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种群与种群鉴别和鱼类种群合理利用
一、鱼类种群
鱼类种群是指同一种鱼类在其分布区域内,由于地理隔离或生态隔离,尤其是繁殖隔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繁殖集团。种群具有一定结构形态和稳定的机制,是鱼类在自然界存在的普遍形式;是物种进化、种间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水域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和功能单位。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功能均通过种群在运作。不同种群,其结构形态、数量多寡及其动态以及反映在渔业生产上的渔况也各不相同。因此,种群是渔业资源研究、开发利用的具体对象和计量单位。
鱼类种内各种群现存的分布形式,是自然环境变迁、生物群落演替和鱼类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该种鱼类生存和发展最有利的分布形式。在其分布范围内,各个种群均适应于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繁殖、索饵和越冬,参与组成该环境的生物群落,并占据一定生态位。分布于不同区域的种群,相互间因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在形态上、生态上和生理生化特性上反映各自栖息地环境特点的地理变异。这类具有异域分布特点的种群,种群间形态上的地理变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性,因此称之为地理种群或地方性种群。有些种群栖息于同一地理区域,具有形态特征相似等同域分布特点,但因生态隔离,首先是繁殖时间的不同而形成繁殖隔离的种群,称为生态种群。如广泛分布于中国黄海中部至南海北部近海水域的大黄鱼,由于栖息环境的不同,分布于江浙近海的鱼群,与分布于福建、广东东部近海的鱼群和硇洲一带的鱼群,三者在形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江浙鱼群鳃耙数多,鳔侧枝数少,眼径较大,尾柄和体高相对较低;硇洲鱼群鳃耙数少,鳔侧枝数较多,眼径较小,尾柄和体高相对较高;福建、广东东部鱼群的形态特征介于两者之间。在生态特征上,江浙鱼群寿命最长,世代性成熟速度慢,生殖鱼群组成复杂,主要在春季生殖;硇洲鱼群寿命最短,世代性成熟速度快,生殖鱼群组成简单,秋季生殖;福建、广东东部鱼群介于两者之间,北部鱼群以春季生殖为主,南部则以秋季生殖为主。因而确认这三个鱼群各为一地理种群。但同样分布于江浙近海水域的鱼群,有的鱼群生殖季节在春季,有的则在秋季。生殖隔离形成习惯上称之为“春宗”和“秋宗”的不同生态种群。
同一种群的个体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生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尤其是相同的性成熟节律和产卵场所、以及遗传上的一致性。由于繁殖隔离,不同种群之间的个体仅具潜在的相互繁殖能力,而同一种群的个体则进行着实际的相互繁殖。所以各个种群均保持着基因流的相对独立性、统一性和稳定性,各成一独立的繁殖单位而存在于自然界。
此外,种群尚具有如下属性:①种群有一定分布范围,占据一定生存空间。在其分布范围内存在适于该种群生息的条件,分布边缘区生活条件变动较大,分布中心的生存条件最为适宜。②种群是由众多同种个体组成的个体群,除具有生长、繁殖和死亡等个体生物学特性外,尚具有反映群体水平的种群密度、出生率、生长率、死亡率、增长类型和分布、洄游等群体特征;年龄组成、体长组成、性比等群体结构形式。③种群是个开放式的自律调节系统,处于同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之中。种群数量和生物量随着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环境条件的变动,通过生长、繁殖和死亡,在一定范围内适应性地波动着,具有一定规律性。④种群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因而同一种类可以较明确地区分出不同的地理种群和生态种群。
二、鱼类种群鉴别
种群是渔业资源计量的基本单位。科学地鉴别种群,不仅是开展资源定性定量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渔业资源能够获得合理利用的基本保证。
种群的研究是从19世纪后期德国海洋生物学家汉茵克(F.Heincke,1878、1898)调查北欧的鲱洄游开始的。最初他借用研究人类学的量度法,后又用计数法(椎骨、棱鳞)分析了6000余尾从北欧各海区采得的样本。发现各海区的鲱可以分为10多个种群,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洄游分布区。20世纪初丹麦鱼类学家斯密特(J.Schmidt,1930)曾采用计数法(椎骨、第二背鳍鳍条)分析了两万余尾大西洋鳕的样本,认为该鱼亦可分为10多个种群。此后许多国家其他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各种鱼类种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中国学者60年代以来对中国近海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种群也开展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种群鉴别方法很多,除用于鲱及鳕等计数、量度的生物测定学方法之外,还有生物化学方法,常用的有血清凝集反应法和分子生物学法。前者当抗血清滴入原来制造抗原的鱼蛋白时,血缘近的会产生混浊沉淀,血缘远的便不会产生混浊沉淀。后者是基于不同种群鱼类的蛋白质电荷迁移率存在差异而进行的。具体做法包括肌浆蛋白电泳、血红蛋白电泳以及各类同工酶的电泳等。此外,生态学方法亦常被用来区分鱼类的种群,如测定鱼类鳞片与耳石的轮纹特征、鱼群的生长曲线和寄生虫的寄生状况等。另外,利用逐月大面定点试捕和渔获统计资料,以及鱼类标志放流资料,也可作为鉴别鱼类种群的依据。
生物测定学是鉴别鱼类种群的最常用方法。它主要是利用鱼体本身的计数和量度特征,亦称天然标志法。此法用于计数的项目主要有椎骨数、各鳍的鳍条数、侧线鳞数、鳃耙数、幽门盲囊数等,通过计数后计算各项特征的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用于量度的项目是鱼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如体长与头长之比,头长与眼径、吻长之比等,然后按鱼体大小分组进行统计。取样要取自种群隔离水域,即产卵场的样本;也可采取越冬场的样本作为对照。取样数量每批以取几百尾包括各龄鱼的混合样本为好。所采样本要求个体完整。对取得的成鱼样本一般腹腔需注射固定液,对幼鱼样本最好能作染色等处理。
计数和量度数据由于是人工测定,往往会有测定误差。故在进行此项调查时,应制订统一的测定规范,测定人员必须事先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要建立严格的校对制度。测定完的样本要编号保存备查。
计数特征往往会出现变异。通过实验生物学的长期研究,已确认是早期发育环境水温差异造成。大多数鱼类低温能使体节数发育得较多。各项计数特征的形成时间也有先有后,如椎骨数一般在胚胎期即已形成,而鳍条数则要在孵化后几天甚至几星期内方能形成。因各年的水温有差异,故采取混合样本可增强数据的稳定性。因为是根据计数特征的差异来进行鉴别的,所以一定要选择易产生差异的项目作为研究指标,一般只要选几个容易变异的项目进行测定就可以鉴别。计数特征出现频率的分布规律,不少学者认为它符合正态曲线(即高斯定律)。因此,可用统计方法来判别计数特征之间的显著差异性。
三、鱼类种群数量变动
发展简史
研究概况
影响因素
四、鱼类种群合理利用
在水域现有生产力条件下,持续地从经济种群取得质量好、数量大的产品。鱼类虽是再生性资源,但其再生能力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有一定限度。并与经营管理水平直接有关。经营管理水平越高,所获得的产品就会较多较好,而且能长期持续不衰。而过度利用,虽一时获得高产,会难以为继,一旦破坏其再生产机制,资源将衰竭。因此,合理利用种群资源是渔业生产中重要任务之一。
种群是它所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功能单位。通过繁殖、生长、死亡等生物学过程,维持其自身于一定数量水平。种群结构不同,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进程的强度不同,种群数量水平也有变化。保障种群必要组成成分和数量的稳定,是合理利用的内涵。所以,在组织渔业生产时要:①合理规划渔获物的组成。不同年龄—体长的鱼,营养生态地位和效率不同,强化某一年龄—体长鱼的捕捞,改变种群年龄—体长结构,势必影响种群的生态效率。不同年龄鱼的生长量不同,开捕年龄选定在最大生物量阶段,可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寒带鳕鱼主要渔获个体从7龄提高到9龄,这一过程自然死亡损失约20%,却得到125%的增长量。保障必要数量繁殖力高、性产物质量好的鱼群正常繁殖,是种群获得正常补充量的保证。②合理安排捕捞季节。热带水域鱼类丰满度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其他水域,尤其是高纬度水域的鱼类明显地表现出能量资源的季节性集中。当其索饵季节刚结束时所积累的脂肪量最大,若把主要捕捞季节转移到秋末冬初,在总产量和质量上均可明显提高。例如冰岛鳕春季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比秋季少18%;咸海鳊秋季脂肪含量比春季高50%~60%。③合理部署捕捞空间。种群内不同年龄—体长、不同生物学状态的鱼空间分布和移动规律有所不同。正确部署捕捞场所,尽可能避免在产卵场集中捕捞,可免除破坏种群正常结构,保障亲鱼顺利繁殖和幼鱼的生长发育。这对通过网目大小难以有效地调整渔获物大小的鱼类尤为重要。④限额捕捞。根据各种群资源量的现状,按水域按季节规定捕捞量,可保证经济种群不致捕捞过度,破坏其再生产能力,削弱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