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常见病毒病及防治方法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是我国淡水养殖名优品种,具有长速快、抵抗力强、易捕获、耐低氧、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加州鲈适应范围广、食性杂,养殖条件下各种病原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对养殖加州鲈健康的影响显著,导致加州鲈易患多种病毒性疾病,这给加州鲈养殖带来巨大风险。以下分别介绍养殖加州鲈常见病毒病及防治方法。
引起加州鲈虹彩病毒病的病原主要为加州鲈蛙虹彩病毒和细胞肿大虹彩病毒。
病鱼感染发病急,体表无明显症状,鱼腹部、腹鳍、臀鳍等充血发红。慢性感染时,一般表现为嗜睡,食欲不振,在水里缓慢游动,鳃丝出血或发白,体表出现溃疡灶;解剖可见脾肾脏肿大,肝脏发白并有出血点。
病鱼离群独游,体表无明显病灶,下颌至腹部及各鳍条基部充血发红;鳃丝发白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变白或土黄色,少数有出血斑;脾脏肿大变暗红色,肾脏出血肿大。
加州鲈一旦爆发虹彩病毒病,发病快、死亡量大,现阶段尚无有效的疫苗及特效药进行防治,只能提前预防来减少发病。一般认为,防治鱼病毒病的常用措施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在加州鲈养殖过程中注重水环境问题,防止应激以及谨慎使用刺激性药物,防止病原的继发性感染,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有较好效果。故加强日常的健康管理、远离一切可能的带毒污染物是阻止该病散播和流行的有效措施。为了从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原传播与感染机会,有必要对国内大口黑鲈养殖场的亲鱼、种苗和大口黑鲈饵料(冰鲜、配合饲料)进行加州鲈蛙虹彩病毒病原的检测,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弹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广泛宿主范围的烈性病原,可感染哺乳动物、低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加州鲈弹状病毒主要感染加州鲈鱼苗、鱼种或幼鱼。
患病鱼体色发黑,在水面漫游,摄食废绝。体表症状有烂身、烂鳍,解剖观察,鳃有少量出血点,胃肠空,无食物;肝脏肿大,呈花肝,其他内脏器官变化不明显。
防治措施包括:
参考文献
[1] 谢理滔, 游建, 丘金珠, 宋长江. 加州鲈虹彩病毒病防治方法[J]. 海洋与渔业, 2024(4):62-63
[2] 曾令兵, 王旭军, 李胜杰. 加州鲈主要病毒病诊断与防控策略(上)[J]. 科学养鱼, 2024(5):13-14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