此,应投放体质健壮的鱼种,投放前进行常规消毒。鱼病高发季节要做到有病早治,无病先防。
6野杂鱼多
此外,如果渔塘里的野杂鱼类较多,如鲹子鱼、小杂鱼等较多时,会争饵争氧,影响渔塘产量,也应引起注意,应适当混养一些肉食性鱼类来''清杂除野'',螺蚌滋生的,应混养青鱼而除之。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