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大宗淡水鱼技术体系和常见常养的七种大宗淡水鱼类(下)
链接上期:简要介绍大宗淡水鱼技术体系和常见常养的七种大宗淡水鱼类(上)
4,青鱼
青鱼属鲤形目鲤科青鱼属中的唯一种类,俗称黑鲩、螺蛳青、青鲩、乌青、青混。青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青鱼长得很像草鱼,但全身的鳞片和鱼鳍却是带灰青黑色为主,与草鱼体的颜色差异很大。
(图源作者:张浩川)
青鱼体形似同草鱼,体前部呈圆筒状,后侧扁,口呈弧形,下颌稍短,体较草鱼圆长,头比草鱼尖,头部与草鱼有所明显区别的是:草鱼头部看似扁平,而青鱼头部看似浑圆略微尖突,青鱼的口比草鱼的口要窄而尖一些。青鱼圆鳞,鳞片较大,背部黑或青灰色,腹白,成年后整体黝黑,侧线鳞39-42。
青鱼是中下层鱼类,一般不游至水面。长势快,体型大,青鱼是淡水鱼类中的特大型鱼,力量大,性子急,因此之故,钓鱼人非常钟爱青鱼巨物。青鱼属肉食性兼杂食性鱼类,常以螺蛳、河蚌、甲壳类等甲壳底栖动物及有壳水生动物为食,也喜吃人工饲料,但至今没有发现有吃食鱼类的现象。
(青鱼的咽喉齿)
因其咽喉齿呈臼齿状,青鱼才会也才能嗜食螺蚌类,特殊的臼齿用来碾碎螺蚌外壳更为有力。但青鱼的牙齿并不在口腔前部而是在咽部,而且牙齿不是尖利的犬齿,而是类似于臼齿,专门用来碾碎螺壳、蚌壳。
螺蛳、蚌壳等壳类生物作为青鱼主食,螺蚌的外壳比较坚硬,青鱼除了有臼齿能把坚硬的外壳给磨碎外,青鱼的咽喉部位还有一种坚硬的角质增生物体即"青鱼石"因应而生。青鱼石位于青鱼咽喉的部位,随着青鱼鱼龄的增长,青鱼石也会跟着越来越坚硬,而坚硬的青鱼石就是用来配合臼齿压碎螺蛳蚌壳外壳的利器,让吃食壳类生物轻松享受。
(青鱼石)
在池塘养殖中的,当青鱼长至体长15厘米后咽齿压碎功能增强,食性出现转变,转向可以吃食软体水生动物比如小螺小蚌。青鱼能在气压较低、大多数底栖鱼类普遍厌食的情况下咬钩吞饵。青鱼一般亩放500-2000尾,混养清吃底栖螺蚌时,可以亩放30-50尾,池塘首次混养青鱼可以亩放100~200尾,因为鱼塘一般都存有很多螺蚌。青鱼多以混养以达清除水体螺蚌为主要功能。
注:本文的亩放养量指主养时的投放量,另有配养鱼在此处省略。另外,因各种因素和条件各有不同,全国各地的亩放养量的差距很大,特此说明。
5,鲢鱼
鲢鱼,古称鱮,别名白鲢,鲢子、跳鲢。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鲢亚科。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ier et Valenciennes),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鲢鱼形态和鳙鱼相似,但鳙鱼更头大,性子亲和,鲢鱼则性急躁、善跳跃,尾鳍有力,经常会跳跃出水面,常能跳离水面1~2米高,群聚而行。
(图源作者:张浩川)
鲢鱼头较大约占体长的1/4,体侧扁,腹部狭窄隆起似刀刃,自胸部直至肛门,有角质腹棱。体色银白,背部稍带青灰。鳞细小。各鳍灰白色。胸鳍末端伸达腹鳍基部。口宽大,口腔后上方具螺旋形鳃上器。口阔,端位,下颌稍向上斜。眼小,位置偏低。侧线鳞为78-88。
鲢鱼是上层鱼类,食物链短,以水里浮游生物中的浮游植物及藻类为主食,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种,故鳃耙细而密,同侧鳃耙彼此相连呈海绵状膜质片,利于滤取微细食物。对于一些悬浮于水中的草鱼粪便和投放的鸡粪、牛粪、腐屑类饵料以及酸味的糟食(发酵)也非常喜欢。鲢鱼喜欢生活在水质较肥的明水区域,在混养鱼塘中,充当了草鱼、鲤鱼等吃食鱼类的后勤清道夫角色,但鲢鱼耐低氧能力较差,所以白鲢最容易缺氧便又成了"泛池的信号兵"。
白鲢因其食性特殊---滤食水生藻类,能净化水质,有“水中清道夫”雅称的特殊鱼种,混养恰当的比例(比如亩放100-300尾)时,有调节水质的作用,对抑制蓝藻暴发有特别的效果,故鲢鱼为必须配养之鱼。因此,现代池塘养鱼都须混养鲢鱼,可保水质无忧!主养一般亩放500-800尾,混养亩放100-300尾。
6,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俗名大头鱼,胖头鱼、黑鲢、麻鲢。鳙鱼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体型跟白鲢相似,但头大且肥,是人们最喜爱吃的鱼头。头特别大约为体长的1/3,故称胖头鱼。以浮游生物中的浮游动物为主食,也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种,是中上层鱼类。
(图源作者:张浩川)
花鲢口宽且上翘,性情温和,不爱跳跃。头长大于体高。吻短而圆钝。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眼位比较低。鳃耙数目很多呈叶状,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鳞细小可以无视它的存在,侧线鳞99-115。
鳙鱼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故称"花鲢"。现在有“白花”和“黑花”两种花鲢变异种,“白花”肯长些,但不受卖;“黑花”有卖相,但长势比“白花”稍慢一些。花鲢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游动迟缓不喜跳,易捕捞,喜集群游动。取食方式与鲢鱼大致相同,也是依靠鳃耙滤食浮游动物兼食藻类,同时,对粮食、豆饼、米糠、酒糟以及粪肥也非常喜欢。在混养鱼塘中,也充当了草鱼、鲤鱼等鱼类的后勤清道夫角色。它和白鲢一样多作为配套鱼,也有清洁水体的功能但不及白鲢。有专养鳙鱼技术的,可以亩放400-600尾,混养亩放50-100尾。
7.鳊鱼(武昌鱼,团头鲂)
民间俗称的鳊鱼,一般是指武昌鱼。武昌鱼学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别名鳊鱼、鲂鱼。它的食性同草鱼,是以草食为主的草食性鱼类,主要以草类和藻类为食,也喜吃饲料,属于中小型鱼类。
(团头鲂、武昌鱼)
团头鲂体高并侧扁,"扁"、"鳊"同音,故名"鳊"鱼,全身呈菱形,体表为青灰色,两侧为银灰色,鳍灰色,腹部银白。头小嘴小,头后背部急剧隆起,口裂广弧形。
目前民间把武昌鱼(学名团头鲂)称为"鳊鱼",其实,民间称的"鳊鱼"应该是三种鱼的统称,即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这三种鱼外形相似,非内行人不易分辨。团头鲂系易伯鲁首次发现,有"武昌鱼命名人"之称。后又因毛泽东写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钦点武昌鱼美食后,让该鱼之"武昌鱼"之名,变得最为闻名遐迩。
(团头鲂、武昌鱼)
团头鲂身子扁平,头小背高,看上去像是缩着脖子,形态有点怪异,所以古人又称该鳊鱼为"缩项"。团头鲂侧线鳞50—60。一般亩放1000-2000尾。
以某一种鱼为主养鱼的大宗淡水鱼的亩投放密度,大致是(仅为参考):
草鱼:主养全年总的亩放养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尾,非轮捕轮养的不宜超过600尾,高密度精养1500-2000尾,另有若干以花白鲢为主的配养鱼;草鱼混养50-100尾,但不宜于主养鲫鱼时混养草鱼,因鲫鱼吃料斯文且胆小,草鱼吃食较猛烈,对鲫鱼吃料有干扰影响。
青鱼:一般亩放500-2000尾,另有若干以花白鲢为主的配养鱼;青鱼混养可以亩放30-50尾,池塘首次混养时螺蚌较多,可以亩放100~200尾。
鲤鱼:主养800-2000尾,另有若干以花白鲢为主的配养鱼;其它鱼可以混养一定量的鲤鱼,比如亩放50-100尾鲤鱼,因鲤鱼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又有掘泥的习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掘泥特点,来翻动分解底层淤泥从而达到一定的"底改"效果。
鲫鱼:主养2000-10000尾,另有若干以花白鲢为主的配养鱼;混养时可以300-500尾鲫鱼。
团头鲂(武昌鱼):主养时一般每亩放养1000~2000尾为宜,混养时每亩放养200~300尾,主养团头鲂的鱼塘尽量不混养草鱼为宜,因为武昌鱼的吃相比鲫鱼还要斯文并胆小。
鲢鳙鱼:主养一般亩放养500-1000尾花白鲢,鲢鳙鱼比例大致为8:2。花白鲢作为精养塘配养鱼时,亩放养量大致是150-300尾(鲢鳙分别为100:50或200:100)。粗养混养时,每亩白鲢50-100尾,花鲢30-50尾。
(全文完)
相关文章:
常规成鱼养殖的苗种放养密度:视技术水平高低、资金丰欠、池塘条件优劣等因素来确定和掌握
简要介绍常见常养的七种大宗淡水鱼类——水生动物图文欣赏(1)
简要介绍大宗淡水鱼技术体系和常见常养的七种大宗淡水鱼类(上)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