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岩原鲤鱼种室外池塘单养试验
岩原鲤鱼种室外池塘单养试验
李锐 ,任旺 ,文正勇 ,袁登越 ,陶永明 ,权可艳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鲤科,原鲤属鱼类,俗称黑鲤、岩鲤、墨鲤,其体厚、体腔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长江中上游特有名贵经济鱼类,野生数量少,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四川、重庆等省市均有开展其增养殖研究。本研究结合重庆本地养殖生产模式,连续4年进行岩原鲤鱼种的室外土池单养培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对岩原鲤商品鱼规模化养殖、保护和开发具有较大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生产试验所需夏花鱼种为重庆市合川区三江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池塘为研究所1、2号土池,面积分别为1 005 m2和667 m2,水深1.5~2.0 m。池塘为规整的长方形,东西朝向,排灌水系统完备。
1.2 方法
1.2.1 放养 养殖池塘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施有机肥培水,夏花鱼种3~4 cm下塘前池塘进行了鱼苗培育,水质调控良好。培育采用单养模式,放养密度为3 000~15 000尾/667 m2,养到当年年底,养殖周期180 d,1号池塘结合生产连续进行了4年试验,2号池塘为两年,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夏花鱼种放养情况
1.2.2 饵料及投喂 采用粒径为0.5~1 mm以上的颗粒饲料进行撒投,每天3~5次,投饵率控制在5%~10%,其饲料蛋白质要求40%~42%。投喂速度均匀,鱼苗前期驯化较好,投喂前用声音刺激,很快主动摄食。另外,设置食台数个,仔细观察摄食效果,灵活掌握投喂量。
1.2.3 日常管理及鱼病预防 每天测定、记录水温变化;定期测定池中氨氮、亚硝酸盐、溶氧和酸碱度值;适时泼洒生石灰、氯制剂调节水质和杀灭致病菌;养殖结束后整理投饵量、收获量、养殖周期记录,并计算产量、成活率、饵料系数等数据,以及鱼病防治情况。
2 试验结果
每次试验的养殖周期为180 d,放养密度从0.3万~1.5万尾/667 m2不等,具体养殖收获数据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
3.1 收获规格
分析表2收获规格数据表明:放养密度为0.3万~1.1万尾/667 m2时,180 d后的收获规格在32.7 g/尾以上,可以达到第2年养殖成商品鱼(300 g/尾)所需的鱼种规格,但当放养密度为1.5万尾/667 m2时,收获规格较小。
3.2 收获数量与产量
表2产量数据显示:放养密度为0.3万~1.1万尾/667 m2时,收获数量与产量数据基本呈增大趋势,但当放养密度达到1.5万尾/667 m2时,数据下降较为明显。
表2 养殖收获数据
3.3 饵料系数与成活率
表2产量数据显示,放养密度1.5万尾/667 m2时,饵料系数最高,达到1.93,成活率最低,为78%;而其余放养密度,饵料系数在1.5~1.7,成活率也均在82%以上。
3.4 其他
本试验采用单养模式,综合考虑收获规格、饵料系数、成活率等经济数据指标,建议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为0.9万~1.1万尾/667 m2。此结论以本地区第2年养成规格为300 g/尾商品鱼为主要考虑指标,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结合经济效益指标确定放养密度。另外,其他地区可结合自身特点采用混养,也可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