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三类浮游动物
发表时间:2025/03/16 09:16:46 来源:百岁渔 浏览次数:25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在鱼类养殖的生态系统中,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鱼类优质的天然饵料,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也有着重要作用。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三类浮游动物。
01轮虫
轮虫是鱼类幼体阶段极为重要的开口饵料。其大小适中,一般体长在 0.04 - 2 毫米之间,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对鱼类幼体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具有关键作用。轮虫的繁殖速度快,在适宜环境下,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为鱼苗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有助于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轮虫体型微小,身体前端具有一个由纤毛组成的轮盘,这是其显著的形态特征,也是其名称的由来。轮盘的纤毛摆动时形似车轮转动,能产生水流,将食物颗粒送入口中。轮虫身体柔软,多呈圆筒形或长圆形,分为头、躯干和足三部分。其身体透明,便于观察内部结构,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不同盐度、温度和溶氧条件的水体中生存。
轮虫培养时最适温度在18~25℃,因此春、夏是轮虫培育的最佳时期。早春时节的鱼塘清塘后,一般在6天左右,池中轮虫量很有可能达到高峰。因此,低温时在水花苗下塘前一周左右加水为宜;在夏、秋时段水温25℃左右,只要1~2天,轮虫就能达到高峰。因此,在夏、秋时段,在水花苗下塘前3天左右加水即可。
同时,轮虫的繁殖需要营养补充。酵母类和光合细菌就作为轮虫培育的饵料。因此,我们可以用酵母粉泼洒,也可以自己培养光合细菌,放苗前一周就开始用光合细菌培养液,每隔两天泼洒5-10公斤/亩;
再者,需要能量的补充。如葡萄糖或糖类,每隔几天泼洒3斤/亩;
最后,轮虫的培育对pH有严格要求。pH务必控制在8.2以内或至少8.4以内。如果pH太高,就加大量使用有机酸把pH降下来,因为pH决定了水中是否有优质的轮虫。
02枝角类
枝角类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尤其适合中等规格鱼类食用。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枝角类在水体中能大量滤食细菌、藻类和有机碎屑,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作为鱼类的食物,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鱼类的肉质品质。
体型短小,一般体长在 0.2 - 10 毫米之间。身体侧扁,分节明显,头部有显著的黑色复眼。其胸肢呈叶状,是运动和滤食的主要器官。枝角类身体多透明,有的种类具有鲜艳的颜色,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有关。枝角类具有发达的第二触角,是主要的游泳器官,游泳时呈跳跃式前进。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重要的种类有蚤状溞、大型溞、透明溞、多刺裸腹溞等。
肥水培育:鸡粪发酵液+EM菌调节水体,pH 7.5-8.5,溶氧>4mg/L。
采收技巧:夜间灯光诱集,60目网过滤,投喂前臭氧灭菌防病原传播。
03桡足类
桡足类是优质的鱼类饵料,其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和虾青素等。虾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和体色鲜艳度。桡足类在水体食物链中处于关键位置,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其摄食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控制着这些生物的数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繁殖。
桡足类身体细长,一般体长在 0.3 - 4 毫米之间。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具有附肢,用于捕食和运动。其第一触角发达,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桡足类身体透明或半透明,有些种类具有明显的色素斑纹。它们的游泳能力较强,能在水体中快速游动,逃避敌害。目前国内成功培养的桡足类生物有30多种,比如纺锤水蚤、伪哲水蚤、华哲水蚤、真宽水蚤等。
01轮虫
轮虫是鱼类幼体阶段极为重要的开口饵料。其大小适中,一般体长在 0.04 - 2 毫米之间,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对鱼类幼体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具有关键作用。轮虫的繁殖速度快,在适宜环境下,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为鱼苗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有助于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轮虫体型微小,身体前端具有一个由纤毛组成的轮盘,这是其显著的形态特征,也是其名称的由来。轮盘的纤毛摆动时形似车轮转动,能产生水流,将食物颗粒送入口中。轮虫身体柔软,多呈圆筒形或长圆形,分为头、躯干和足三部分。其身体透明,便于观察内部结构,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不同盐度、温度和溶氧条件的水体中生存。
轮虫培养时最适温度在18~25℃,因此春、夏是轮虫培育的最佳时期。早春时节的鱼塘清塘后,一般在6天左右,池中轮虫量很有可能达到高峰。因此,低温时在水花苗下塘前一周左右加水为宜;在夏、秋时段水温25℃左右,只要1~2天,轮虫就能达到高峰。因此,在夏、秋时段,在水花苗下塘前3天左右加水即可。
同时,轮虫的繁殖需要营养补充。酵母类和光合细菌就作为轮虫培育的饵料。因此,我们可以用酵母粉泼洒,也可以自己培养光合细菌,放苗前一周就开始用光合细菌培养液,每隔两天泼洒5-10公斤/亩;
再者,需要能量的补充。如葡萄糖或糖类,每隔几天泼洒3斤/亩;
最后,轮虫的培育对pH有严格要求。pH务必控制在8.2以内或至少8.4以内。如果pH太高,就加大量使用有机酸把pH降下来,因为pH决定了水中是否有优质的轮虫。
02枝角类
枝角类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尤其适合中等规格鱼类食用。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枝角类在水体中能大量滤食细菌、藻类和有机碎屑,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作为鱼类的食物,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鱼类的肉质品质。
体型短小,一般体长在 0.2 - 10 毫米之间。身体侧扁,分节明显,头部有显著的黑色复眼。其胸肢呈叶状,是运动和滤食的主要器官。枝角类身体多透明,有的种类具有鲜艳的颜色,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有关。枝角类具有发达的第二触角,是主要的游泳器官,游泳时呈跳跃式前进。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重要的种类有蚤状溞、大型溞、透明溞、多刺裸腹溞等。
肥水培育:鸡粪发酵液+EM菌调节水体,pH 7.5-8.5,溶氧>4mg/L。
采收技巧:夜间灯光诱集,60目网过滤,投喂前臭氧灭菌防病原传播。
03桡足类
桡足类是优质的鱼类饵料,其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和虾青素等。虾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和体色鲜艳度。桡足类在水体食物链中处于关键位置,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其摄食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控制着这些生物的数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繁殖。
桡足类身体细长,一般体长在 0.3 - 4 毫米之间。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具有附肢,用于捕食和运动。其第一触角发达,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桡足类身体透明或半透明,有些种类具有明显的色素斑纹。它们的游泳能力较强,能在水体中快速游动,逃避敌害。目前国内成功培养的桡足类生物有30多种,比如纺锤水蚤、伪哲水蚤、华哲水蚤、真宽水蚤等。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上一篇:水产养殖缺磷的危害与防治
下一篇:春季鱼塘快速培藻方法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