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河道养鱼
养鱼方式
湖泊、河道养鱼有粗放式、精养式和综合经营式。
粗放式
采用人工投放鱼种、灌江纳苗、移植驯化措施,辅以繁殖保护等措施。
①灌江纳苗:引灌有鱼苗或幼鱼的江水,弥补天然鱼、虾资源的不足。
②引种移植:引入原水域中没有而又能在该水域中定居繁衍的经济鱼类,用以改善鱼类组成,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生物资源。中国云南省滇池移植太湖短吻银鱼,日本向湖沼中移植池沼公鱼,前苏联30多年来成功地移植了80多种经济鱼类和饵料生物。
③繁殖保护:规定禁渔期、禁渔区、限制捕捞力量,保护产卵场产卵亲鱼和仔幼鱼及设置人工鱼礁等。
④人工投放鱼种:在增殖天然鱼类资源和实施繁殖保护措施的同时,投放青鱼、草鱼、鲢、鳙、鲤、鳊等宜养鱼类的鱼种。
精养式
有些小型湖泊或河道,较易人工控制,可提高鱼种投放密度,实行多种鱼类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加施畜禽粪肥、化肥,提高水的肥力,培育天然饵料;有的还投青绿饲料、商品饲料,进行半精养或精养式开发利用。
综合经营式
立体利用水体,充分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如在湖河中养鱼;于沿岸设置网箱培育苗种或养殖食用鱼,发展养蚌育珠;实行湖滨养禽放畜,浅水植莲,岸边种树等,提高水体综合效益。
养鱼设施
湖泊、河道的选择
①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丰盛,天然鱼类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②支流不多,进出水口小,水深1.5~5米,四周堤埂高、坚固,雨季不泛滥,旱季不干涸。水底地形比较平坦,便于筑箔和捕捞。
③水流缓慢(最大流速在0.6米/秒内),水位稳定(常年水位差2~3米),来往船只较少。
基本要求
湖泊、河道养鱼必须有拦鱼设备,以避免逃鱼事故或影响鱼类的存活率和产量。设备要求:
①能拦截不同规格的个体,并使被拦的鱼有可能安全地离开拦鱼设备;
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抵抗水流的冲击和大风的侵袭,具备一定的泄洪能力;
③漂浮物易通过或有拦阻或清理漂浮物的设备;④不妨碍船只通行。
种类
常用的拦鱼设备为栅栏、网栏、电栏三种。栅栏又分竹箔栅、金属栅等。竹箔以毛竹为主要材料,结构简单、拦鱼效果好,但使用年限短(1~2年);金属栅有铁栅、钢板网、铅丝网等,建造原理同竹箔,使用寿命长。网栏常用聚乙烯纤维网或锦纶网,过水量大,不耐磨损,在水面上经曝晒易老化。电栏为借助于在水中形成电场的拦鱼设备。
主要拦鱼设备的结构与设计
竹箔
由箔帘和支架构成。竹片用棕绳编织而成箔帘,起滤水、拦鱼的作用。支架由箔桩及栏杆等相互连接而成,用以支持箔帘。箔桩是箔的骨架,用毛竹、水泥柱或杉木制作。一般有正桩、碰桩和门桩。栏杆和应板是各桩间的水平支撑物,用来连接各桩,共同承受作用在竹帘上的水压力。在有船只通行的地方必须设置箔门。箔门由大门、浮门、固门及盖门组成。大门为固定式,用两列箔片组成,上端高出水面20~30厘米,下端插入泥底。左右两翼插入由门桩构成的门槽内。浮门为不着底的活动门,用三列箔片组成。上端露出水面10~15厘米,下端离底约1米。固门是装在大门与浮门之间的一列软帘,左右两端与箔门座箔连在一起,下端插入泥中。盖门构造似浮门,起浮门的后备作用。
竹箔形式多样,可根据箔基水流缓急、风力大小及船只往来设计成拦塞箔、直过箔、兜底箔、桥兜箔、弓形箔。安装竹箔选择箔基时应注意:①水流平缓。竹箔上下水面水位差平时不超过1厘米,洪水时不超过6~7厘米;②口子大小适度。在不影响排水和交通的前提下,选窄水口以下宽水口以上地点为妥;③水深2~6米;④两岸较高,河底平坦,底土软硬适中。尽量避免在砂土、砖砾、泥炭土处建箔;⑤便于航运。竹箔设计应根据荡口宽度、水深、受风面、水流、土质等实际情况,结合建筑材料的强度和应力,以及有效流水面积,历年最大洪水时箔应承受的压力等因素来考虑。竹箔的有效流水面积占河水断面积30%~35%,而桩与栏杆的阻水面积为10%~15%,实际有效流水面积为20%~25%。
网箔
以合成纤维编织的网片替代竹箔的箔帘。由于网线阻水面积小,利于水流畅通,网箔上所受水压力要小得多,因此在设计上可减少桩的数目,桩距可加大至1.5米以上,型式可设计成直过箔。拉网高度一般以当地5年中最高水位加1~1.5米。
拦鱼设备可以设计成单层的,也可采用双层式,两层间距5~10米,也可一层网一层竹箔。
养殖和增殖技术
清野
拦鱼设备建成后,鱼种放养之前,对养鱼水体要进行清野,消除鳡、鳜、鲌、乌鳢、鲇、狗鱼等凶猛鱼类。措施有:
①捕捞。除常年坚持清除害鱼之外,可根据凶猛鱼类的繁殖特征,采取各具特色的渔具渔法,集中捕捉产卵群体,并破坏其产卵条件。在食用鱼捕捞之后、鱼种放养之前的冬末春初季节进行效果更好;
②杜绝害鱼进入。在放养鱼种和引进新鱼种时,严格除去杂鱼,除去麦穗鱼、白鲦、刺鳅、黄、鳑鲏、棒花鱼等。也可保留适当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凶猛鱼类,使吞食小杂鱼。
③河道狭长形,便于利用网具赶捕。可从一端开始清理,也可利用流水条件从上游开始用药物清除。
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数量和种类搭配均应根据水域自然生产力安排。对精养的湖泊、河道可采取混养密放,以人工施肥投饵为主;粗养湖泊、河道以人工投放鱼种为主,天然苗种为辅,适当投放人工饵料。繁殖保护为主的湖泊可灌江纳苗,或有计划地移植优良鱼类改善原有种群结构。
放养种类
中国湖泊、河道放养的种类有鲢、鳙、草鱼、团头鲂、青鱼、鲴、鲤、鲫等。在比较肥沃的湖泊河道中,应以鲢、鳙为主体鱼,一般占放养总数的60%~80%(鲢∶鳙=2∶3)。若是第一次放养或水草、底栖动物丰富的水体,以团头鲂为主,适当放养草鱼及青鱼、鲂、鲤、鲫,搭配少量鲢、鳙。如放养1龄鱼种,鲢、鳙应在13厘米以上,鳊、鲂在10厘米以上,鲤、鲫在6.6厘米,草鱼与青鱼为10尾/千克;若放2龄的草鱼与青鱼鱼种体重为0.15~0.5千克。放养密度按下式计算:
湖泊、河道养鱼
式中 D为放养密度〔尾/公顷·年〕;F为根据供饵能力估算的鱼产量〔千克/公顷·年〕;W为计划起水时平均体重(千克);S为回捕率。
精养河道一般每公顷放养4500~7500尾,粗养河道每公顷放养1500~4500尾。精养河道若以放养2龄鱼种为主,可放养0.25~0.5千克的2龄鲢、鳙鱼种,混养部分1龄鱼种。鳙、鲢比例一般为7∶3。若以放养1龄鱼种为主,应放养13厘米以上大规格鲢、鳙,每公顷搭放其他鱼种45~150尾。
放养时间
2龄鱼种的放养宜早不宜迟,一般在11月冬放冬捕。1龄鱼种放养要注意气候变化。一般先以网箱或在水质肥沃的湖汉、河湾暂养,使鱼种逐步适应大水面环境,待水温达到10~18℃时方可放养。若用13厘米以上的1龄鱼种可不经暂养,而直接放养。放养鱼种时不宜在竹箔边、水口处放入,以免鱼种成群顶箔。
投饵施肥
在半精养或精养的湖泊、河道,可直接投入螺、蚬、食品加工下脚料、水旱草、配合饲料等。投喂时需定点、定时、定量;夏季可在湖河的沿岸水域用黑光灯诱虫,每1.33~3.33公顷水面设灯1只;在湖湾、汊及河道的静水地带可投放各种有机粪肥、绿肥以及引用城市生活污水,培育鲢、鳙的饵料生物。水草多的水体不宜施肥。年透明度应保持在40厘米以下,15公顷以上水面亦应控制在60厘米以内。此外,实施鱼禽、鱼畜相结合,于水域附近养猪、鸡,水面养鹅放鸭,以畜禽粪肥肥水养鱼。
管理
推行“四防”(即防逃、防病、防汛、防台风)和“六勤”(勤调节箔门、勤洗刷拦鱼设备、勤检查维修、勤巡荡、勤除水草污物、勤记录分析)的操作管理制度。
捕捞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