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鲈、过山鲫
过山鲫,学名攀鲈,热带鱼,原产于亚洲的一种小型淡水鱼,成年鱼体长约在15-25厘米,披着一身银灰色或土黄色的鳞片,体色会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背上和腹部均长着一排尖锐的硬刺,主要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河沟、池塘中,以小型水生物为食。
攀鲈,中国仅龟壳攀鲈一种,身体侧边延长略呈长方形,口端位,上下颌具细齿,尾柄短而侧扁,尾鳍圆形。体表底灰色略带灰绿,体後方具许多黑色散点,腹部略淡,鳃盖两强棘间及尾鳍基中央各具一黑斑,体侧具约十条黑绿色横纹。无须,具平行背缘中途断裂的侧线,吻两侧肋骨及鳃盖缘均具强锯齿,体表被有硬而厚的栉鳞,背鳍及臀鳍各具锋锐硬棘,背鳍硬棘16~20枚;背鳍软条7~10枚;臀鳍硬棘9~11枚;臀鳍软条8~11枚,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
鱼的体色会受生活环境影响,有银灰色的,也有显金黄色的。在鳃内部上方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称鳃上器或迷路器,能纳入空气进行呼吸,在缺氧的滞水里亦能生存。龟壳攀鲈在整个攀鲈科中拥有最发达的鳃上器或迷路器,也常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家庭成员。龟壳攀鲈的鳃上器官由第一鳃弓的咽鳃骨、上鳃骨突出,形成骨质瓣,形似似花朵。因此,攀鲈除了有鱼类都含有的鳃结构,还在它们鳃内部的上方含有一个辅助呼吸器官,而这个鳃上器就是它们在陆地上存活的重要器官,因为它们可以依靠鳃上器从空气中吸收氧气,这样就可以不仅仅是靠着鳃过滤水中的氧气才能存活了。
龟壳攀鲈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攀鲈属分布于亚洲,西达印支半岛,南至越南,全球仅有2个种,产于中国东南部至印度,为亚洲特有属。中国仅有1个种,也是唯一一种分布在中国攀鲈科鱼类。在香港,龟壳攀鲈分布于各大小河溪下游至河口及其邻近湿地池沼、稻田。内地见于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曾于早期标本馆中有纪录,但可能因平原区污染而已经灭绝。普遍见于中国大陆闽江及其以南至海南岛各地,因此于台湾纪录中,暂时保留本种的描述。)、澳门、海南岛及云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邻近湿地、稻田,属中国原生鱼类。
龟壳攀鲈基本性格温顺,易于饲养,对水质要求较低,能广泛生活于各类淡水至咸淡水环境,却较易受惊而跃出鱼缸外,离水一旦触怒即竖起吻侧及鳃盖锯片,不宜赤手处理,以顽强的生命力和能在陆地上爬行而闻名于世,在海外是受欢迎的著名观赏鱼类。
由于多年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们的过度掠捕,海南省野生攀鲈鱼分布区域逐步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成为濒危品种。昼行性,在河溪石穴或水生植物间隐栖,野外观察时绝不易发现,唯当它到水面呼吸时可知其存在,每年豪雨低地河沼及鱼塘泛滥时,可欣赏众多大小攀鲈在浅水塘壆上友好地齐齐攀爬,迁散往邻边泽地及鱼塘,在蒙胧雨景中能添上一番自然界生命的浪漫。
龟壳攀鲈是攀鲈科的小型鱼类,属多年生,群或独居、昼行、杂食性偏肉食性的原生淡水鱼类,成鱼及幼鱼均属近水表之自由游泳动物,主要摄小型水生动物包括蚯蚓、昆虫、小鱼以及浮萍和一些鲜嫩水草等。栖息于静止、水流缓慢、淤泥多的水体。
当生活的环境被污染,水质变质发臭,其它鱼类都无法生存相继死亡时,这种小鱼依然顽强的活着,但它并不喜欢生活在受污染的水里,每当大雨过后,水位上涨后,鱼儿们就会集体爬上岸,去寻找良好的新环境里生活。常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翻身等办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或者潜伏于淤泥中。龟壳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能呼吸空气,故离水较长时间而不死,当水体缺氧、离水、或在稍湿润的土壤中可以生活较长时间。龟壳攀鲈对咸淡水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故能广泛分布于低地及近河口基围等泽地,在华南区域受豪雨响而有洪汛,珠江下游的龟壳攀鲈则能乘洪水冲至香港西部大屿山北及流浮山一带,在极淡的海面游到沿岸各大小河溪,周而复始,是本港少数能自内地不断地以二次性扩散形式补充个体的淡水鱼类。在香港的鱼类组成中,属下游低地浅水及泽地的中至表层鱼类,主食小型动物,隐栖石隙或植物丛。对污染不太敏感,生存个数却可反映严重水污染,作指标物种。
龟壳攀鲈约一年半达至成熟,体长约12厘米就能繁殖。最大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两性异型不明显,雄性头略大圆钝,具较浓暗的婚姻色,雌性头小略尖,腹部略胀。繁殖期于春夏五至七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处产卵,大型成熟个体可产约二千粒浮性卵,具领域及亲代抚育行为。适应适宜:pH6~9,硬度 : 36~447 PPM,生长水温:18~35℃,最适生长水温:25~30℃,低于15℃停止摄食,临界水温:10℃,致死亡水温:约5℃,属热带、亚热带淡水鱼。亲鱼按1或接近1配对。雌 雄:1:1。雌雄亲鱼的鉴别:繁殖季节雌鱼生殖孔凸出且尖,腹部较大,轻压肛门可挤出少许成熟的卵粒,尾部黑斑略显菱形;雄鱼普遍个体较小,体型较长且不够丰满,生殖孔内凹,成熟的雄鱼轻轻挤压肛门有白色精液流出,尾部黑斑略显椭圆形。
壳攀鲈象征着顽强、不屈服,深受到一些人的喜爱。但有时这份顽强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好运气,甚至成为一些人用来残虐交换快意的资本。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