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曹文宣再谈长江十年禁渔:鱼也是野生动物,同样要加以保护

发表时间:2022/11/05 20:13:43  来源:长江日报  浏览次数:349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地跨中国地貌三大阶梯、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连结着中国面积最大、类型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前夕,长江十年禁渔的首倡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的专访。本次大会的东道国活动,也将在长江大保护论坛上,邀各方共论远景。

曹文宣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再谈长江十年禁渔。

经过科学调查研究

首倡长江十年禁渔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5日的这10个字,振聋发聩。那时的长江生态画卷,从三江源到巴蜀,从荆楚到吴越,生态系统警钟阵阵。

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是最早呼吁长江十年禁渔的科学家,那还是在2006年。

时至今日,88岁的他仍清晰地记得那份缘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很多长江的珍稀动物,比如说白鱀豚、白鲟,很快就消失了。”白鱀豚目前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白鲟在2022年7月21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但实际上,2003年以后,这两个物种都再也没见过了。

见识过以前富饶的长江,震撼过以前巨型的大鱼,他感到看不见它们的长江,很陌生。

实际上,在2003年,渔业部门当时规定了长江中下游在每年的4至6月实施3个月休渔期。

3个月休渔,够不够?科不科学?曹文宣让自己的学生去实地调查:休渔期结束之后,渔民们捕捞起来的,到底是怎样的鱼。

结果令人伤心:“捕起来的大多数,是经济鱼类的幼鱼,特别是四大家鱼的幼鱼。”他用拇指和食指略略比划了一下尺寸,“繁殖出来刚刚2个月,体长就是10厘米左右。像这些小鱼、幼鱼,都被捉起来了,说明3个月的休渔期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从2006年开始,曹文宣开始提出要实行长江十年禁渔。十年间,支持多,困难也多。直到2016年得到中央领导重视,才真正迎来转机:

2016年10月,当时的农业部出台全面休渔规划,其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长江支流赤水河全面休渔;

2018年起,长江流域有关水生生物的保护区全面休渔;

2019年1月,《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长江十年禁渔制度;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实施,至2030年12月31日止。

大鱼小鱼都保护

才是真正的生态修复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8个字道出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性。

“一个物种如果不能自然繁殖后代的话,那很难长期存在下去。”谈到长江里的水生生物保护时,曹文宣以四大家鱼举例,“长江里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在江湖中产卵,卵随水流漂浮几天,慢慢孵化出来,漂到长江两岸的洼地、通江湖泊里面生长,长大了又回到江里去。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环发生变化,就可能影响这个物种的延续。比如,四大家鱼繁殖需要水温达到18摄氏度,我们调查发现,一些干流和支流的水坝修建后,造成江水在春天达到18摄氏度的时间推迟,比如宜昌的四大家鱼产卵场,就推迟了3个星期。”

仍是基于多年对四大家鱼的研究,曹文宣提出了禁渔的“十年”期限。“四大家鱼通常需要生长4年才能繁殖,连续禁渔十年,它们将有2至3个世代的繁衍,种群数量才能显著增加。”十年之后怎么办也是各方关心的问题,“十年禁渔只是长江保护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多方研究、多方探讨,再来看下一步如何做。”

转眼,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已经快两年。曹文宣认为,渔民转产转业安置妥当,禁渔整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远远不够。他在88岁的高龄,仍对长江鱼类的生存境况了如指掌。“2021年更新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又增加了几十种鱼作为保护动物,说明它们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了,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护。”

在干流和大鱼的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他在现阶段和下阶段,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支流、通江湖泊、消落带,以及小鱼的保护。

“特别是长江上游200多种鱼里面,有124种是中国特有鱼类,它们多数是在流水里面生存的。但是一些水库修建之后,水变深了,水流缓了,光线透不下去,河滩上、石头上,长不出藻类,这些鱼类的食物没有办法生长。它们的栖息地有些丧失了。保护长江鱼不仅是保护那些珍稀、特有、大型的鱼,而是大鱼小鱼都需要好好保护,这才是真正的生态修复。”

禁渔的目的不是不吃鱼

而是让子孙后代更长久地吃鱼

“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这28个字,指明了保护路径与未来愿景。

作为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关注着鱼的生存境遇,但保护长江,并不仅仅是为鱼。“野生鱼类种群的恢复有利于长江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更有利于为养殖鱼类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

他列了一组数据,“在禁渔前,长江每年的天然鱼类捕捞量已经不足10万吨,而我国每年淡水鱼品的产量是3000多万吨。这表明,老百姓吃的鱼,绝大部分依靠人工养殖供应,长江禁止天然鱼类捕捞,对餐桌的影响不大”。

但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十年禁渔又关系重大。科学家们的调研发现,苗种场的养殖鱼类遗传多样性下降明显,当养殖鱼的基因不够丰富时,就需要从野外引种,野外种群相当于人工种群的一个物种基因库。在十年禁渔之前,长江里的青草鲢鳙野外繁殖减少了97%~98%。“禁渔是为了保持鱼类优良的种质资源,使我国的淡水渔业长盛不衰,持续发展。所以,禁渔的目的不是说不吃鱼,是让子孙后代能够更好地吃鱼、更长久地吃鱼。”

影响不限于渔业。也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曹文宣举了水利的例子,“2017年,国家审计总署调查长江原来的这些小水电建设,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小水电开发无度,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抵消不了造成的生态损失。保护鱼类栖息地的过程,也倒逼了这些小水电站转型发展。”

武汉作为

在全局保护中至关重要

曹文宣在武汉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对武汉感情很深。一件趣事是,武昌鱼的推广也跟他密切相关。

1955年初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时,曹文宣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去梁子湖的鱼类生态野外工作站,研究团头鲂和三角鲂。在最终完成的论文《梁子湖的团头鲂与三角鲂》中,曹文宣指出鲂鱼就是武昌鱼,并成为第一位提出武昌鱼人工养殖的研究者。

1956年,正值《水调歌头·游泳》发表,“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成为广为流传的诗句。为了让大众广泛认识武昌鱼,他还专门写下科普文章《漫话“武昌鱼”》,发表在1962年4月20日的《人民日报》第5版,从历史典故、种群分类、地域分布、名字由来等方面介绍了鲂鱼即为武昌鱼,它味道鲜美。

这些珍贵的科研成果和科普文字,让当时的渔民看到了养殖武昌鱼的市场价值,也让武昌鱼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在长江大保护的过程中,曹文宣指出,长江武汉段占据着承接上游、启程下游的重要位置,在全局保护中至关重要。

他还特别强调了武汉在长江江豚保护工作方面应该积极作为。“20世纪50年代,我们在江堤上等轮渡时,能看到江面上有很多江豚翻滚,那个时候,武汉江段的长江江豚是很多的。现在休渔之后,据说江豚也在武汉江段出现了一些,如何保护好长江江豚这个旗舰物种,武汉要发挥作用。”

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期间,东道国活动的二十余场论坛(边会),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办的“共建生命长江、传承大河文明”长江大保护论坛开启。曹文宣作为长江十年禁渔的首倡科学家,也将以视频的方式积极倡议全民参与长江大保护。

事实上,这位即将迈入鲐背之年的老人,从2006年至今,从未停止过为长江和江鱼发声。学术报告、媒体采访、科普讲座,他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几乎不拒绝任何机会躬身呼吁:“理念宣传很重要。从小孩子开始,要养成‘鱼也是一种野生动物,同样要加以保护’的理念。”

(长江日报记者黄亚婷 实习生黄淞)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