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
鲫又名喜头。古名鲋。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学名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
种类 中国除鲫外,还有银鲫以及从日本引进的白鲫,著名观赏鱼类——金鱼,是鲫的家化品种。
银鲫
鲫的一个亚种,原产黑龙江水系和额尔齐斯河。1983年,将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雌银鲫与雄兴国红鲤人工配种,育成异育银鲫。异育银鲫生长速度为银鲫的1.35倍,为鲫的2~3倍。
白鲫
又称大阪鲫。1976年由日本引进,现已在中国各地广泛养殖。
形态特征
体侧扁而高,无须,腹线略圆,吻钝。口端位,斜裂。鳃耙细长,排裂紧密。咽齿一行,第一齿锥形,后3齿侧扁。圆鳞。鳔2室。腹膜黑色,肠长为体长的2.7~3.1倍,有的达5倍。背部蓝灰色,体侧银白色或金黄色。①银鲫与鲫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侧线鳞数为29~33(鲫为27~30)体,背较鲫明显隆起。第一鳃弓外鳃耙为43~53。②白鲫体型大,高而侧扁,前背部隆起较明显,头稍小,尾柄较细长,体银白色,鳃耙长而密,第一鳃弓外鳃耙102~200。肠长为体长的6.5倍。(见彩图136)
生物学特性
鲫为温水性鱼类。鲫和银鲫喜在水的底层活动,而白鲫则生活于水的上中层。鲫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在中国西北、东北盐碱性较重的湖泊中也能正常生长发育。鲫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很强,溶氧量在2毫克/升以上便能正常生长,低至1毫克/升呼吸受到抑制,窒息致死的氧阈值为0.1毫克/升。水温0.5~38℃均能生存,生长适温为20~32℃。
食性
典型的杂食性鱼类,但偏重植物性食物。摄食方式为吞食。鱼苗阶段食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随着鱼的长大,增食枝角类和桡足类。夏花阶段食性与成鱼相似。鲫和银鲫的成鱼主要食有机碎屑、水草、植物种子,另有相当数量的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也食商品饲料。白鲫的鳃耙发达,滤食作用较强,食物除与鲫相似外,还滤食大量浮游植物。
生长
生长较缓慢,体长和体重增长在5龄前较快。银鲫生长比鲫快,而白鲫生长速度比银鲫快。在自然条件下,3龄白鲫体长约24厘米,体重约370克,4龄体长为28厘米,体重800克。异育银鲫的生长速度与白鲫相近。
繁殖
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凡静水浅滩或有徐缓流水并有鱼卵附着物的水域和汛期被大水淹没的草滩,都是天然繁殖场所。产卵温度为20~25℃。流水对鲫的成熟和产卵有刺激作用,但并非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鲫在一天内产卵的最旺盛时间是午夜至黎明,如果各项条件都很适合,常全天产卵。产卵时一般都是2~3尾雄鱼追逐1尾雌鱼,并不时冲撞雌鱼腹部。雌鱼侧向水草产卵,雄鱼同时射精。卵粘性。雄鱼1龄成熟,雌鱼大部分2龄成熟。体重150~250克的雌鲫怀卵5万~10万粒,体重500~1000克的雌鲫怀卵20万~30万粒。卵径1.2~1.5毫米。水温25℃时约53小时孵化。初孵仔鱼头部悬附于附着物上,两天后鳔充气能水平游泳,4天后卵黄囊大部消失,开始摄食。
养殖
鲫为中国广泛分布的杂食性淡水鱼类。过去由于其个体小,产量不高,人工养殖不被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移植银鲫,育成异育银鲫,又从日本引入白鲫,并通过试验,发现鲫养殖能获得较高群体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每公顷净产1万~1.5万千克的高产池中,鲫产量一般可达30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4500~6000千克。
鲫的鱼苗和鱼种培育,与草鱼、鲢、鳙、鲤相同。与这些鱼种一块混养,同样可获得较高产量的食用鲫。在混养中,鲫能清除池中残饵,对改善池塘水质条件有较大作用。上海、无锡市郊食用鲫养殖情况列于上页表。
在混养情况下鲫的放养和收获量
在与草鱼、鲢、鳙、鲂、鲤等混养条件下,应套养大规格的鲫夏花(1克以上),以免被鲤、草鱼吞食。鲫放养量少时,不需另行投饵,如放养量高,则应增投豆饼类、麸糠和配合饲料。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