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里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
长江“微笑天使”——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什么?
长江江豚仅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是自长江“微笑女神”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后,长江中最后仅剩的鲸豚类哺乳动物。长江江豚曾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一个亚种,2018年被认定为独立种,同时升级为中国特有种。
大头小眼睛的“江猪”
古人对水中生物认知有限,见识不够脑洞凑,于是流传下来诸多关于海怪、水怪的传说。豚,猪也,江豚这只“水里的猪”便是如此。大头,小眼睛,没鼻子(上方有鼻子只是不突出),怎么看都和猪无关,大概只有远远看到光秃无背鳍的瓦灰背脊在水中划过的一瞬,能依稀看出一丝猪的影子。
俗话说,头大聪明,江豚的智商很高。据研究,成年江豚的智力相当于4~5岁的小孩,且喜欢和人亲近,对人类没有攻击性。
虽说小眼迷人,但和其他鲸豚类一样,长江江豚的视力很差,不过它们有自己独特的视物能力——声呐回声定位,这是一种高频脉冲信号,主要用于探测环境或寻找食物。江豚还能发出另一种类似羊咩或鸟鸣声的低频连续信号,帮助它们与同伴交流信息。
性格活泼的“微笑精灵”
长江江豚性格活泼好动,它的身体在水中会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侧游时尾鳍的一叶会露出水面;凸起的前额、吻部短而阔,配上一双小眼睛和弧线极为特殊的嘴型,给人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憨厚喜人的“微笑”。
作为哺乳类动物,雌性江豚会在水中妊娠哺乳,妊娠期为11~12个月,与其它的齿鲸类相似。通常在10月生产,每胎产1仔,江豚宝宝出生后,会跟随自己母亲生活较长的一段时间,经常粘着江豚妈妈的背部,由母亲带着畅游。新生江豚从3个月起就要学习捕食技巧,6~15个月内断奶。水中的鱼虾及软体生物是江豚主要的食物。
为什么要保护长江江豚?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有害渔具作业,水上航运运输产生过强的水下噪音,水利工程建设造成过多的浅水围堰,工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江水体污染等诸多人类干扰活动,导致长江江豚面临食物缺乏、“视力”受损、浅水搁浅、栖息地破坏等生存威胁,乃至濒危。2013年长江江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物种,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7年5月,长江江豚升级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继续下降,仅剩约1012头,数量之少,甚于熊猫,故而长江江豚又有“水中大熊猫”之名。而这个数据让人心惊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长江江豚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长江江豚的保护现状
长江江豚作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其种群状况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客观、最敏感的显示器。幸运的是,我国已经认识到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问题的严重性,及时不断地对长江江豚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建立就地或迁地保护区,开展人工繁育,逐渐修护和规划长江江豚栖息地和繁衍地,创造长江江豚的适宜生境,同时颁布相关法律和文案,以法之名,保护“江猪”,使其幸免于重演长江“两白”——白鱀豚、长江白鲟灭种的命运。
2021年1月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鱼类得到休养保护的同时,也给长江江豚提供了食物来源。同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给长江江豚保护工作带来了较乐观的前景。然而长江江豚最严峻的生存威胁依然是人类频繁无序的干扰活动,保护江豚,仍然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