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鲟人工繁育技术
史氏鲟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近年来,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西杂)和达氏鳇(♀)×史氏鲟(♂)(杂交鲟“鲟龙1号”)等多个生长快、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鲟品种,受到养殖户的青睐,由此对史氏鲟的需求量持续增加,需要加强对史氏鲟人工繁育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本文从史氏鲟亲鱼选择、人工催产、授精及孵化等方面进行技术总结,以供养殖户及相关渔业科研人员参考。
1 亲鱼的选择及管理
1.1亲鱼选择及强化
史氏鲟亲鱼来源于罗庄区福勇鲟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临沂史氏鲟省级良种场),选择生长速度快、生物性状良好、无病无伤的史氏鲟个体亲鱼强化培养,亲鱼体重在 10kg 以上,已达到史氏鲟性成熟的年龄。
1.2雌雄鉴别
性成熟之前,史氏鲟雌雄较难鉴定;性成熟后,由于雌雄腹部外形差异较大,容易鉴定性别。雄鱼个体特征是:腹部狭小,生殖孔紧致平整,腹部轻按时有精液流出;雌鱼特征是:腹部较宽较大,生殖孔呈现红色。
1.3成熟度标准
鲟鱼性腺成熟度的标准主要从鱼体外表特征及性腺切片上来判断,雌性史氏鲟成熟的特征是:鱼体表面凸起、柔软有弹性,黏液分泌增多;成熟的卵子富有光泽和弹性,呈现黑绿色或者灰绿色,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在解剖镜下观看卵子动物极出现白顶或者环极斑,卵核和卵膜靠在一起。雄性史氏鲟成熟后,轻压腹部,泄殖孔中有精液流出,见水后立即散开。
1.4亲鱼暂养
鲟鱼亲鱼在催产前,雌雄亲鱼需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和配比,一般来讲,雌雄比例在 2∶1 左右为宜。亲鱼在放入水泥池时,需要用物理标记牌进行标记,信息包括:性别、体重及性腺成熟度的情况。要根据催产水泥池的大小确定暂养亲鱼的数量,一般每个池子放养亲鱼2~3尾。
2催产准备
2.1催产设施
为保障鲟鱼催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亲鱼开始催产之前,需要合理规划并建好催产孵化设施,其基本要求是,为保持合理的催产孵化温度,相关设施需要建在车间内部,并且具备良好的给排水设施,另外,为满足亲鱼对溶氧的需求,需要配备氧气瓶或者小型空气压缩机,并用气石在水池中供气。目前鲟鱼鱼卵孵化装置为瓶式孵化器,器材一般为有机玻璃,可以装水20L,具有进水和出水的装置,能保证鱼卵在孵化时的翻动。另外,为保证鲟鱼鱼苗短期培育的需要,需要准备方型水泥池或者大规格圆形玻璃钢做的缸,水泥池和培育缸也要具备进排水设施,在鱼苗培育过程中保证水体的清新。
2.2催产时间
目前已经能全年对史氏鲟的进行人工繁育,在确定史氏鲟具体的催产时间时,要根据市场对苗种的需求情况,选择成熟度适合的亲鱼进行催产,按照以往的生产经验,催产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3月份。
2.3水温调节
水温是影响鲟鱼性腺发育的重要因素,鲟鱼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时间是 5~7 月份,而鲟鱼人工养殖的环境比较稳定,水温缺少自然水域里升降的变化,这不利于鲟鱼鱼卵的发育成熟。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人工养殖环境下模拟自然水域的温度变化,具体做法是,鲟鱼在进行人工催产的 2 个月前,对养殖亲鱼的水体采取升温和降温的处理,升温和降温的时间各不超过 1 个月,每天的降温幅度不宜过大,保持在1~2℃范围内。
3人工催产
3.1催产水温
史氏鲟催产水温为16~21℃,最适温度为18℃。
3.2催产剂的选择
适合鲟鱼的催产剂较多,经过多次生产实践,发现选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2 )较好,具体用量是:雌鱼每千克体重注射LRH-A 2 催产剂5~8μg,雄鱼的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另外,需要根据亲鱼性腺的发育成熟度和水温情况,对注射的催产剂剂量进行调整。
3.3注射方法
催产剂的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或胸鳍基部胸腔,雌雄鱼的注射方法不同,雌鱼催产剂采用 2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全部剂量的 10%,12 小时后第二针注射剩余的全部剂量;雄鱼注射催产剂的时间和雌鱼第二针注射的时间一致,一次注射全部的催产剂。
3.4效应时间
催产剂的效应时间与养殖亲鱼的水温有关,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当水温在 16~17℃,效应时间在 20 小时左右,当水温在 19~21℃时,效应时间为12~14小时。
3.5精液采集
对注射催产剂后的雄鱼及时观察,当鱼体出现频繁撞击水面时,即可捕捞雄鱼进行采精,可采用挤压法采集精液,先用干毛巾蘸干雄鱼腹部尤其是生殖孔附近的水珠,并将鱼体腹部朝外,稍微形成弓形,轻轻拍雄鱼腹部,之后用手挤压后可获得成熟精液,采集到的精液立即放入 1~4℃冷藏设施中避光处保存使用,每条雄鱼经过催产后可人工采精 2~3次。
3.6鱼卵采集
同雄鱼一样,要对注射催产剂后的雌鱼及时进行观察,当雌鱼出现游动活跃、撞击水面的情况时,轻压鱼体腹部,有卵子流出,即可进行采卵。雌鱼采卵的方式多样,本研究中采用挤压及雌鱼腹部手术开口的方式取卵。首先,将卵粒完全游离的亲鱼捞出放置于手术台上,用手从头到尾挤压亲鱼腹部,收集从生殖孔涌出的卵子,反复挤压几次,直到生殖孔流出的卵子不多时,停止挤压,进行下步的取卵手术;其次,用消毒后的手术刀在亲鱼腹部中线处,沿着腹中线朝肛门前开口,长度为2~3㎝为宜,开口一端距离肛门 3cm 左右,用手挤压亲鱼腹部多次,直至有很少卵粒从开口处流出为止。然后在开口处向鱼体内灌入生理盐水,每次大约500mL,挤压鱼体腹部,排除剩余成熟鱼卵,反复 2~3 次至挤不出鱼卵后,可结束人工采卵工作。最后,把亲鱼的伤口用缝合线缝合,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减少伤口的感染,每天对手术亲鱼注射抗生素药物,剂量为为每千克亲鱼体重 50~80 万 IU 青霉素,持续7天左右。
4人工授精及脱粘
4.1人工授精
史氏鲟的人工授精宜采用干法,其具体操作步骤为:按照每千克鱼卵需要10mL精原液的比例,将提前镜检合格的精液倒入盛有鱼卵的瓷盆之中,期间不停用羽毛搅拌精卵,使之充分混合均匀,之后加入过滤后的孵化用水,不停搅拌以刺激精子,使卵子充分授精。为保持精卵的活性,每批卵子的人工授精时间应在3~5分钟之内。人工授精后的卵子静置片刻,倒去污水、漂洗干净,进入下一步的受精卵脱粘。
4.2人工脱粘
史氏鲟的鱼卵人工授精后,为提高孵化率需要对受精卵进行粘黏处理。脱粘剂选用20%的滑石粉水溶液,人工授精后的鱼卵放入脱粘剂中 40~60 分钟,当发现受精卵呈粒粒分离的状态时,脱粘工作已完成,将脱粘后的鱼卵放入孵化器中进行下一阶段的孵化。
5人工孵化
鲟鱼人工孵化的容器为瓶式孵化器,放卵密度为 1500~2000粒/L,孵化器中水温控制在 17~21℃,溶氧在6mg/L以上。为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化器中保持流水的状态,能全部受精卵正常翻动。仔鱼出苗的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越高,出苗时间越短,当水温为17℃时,105小时左右仔鱼出膜,水温19℃时,92小时左右出膜;20℃时,85小时左右出膜。另外,为保证受精卵的充分孵化,在受精卵即将孵化出鱼苗之前,需要将鱼卵转移到玻璃钢或水泥池中进行孵化,具体做法是,在玻璃钢或水泥池底部设置小规格的密眼网箱,将鱼卵均匀的铺设在网箱底部,网箱中具有流水及供氧的设施,鱼苗孵化后即可取出网箱,进行下一步的仔鱼培育。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