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药药效学——渔药的量效曲线 渔药药效学——受体的类型、分布与特性

发表时间:2023/11/06 20:06:53  浏览次数:884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药物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一系列细胞反应,从而引起最终效应。不同的受体所处位置、本身结构以及信息传导过程各有不同,所引发的最终效应也都不一样。

1.离子通道受体 存在于快速反应细胞膜上的受体,多为含离子通道的受体。离子通道受体的主要特征是:受体蛋白本身组成一个跨膜的离子通道(图7),通道的开或关控制一些离子的跨膜流量,并通过改变细胞内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功能。通道的开关则由配基与受体的结合或解离控制。例如神经肌肉接头处的N2胆碱受体是由5个亚基在细胞膜内呈五边形排列围成的钠离子通道,当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增加,膜去极化,肌肉开始收缩。

2.G蛋白偶联受体,间接影响离子通道或第二信使 这是目前已发现的种类最多的受体类型,其激动剂种类包括生物胺、蛋白激素、多肽激素、脑/肠多肽、花生四烯酸系列的活性物质,淋巴细胞活性因子等。这类受体位于细胞膜,都由一条肽链形成,其N-末端在细胞膜外,为配体的结合部位;C末端在细胞内,为G蛋白结合部位。而且肽链形成7个跨膜螺旋结构和相应的三个细胞外和三个细胞内环,所以这类受体又称为7跨膜区受体(7TM)。7TM受体不仅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而且具有共同的细胞内信号放大方式。这种结构能够稳定G蛋白结构,使它们能被脂质双分子层紧紧固定并保证它们不能进入到胞质中去(图8)。

G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存在于细胞膜内侧,由α、β、γ三个亚单位组成的三聚体,静息状态时与GDP结合。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相应受体被激活,GDP-α、β、γ复合物在Mg2+参与下,结合的GDP与胞浆中GTP发生交换,GTP-α与β、γ分离并与相应的效应机制结合,同时配体与受体分离。α亚单位内在的GTP酶促使GTP水解为GDP,激活效应机制,从而恢复原来的静息状态。G蛋白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兴奋性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使cAMP增加;另一类为抑制性G-蛋白(Gi),抑制AC,使cAMP减少。G-蛋白还介导心钠素及NO对鸟苷酸环化酶(GC)的激活作用。此外,G-蛋白对磷脂酶C、磷脂酶A2,Ca2+、K+离子通道等有重要调节作用。一个受体可激活多个G-蛋白,一个G-蛋白可以转导多个信号给效应器(effector),从而调节神经、心肌、平滑肌等多种细胞的功能。

图8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

3.跨膜激酶活性受体,直接调节蛋白磷酸化 这一家族包括许多多肽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受体,例如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及某些淋巴因子等。它们位于细胞膜,只有一个疏水的跨膜区段,包括细胞膜外结合域、跨膜区、细胞内酶活性区几个部分。受体分子本身不具有激酶活性,当激动剂与细胞膜外的识别部位结合后,其细胞内某些可溶性酪氨酸激酶被激活,首先在特定的部位发生自身磷酸化,然后再将磷酸根转移到其效应器上,使效应器蛋白的酪氨酸残基被磷酸化,从而改变效应器的活性(图9)。

图9 跨膜激酶活性受体作用机制

4.核受体,对DNA的转录进行调节大多数甾体激素类受体属于这一类型,如性腺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甲酸受体、维生素D3受体等。这类受体位于细胞内,主要是在细胞核上,细胞浆中也能检测到该类受体。这类受体和核内特定的DNA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当其被激活后,可通过对DNA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生理或生化反应。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激动受体所产生的抗炎作用就是这种机制。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内源性配基或外源性配基都必须透过细胞膜后才能起作用,因此要求配基具有一定的脂溶性(图10)

图10 核受体作用机制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